“以后这种拍马屁的话就不要说了。”
“是,小的记着,只是实在佩服陛下,才情不自禁的说出来。”
子婴没理他,回到书房,一边翻看奏章一边想着接下来要做的事情。
宇文虚中应该已经接触到义帝熊心了,有他在,应该能很快在关东诸侯中掀起内乱,到时候项羽必然无暇理会大秦。
趁此机会,有些事情也该解决了。
一个就是边塞流失的老秦土卒,必须尽快派人去联系这些老秦土卒,将他们带回来。
这些人都是跟随着蒙恬东征西讨的精锐,当初蒙恬修建长城,抵御匈奴,这些老秦精锐基本都随着他,后来蒙恬被胡亥杀害,这些老秦精锐本是交给王离统领的,后来关东大乱,王离率领长城兵团南下平乱。
正如关中秦人对大秦失望一样,戍守边塞的老秦精锐有一部分也不愿意再南下平乱,于是就基本散落在长城一带。
再后来,跟随王离南下的那批精锐基本都在巨鹿一战中死了。
寻找这些老秦精锐,然后还要安抚他们的怨愤,使他们愿意重新归附大秦,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思来想去,手下无人,子婴只能将希望寄托在千古召唤系统上。
子婴心念一动。
“召唤武将一名!”
眼前出现无数人影,持枪跃马,挥刀拉弓。
只见人影闪烁,少顷后定格在其中一道人影上。
这道人影与过往召唤出来的武将略有不同,他一身白袍,儒雅俊逸,不像个武将,反倒像一个儒生。
【召唤:南朝梁朝大将陈庆之,消耗国运值5】
【目前国运值为10】
【乱世争雄,逐鹿中原,帝国当步步为营,一统天下。】
光影一闪,气质儒雅的青年已经站在子婴身前,他单膝跪地,声音清朗澄澈:“陈庆之拜见陛下!”
子婴亲手扶起陈庆之,看着陈庆之略显单薄的身躯,他冲外喊道:“韩谈!”
韩谈快步走进来,看到陈庆之,已经见怪不怪,躬身道:“陛下有什么吩咐?”
子婴道:“去叫两名御医来。”
韩谈道:“唯。”
待到韩谈退下,子婴把住陈庆之手臂,请他坐下。
“卿身躯单薄,等到御医过来,细细检查,先仔细调理一番。”
陈庆之心中感动,拱手道:“多谢陛下,臣这是自幼身体不好,不碍事的。”
子婴摆摆手,不容拒绝的道:“再是从小的毛病,也要好好调理,总归比不管要强。”
第33章 陈庆之北上
宫殿内,陈庆之由两名御医仔细的检查身体,每一个细节都被御医仔细询问诊治。
一炷香后,两名御医向子婴见礼,说明检查结果:“陈将军体格瘦弱,五脏不强,五行之气稀薄,需以补药慢慢进补,提振五脏之气,不可立刻大补,否则有性命之危,我等给将军开一个方子,只要细心调理,一年后必可强壮许多。”
子婴微微颔首,类似于陈庆之这种自幼瘦弱的毛病,显然不可能几服药下去就能变得与常人一般健壮。
“恩,你们下去将药准备好,要用最好的。”
“唯!”
两名御医躬身退下。
陈庆之感动的单膝跪地,语气诚恳:“臣受陛下重恩,结草衔环不足报也。”
子婴将之扶起,笑道:“将军不必如此,将军大才,来日护卫大秦,保护亿万黎庶,都需要将军出力,没有一个好身体如何能行。”
陈庆之起身后,子婴说起正事。
“将军,大秦昔年派出三十万大军在边塞之地抵挡匈奴,后来因为关东之乱,这三十万老卒有的死在关中,有的流落在边塞。”
“朕希望将军能够将这些离乱的老卒带回来,朕估算一下,这些老卒大概有五六万人。”
陈庆之默默听着,他知道事情定然不简单,如果简单,陛下也不会专门找他来。
子婴继续说道:“因为二世皇帝胡亥胡作非为,赵高篡权,苛征暴敛,使得秦民备受戕害,再加上蒙恬将军之死,这些老秦土卒已经对大秦失望了。”
“将军此去,朕会写一封诏书,交给将军,但最重要的还得依靠将军自己,想办法说服这些老卒回来,朕需要他们,大秦需要他们。”
一场战争败了,只需要重整旗鼓,就能挽回;但一旦人心败了,再想挽回就千难万难。
当初关东大乱,留在边塞的这部分秦卒连南下平叛都不愿意,足见他们对大秦的失望,想要挽回他们的心自然也不会是一件容易的事。
陈庆之意识到这件事情的难度,但他并未畏惧,反倒是升起一股豪情。
“将军此去,若是顺利,那么这一部分老卒就交给将军统帅。”
“对这件事,朕并没有时间要求,将军可以慢慢做,朕在咸阳等着将军的好消息。”
子婴郑重叮嘱,得益于千古召唤系统,大秦现在不缺文臣武将,但底层的秦卒的确是一个问题。
要想再一次一统六国,需要的土卒起码也要六十万,目前的大秦是拿不出来这么多人的,收拢长城土卒至关重要。
至于岭南那五十万人,基本无法指望。
岭南偏远,且如今被赵佗隔断五岭,想要让赵佗重新遵从大秦的命令千难万难。
正所谓造反不彻底,不如彻底不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