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文学 > 综合其它 > 大哥救我,爹爹救我! > 大哥救我,爹爹救我! 第187节

大哥救我,爹爹救我! 第187节

    汉子心疼地摸了摸自家小娃的脑袋瓜,就听头顶传来一道清润的声音,“你这扫帚我都要了。”
    “都,都要了!”那汉子又惊又喜,激动地抬起头来,当他看见站在身前一身气派的贵公子,慌忙手忙脚乱地站起来,又想起什么似的,忙用手打了一下正在嗦溜手指头小娃,笑中又带着努力的讨好,小心翼翼地确认道:
    “公子是,您是说都要吗?”
    景辰朝平瑞一伸手,平瑞忙递上荷包,荷包里却是没有铜钱的,最小的碎银也得有一两左右,剩下的便是银票和金瓜子了。
    景辰随便捏了一锭碎银递给瘦高汉子,“把这些笤帚送到东榆街胡同宋府即可。”
    那汉子看着手里这几乎有三两重的银子犯了愁,这……他找不开呀。
    宋景辰笑了笑,“不必找了,剩下的钱我请这小娃娃吃点心。”
    说着,他俯身摸了摸小娃的脑瓜,忽悠道:“公子我从不助无缘之人,今观你骨骼奇清,相貌不凡,命中带福,将来能不能把握住这福气,就看你自己了。”
    宋景辰朝小孩眨了眨眼,神秘兮兮道:“看好你哦。”
    狗娃子哪懂啥叫骨骼奇清,但他可知道“看好你哦”是好话,被神仙哥哥夸了,还被神仙哥哥摸头,狗娃子瞬间有一种自己与众不同的膨胀感,他头一次觉得他比他爹还牛哩。
    旁边他爹听见景辰这话,比从天而降了二两银子还要高兴,激动地不知道如何感激才好,一双眼睛闪着泪花子,只知道说“不能要,不能要,贵人您给的太多了。”
    景辰摆了摆手,“你休要再啰嗦,又不是给你的,我看你娃顺眼。
    还有,你这手艺不错,以后我们府上用的笤帚就包给你了,你就同他们说三少爷说的。”
    不提买笤帚的父子如何高兴激动,却说那卖糖糕的小贩嫉妒得眼珠子都红了。
    他在这桥上摆摊子十几年了,怎么这馅饼就一次也砸不到他头上!
    宋景辰扫了一眼这位当初嫌弃他娘亲穷酸的小摊贩,勾了勾嘴角,潇洒离开。
    挥一挥衣袖,留下身后惊叹议论声一片。
    “宋府的三少爷?我知道他!”
    其中一人猛地一拍脑门道:“他就是辰哥儿,辰哥儿小时候最喜欢跟着他爹来赶集,经常喝我家的冷饮子哩。”
    “这是宋木匠家的那个辰哥儿?”
    “啥宋木匠,三郎现在可是朝廷正儿八经的二品大员,辰哥儿他大哥也是了不得到大官,当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呀。”
    “是啊,你要这么说,我家娃子还同辰哥儿在一个土坑里玩过泥巴呢,当初就数人家最俊最机灵,如今还是人家最俊,不光俊,还最富贵。”
    听着周围人的议论,那卖糖糕的小贩似乎也想起来点什么,一张哭丧着的脸更加难看了。
    主仆二人从昆玉桥上下来,往更繁华的内街走,正走着,忽见前面人群一阵骚动,随后就看见两名青衣衙役连推搡带踹的驱赶几个瘦骨嶙峋的乞丐,嘴里不干不净地咒骂着。
    景辰看着碍眼,不过他若是看见不平事便拔刀相助,那估计累死他也拔不过来。
    景辰问旁边平瑞,“什么时候洛京城里还不让人乞讨了?”
    平瑞小声解释道:“少爷您有所不知,国丧期间不准玩乐,如此,那些在茶楼酒馆以及勾栏瓦舍的人便没了生计。
    尤其是更下层一些街头卖艺之人,他们都是卖一天艺赚一口饭钱,一天不卖艺便一天没有饭吃,三天不卖艺那是要面临活活饿死的境地。
    咱这京城里平时以此为生之人不在少数,所以这乞讨之人也是越来越多。
    朝廷似是怕聚集还是什么,小的也不懂,反正是有所顾忌,是以,不准这些人在京城里乞讨。”
    宋景辰听得很是无语,这些人本来就是京城里的民众,断了人家的生计,还不准人在城里乞讨。
    不准人在城里乞讨,问题是这些人想去别处那还得有路引呢,再说了,就算是有路引,这天寒地冻的,怕是冻死在半路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他忍不住道:“那洛京府尹是做什么的,就不想办法给解决一下?”
    平瑞:“……”
    这哪是他能回答的问题。
    不过这洛京府尹他倒是知道是谁,自家大少奶奶嫡亲的大哥呗。
    景辰似乎是也想到了这一点,抿了抿嘴巴,不说话了。
    他觉得这件事朝廷其实心知肚明,只不过这些洛京城中下九流的小人物,死几个便死几个,不值得花费精力。
    朝廷这样认为,洛京府尹这般认为,甚至大哥也这样认为。
    那么自己呢?
    是不是不该自己操心的事不去操心,不该自己干的活儿不干,做个万事不操心的富贵闲人。
    如此方能老得慢一些,不是吗?
    心生怜悯却又袖手旁观,袖手旁观又过不了心里的关,过不了心里的关又觉自己太过自以为是。
    宋景辰,你以为你是谁?
    你以为你无所不能么?
    “爹——!”
