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文学 > 综合其它 > 大哥救我,爹爹救我! > 大哥救我,爹爹救我! 第197节

大哥救我,爹爹救我! 第197节

    宋景辰从小到大哪里受过这种罪,幼时被他爹罚过几次跪,那都垫着软垫不说,跪着跪着便成盘腿儿坐下了。
    他见皇帝不叫他起来,心说我这是图什么,我这是为了我自己么?
    我跟你客气客气,你还真不见外叫我跪起来没完了。
    宋景辰开口:“陛下。”
    赵鸿煊扫他一眼。
    宋景辰:“陛下的松针银叶茶太过好喝,臣刚才太过贪杯了,所以……”
    所以人有三急,皇帝老子你也不能不让人上茅厕吧。
    赵鸿煊被他气乐了,心说你不是嚷嚷着要十年起步吗,有没有一点身为重犯的自觉?
    但这借口找得他还真不能拒绝,赵鸿煊不耐烦摆了摆手,那意思是“快滚。”
    等到宋景辰出去了,赵鸿煊叹了口气,“这孩子,不知道什么是怕。”
    赵敬渊从小跟在赵鸿煊身边,最是能听懂他的潜台词,忙笑道:“这小子最会察言观色,知道陛下您疼他呢,估计是自个儿跪疼了,就跟那小孩子跟大人撒娇找借口一模一样的。”
    赵鸿煊哑然失笑,“怪不得成天个嚷嚷着他是朕的子民呢,他还真不跟朕见外。”
    赵敬渊笑道:“这还不是陛下您自个儿给他的底气。”
    赵鸿煊:“这倒是怨我了?”
    赵敬渊反问:“那您说怨谁呢?”
    俩人对视一眼,不由哈哈大笑……
    吴正进殿,宋景辰急着往外跑,俩人都不看路差点儿撞到一块去,宋景辰虽然没有见过吴正,但看到对方身上的二品官服,便知道这位便是大理寺卿了。
    他忙率先退到一边,躬身行礼道:“景辰失礼了,大人莫怪。”
    “小宋大人这是……?”
    吴正一脑门子问号,心说你怎么自己出来了,哪我来干嘛?
    宋景辰:“刚才喝了陛下太多茶,景辰尿急,那个……奉旨出去放放水。”
    这话说的,给吴正都整不会了,忙道:“小宋大人先忙。”
    “多谢大人。”
    旁边引路的内侍听得憋不住笑,只是不等他笑出来,便听到殿中传来皇帝的笑声。
    吴正:“……”
    苏公公诚不欺我,陛下这笑声,站在殿门外就听到了。
    所以陛下您把老臣折腾过来干嘛呢?老胳膊老腿儿的,在家歇歇多好。
    吴正进到殿中,皇帝把前因后果同他说了一遍,潜台词很明白,叫你过来就是陪着演一出戏,不是真要治景辰的罪,都是演给外面人看的。
    听完前因后果,吴正不由对景辰肃然起敬,先皇封的这个爱民使果然是名副其实,既怜民间之疾苦,又心怀国家大义,莫说陛下喜欢,便是自己也欣赏。
    吴正闻琴弦而知雅意,朝着赵敬渊拱手道:“陛下,依臣之见,景辰所顾虑确是不错,若此等风气朝廷不加以重罚干预,必会有那贪婪之徒效仿。”
    顿了顿,他道:“光是代罪立功不成,景辰多少得到臣那里住上一段时日。”
    赵鸿煊听得皱眉,吴正忙道:“除臣之外,任何人不得探视。”
    赵鸿煊眉头松开,“吴卿所言不错,那便如你所说,叫景辰在你那里住上一段时日。”
    吴正应下。
    赵鸿煊补充一句:“反正也是个闲不住的,索性你也别叫他闲着,把我大夏朝的律法拿给他看,什么时候背完了,朕什么时候放他出来。”
    吴正忙高声道:“陛下圣明!”
    赵敬渊为宋景辰默哀。
    这事儿闹的,景辰最不喜欢背书了,这下好,皇帝要他背那些晦涩繁琐,没有任何规律可言的律法条文。
    还要考较,想糊弄都糊弄不过去,实在是可怜呐。
    ……
    在皇帝同大理寺卿的推波助澜下,洛京城天降大瓜!
    甲姑娘:“妹妹听说了没有?”
    乙姑娘内心:又来显摆了,可显得你比我消息灵通。
    乙姑娘嘴上:“听说什么?又是哪家的新鲜事,说来说去不就是那点子事,没意思,你来瞧瞧,这是摇光坊新出的小玩意儿,可太有趣了,这兔子尾巴还会摇的,限量版,只卖五件,卖完就不再做了,好不容易想出来的新鲜玩意,怎么就只卖五件,真是太可惜了。”
    甲姑娘撇撇嘴,心说可显得你人脉广本事大,就连这摇光坊的限量版都能弄到手,可这小兔子做得也太讨人喜欢了,好想要一个。
    甲姑娘想到今早听到的传闻,再看看眼前这小兔子,又想到那夜的白衣,也没了拌嘴的心思,怏怏道:“怕不是限量,都成绝唱了,你还不知道吧,摇光坊的东家被陛下问罪了,大理寺卿亲自抓的人。”
    “这怎么可能!”乙姑娘失声尖叫
    甲姑娘:“千真万确的事儿,没收摇光坊全部财产,听说摇光坊也收归朝廷所有,今儿早上皇帝早朝的时候当着满朝大臣亲自颁布的旨意。”
    乙姑娘:“啊啊啊……这是为什么呀!!!”
    甲姑娘:“我听说是因为前段时间摇光坊的东家囤积居奇,买光了京城里所有的蜡烛,让全京城的贵族无蜡可点只能点油灯。”