    一声撕心裂肺的哀嚎,惊雷般在景辰耳边炸响,惊得景辰一个哆嗦。
    第204章 京城第一败家子上线!
    死了人, 两个衙役倒也不慌, 他们驱赶人用了几成力气自己心中有数,不过是虚张声势吓唬人的手段,否则光靠口头吆喝, 谁听你的呀。
    这人肯定不是他们失手打死, 这种情况也不是他们头一次遇见, 这一大一小的, 不用说是大的将好不容易要来的饭食给了小的吃,自己饿死了呗。
    宋景辰扒开人群上前,就见两名衙役之中的年长者蹲下身子, 颇为淡定地在地上躺着的汉子鼻子下探了探,吊儿郎当道:“小崽子瞎嚎什么, 有你这小累赘拖累,你爹嗔着口气儿不敢死呢。”
    说着他站起身来,朝旁边年轻的衙役交代道:“你去给弄碗米汤来。”
    “王哥,你管他这多闲事, 咱们只管按照上面吩咐赶人便是了。”年轻的衙役不耐烦。
    “行了, 一码归一码, 见死不救那可亏阴德,你那媳妇快要生产了, 咱这也叫给后代积德行善。
    一听这话,年轻的衙役不含糊了, 大步朝旁边小摊贩要汤去了, 反正小摊小贩的上面没人罩着,也不用他给钱。
    景辰朝平瑞递了个眼色, 平瑞意会,找旁边店铺用碎银兑换了两吊铜钱, 数了约莫有百文,递给那跪在地上面黄肌瘦的小孩。
    之后,他又递给那姓王的衙役数十文,笑道:“这位大哥仁义,我家公子请两位喝茶的。”
    “呦,这如何好意思。”王姓衙役嘴里说着不好意思,手却很诚实地将铜钱喜滋滋揣进怀里,抬头寻摸一眼,想瞧瞧是那位公子发善心,景辰早已出了人群。
    平瑞从后面追上来,“少爷,我瞧那父子二人当是孤苦无依,若有族亲帮称着,不至沦落至此,若要给多了,怕反惹了麻烦去,枉费少爷的一番心意。”
    景辰点了点头,道:“你办得不错。”
    平瑞见他情绪不高,哄道:“少爷,您还想去哪逛逛,不然陪您去大相国寺那边瞅瞅,那边热闹些。”
    景辰摆摆手,“回府。”
    ……
    翌日。
    一大早宋家商行的总管事马良便被叫进府来,他原以为是夫人有事要找他,不成想竟是少爷,他心里有些犯嘀咕,少爷找他能有什么事?
    要钱?
    还是给钱……?
    要钱不好办,给钱更不好办,没听过那句话吗,自古不怕不肖子孙败家,只怕不肖子孙创业。
    问题是老爷就这么一个宝贝儿子,自己早晚都得落他手里,这万万不能得罪。
    马良正在外厅嘀咕着,门帘一掀,宋景辰打从屋里走出来,瞬间马良乱哄哄的脑子里只剩下四个字:一表人才!
    马良赶忙上前躬身行礼,恭恭敬敬道:“京城总管事马良见过少东家。”
    “马管事无需多礼,坐吧。”
    两人宾主落座,平瑞端了茶水过来。
    “不知少东家找小人过来可是有何吩咐?”马良拱手道。
    “嗯,咱们家下面的产业可有做蜡烛的作坊?”景辰问。
    马良不晓得少东家问此用意,便如实答道:“咱们商行的买卖几乎涉及大大小小各行各业,这蜡坊自然是有的。”
    “有几家?
    占地几何?
    雇工多少?
    日产量又有多少?”
    被景辰这么一问,马良心下一凛,心说莫不是这蜡坊的账目出了问题?
    不应该呀,那小小蜡坊一年能赚几两银子?若是查也该是查那些最赚钱或者亏损最多的铺子才是。
    他狐疑着拱手道:“回少东家话,这蜡烛非是寻常百姓家所用之物,需用不高,是以咱们只开了一间蜡坊,在大相国寺邻街租了一处门面,制蜡的作坊则是另在他处买了一进宅院,管事加上雇工不超十人,少东家若需查帐,小人这就叫那边的人把帐本送来。”
    “这倒不必。”景辰打断他,“非是查帐。”
    “那是……?”
    “少爷我要开一间全京城……不对,是全大夏,或者说上下五百年,有史以来最大的蜡坊。
    你现在就去给我找房子,找人,采买原料,我不管你花多少银子,你务必给我把京城以及京城四周的蜡烛原料买断。
    不光是蜡烛原料买断,京城其他蜡坊的蜡烛你也要一起给我买断,咱们就是不差银子,你明白吗?”
    “……”
    马良头顶上一群乌鸦嘎嘎嘎狂叫着飞过,简直是乌云罩顶。
    这他还有什么不明白的,这不就是传说中的创业二世祖,想一出是一出,干就要干最成最大的,上下五百年无人能出我其右。
    外加不差钱!
    他就听少东家又道:“你怎么不吭声,你不觉得少爷我这个主意绝妙吗?”
    马良欲哭无泪,
    绝,您可真绝,生意都像您这么做,这世上就没生意人了。
    马良昧着良心道:“少爷想要通过买断京城的蜡烛,使得买家只得从咱家来买,这主意自然是极好的。
    只是这蜡烛原料以及蜡烛的价格必然会在短时间内被破坏,届时原料与蜡烛价格齐涨,咱们收购的价格自然亦是水涨船高。


新书推荐: “我”该怎么做? 成人礼(万人迷) 月光落在他们疯狂的地方(NPH) 傻子也有修罗场吗 缠欢入骨(兄妹) 简体中文版 荔夏(1v2) 我能分解万物 权欲教父之春锁闱乱宫墙柳 泛舟 鸥娘的故事(暗黑调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