    乙姑娘抱着小兔子玩偶愤愤不平:“呸!我就喜欢点油灯,谁管得着!”
    甲姑娘亦是深有同感:“就是,这又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事,听我爹说在朝堂上施家跳得最欢,还落井下石说是摇光坊卖得都是坑人的东西。”
    乙姑娘更气:“我家的银子几辈子花不完,我就喜欢被坑怎么了?”
    甲姑娘道:“就是,千金难买我愿意!他们男人逛青楼买小妾动不动就一掷千金不觉得被坑,我们女子成日里在这后宅无聊度日,就连一点点自己的喜好都不能有吗?”
    乙姑娘有些担心道:“这摇光坊的东家不会真的有事吧?”
    “不知道,不过大理寺抓的人应该是不太妙。”
    “呸!是哪个缺德的混蛋告的状?”
    “我听说是他自己请罪。”
    “什么?他自己请的罪!!!”
    ……
    街头巷尾,酒楼茶馆,整个洛京城都在议论宋景辰,关于摇光坊,关于宋景辰的传闻,越传越邪乎……
    吴正:“呵呵,呵呵。”
    住我的房,吃我的粮,请回个祖宗供着。
    祖宗每日一问:“啊啊啊啊啊啊!吴大人,吴叔叔,你快帮我想个主意,我该立个什么功抵罪呀,什么功才能让皇帝龙颜大悦放过我。”
    天知道,每天背这些酷刑,是要做噩梦的。
    第212章 不可收拾
    ——施国公府正厅。
    红木底座镶金嵌玉, 上面屏风是春夏秋冬四副山水画,施国公施崇信倚靠在一张铺有狐皮靠背的花梨木逍遥椅上,身前紫檀小几上狻猊兽鎏金香炉吞云吐雾,白烟袅袅。
    两名侍女一个站在身后捏肩, 一个跪在身前捶腿, 施崇信微闭着眼似在养神。
    小儿子施志安坐他对面, 偷瞄了眼两个姿色身段均不俗的小丫鬟, 暗道他这老子不准儿子找女人,他自己倒会享受得很。
    这么大岁数了,也不怕闪了老腰。
    “说, 你过来找我做甚。”施崇信对这个不学无术的庶子向来不喜。
    施志安忙收回目光,坐直了身子道:“爹, 这几日儿子本想找人在牢里多关照关照宋家那个小混蛋,您猜怎么着?”
    “有屁就放。” 施崇信不耐烦冷哼。
    当着丫鬟的面,施志安被他老子两句话噎得下不来台,只觉满腔愤懑和委屈无处发泄, 庶子就不是人, 庶子就不是你的种了?
    这般嫌弃你有本事别纳妾, 别下种。
    心中千般恨,但还要指着老子吃饭, 施志安不敢在面儿上显出来,陪着笑脸道:“爹, 您就不能给儿子个好脸色么。”
    施崇信从逍遥椅上坐起来, 不加掩饰的厌恶目光横扫过来,“蠢货!”
    施志安:“!!!”
    我招你惹你了, 要你一口一个屁,一口一个蠢货, 屁也是你放的,蠢货还不是你生的。
    施崇信厌恶施志安的愚蠢,他认为一个家族能否长盛不衰,关键就在于是否能人才辈出,如施志安这种丢人现眼的蠢货显然就不是人才,非但对家族无益,还会拖后腿,就是家族里无用的累赘。
    他家祖上确如安王妃口中所说,不过是个杀猪匠出身,因在乱军中救过太宗皇帝性命立下大功,这才改换了门庭。
    不过安王妃说话也是真刻薄,人家祖上虽是杀猪匠出身,后辈子孙也确实争气,出了几个极为出彩的能耐人,其中一人还在平定叛乱中立下大功获封二等国公。
    到了施崇信这一代,虽说没有立什么大功,但也是文武双全,非但武艺了得,还是正儿八经的科举进士出身,且命也好。
    先皇为了提防镇国公一家做大,不但提升他为从二品的定远大将军,还令其嫡幼女嫁入东宫,可谓是青云直上,带领施家更上一层楼。
    他不光出身好,命好,还能抓住机会。
    人生中最重要的两次机会全都被他给抓住了。
    上一次是先皇为制衡刘猛主动给他的,这次则是在太子与靖王的博弈中他自己争取来的。
    如今满朝文武一大半以上均是他的势力,虽无摄政王之名,却有摄政王之能。
    正是人生中春风得意马蹄疾之时,庶子却成为京中笑柄,后面二儿媳又跑来哭诉说是安王妃嘲笑自家乃是杀猪匠出身。
    一个敢辱自家儿子为犬,一个又拿猪说事,那么他这个老的算什么?
    猪狗不如?
    这对施崇信来说简直是不可忍!
    对方不光没把自己这个国公看在眼里,更没有把皇后娘娘放在眼里,真是岂有此理。
    施崇信如何能咽得下这口气,即便他能咽得下这口气,那些跟随他的部下又该作何感想?
    他若向宋家低头示弱,向赵敬渊示弱,那便等于向皇帝示弱,他手底下那些不坚定的追随者便会偏向效忠皇帝。
    即便是那些坚定的追随者亦会产生动摇。


新书推荐: “我”该怎么做? 成人礼(万人迷) 月光落在他们疯狂的地方(NPH) 傻子也有修罗场吗 缠欢入骨(兄妹) 简体中文版 荔夏(1v2) 我能分解万物 权欲教父之春锁闱乱宫墙柳 泛舟 鸥娘的故事(暗黑调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