胧月那个反而是变了挂,本来敬皇贵妃的意思也是让胧月不要嫁的太远。
弘曜是往母亲是大清宗室女的蒙古王公里挑,也是找个能住在京城公主府的。
但静安赐婚的圣旨一下,胧月那反而不愿意了。
原本还算满意的人选就变了挂。
正好只是初步的意向,还没下旨。
胧月自小聪慧,先帝很是宠爱,她怎么愿意屈居人后?
胧月也知道,嫁个常留京城的驸马是她额娘的心愿,可是看着静安的打算,胧月却也变了心思。
而且胧月看着静和,她不也是一直在犹豫。
静安想去蒙古做出一番功绩,去当个掌实权的公主,想着这个可能胧月心里怎么不心动。
自小,胧月和温宜最得皇上宠爱,而且胧月则是被皇上夸赞是他最聪慧的女儿。
静安,在宫里默默无闻,在皇阿玛面前素来是排不上名的。
以静安的能力,也认为她自己能在蒙古厮杀。
为什么自己不可以。
若是嫁得这原定的夫婿,若干年后,静安若是能成为是漠北的摄政公主,权倾漠北,而自己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和硕公主,纵使留在京城,可到底也是仰人鼻息。
有实权的公主,倚仗的是自己手中的权力。没实权的公主,依靠的是和当今皇上的情分。
抚蒙的公主和留京的公主待遇可大不相同,抚蒙的公主是要更尊贵的,子孙后代还能享她的荫庇,到时候自己不如她,孩子也会不如她的孩子。
而且就算静安能力不行在那边没法掌权,有大清撑腰,到底驸马也不敢欺负了她去。
就像在京城,驸马看着皇上的面子,也不敢不给公主面子。
这么一想,胧月更是辗转反侧,她自来认为自己是公主中的翘楚,先帝的公主们,当年她的额娘位分是贵妃,是所有公主中母妃位分最高的。
温宜也就是仗着有个好义母,可生母的位分怎么能与自己额娘敬贵妃相比?
而且,圣祖爷的九个女儿中,有七人先后嫁到了蒙古,其中过的好的也不少。
胧月越想越是心动。
要知道,如果能在蒙古手握大权,就算是皇上也要给三分薄面。
到时候不只是驸马,整个部落都要听从自己的指令。
有这么一个能参与政治的机会,胧月很难说服自己放弃。
而且,胧月心里一紧,静安已经抢先了一个不错的蒙古部落。
不过,选海蚌公主曾嫁过去的漠北蒙古部落算什么?
当年漠北蒙古还没有完全臣服于清朝,海蚌公主就下嫁于那里,对争取喀尔喀蒙古起到了大作用。
如今,不是还有个相似的部落吗?
第287章 【太后日常(10)】
胧月这边的小心思可瞒不住,毕竟这对于驸马人选胧月变卦可是让太妃们都议论纷纷。
毕竟弘曜给她挑的那个驸马可真说不出什么不好。
敬皇贵太妃可是满意的很,自从弘曜透露出自己有意于的胧月的驸马人选,她可是走路都带风,逢人便笑呵呵的。
但这几日,敬皇贵太妃,整个人脸上都带着愁绪。
她怎么也想不通,怎么放着这好好的夫婿不要,偏想着要去蒙古。
这几日敬皇贵太妃和胧月沟通无果,一向好脾气的她,都急得说了胧月几句重话。
这可是关乎胧月的终身大事,敬皇贵太妃怎么容得她在这件事上如此任性。
若是个不好的人选,便也罢了。
可这小伙子,哪哪都挑不出不好来。
母亲也是爱新觉罗氏,又有爵位可以继承,将来还能陪胧月每年大多留在京城。
在敬皇贵太妃看来,真是打着灯笼都找不到比这还好的了。
可见皇上对胧月的婚事是真的很是用心。
但人家都给你挑好了,之前胧月看着也满意,怎么就突然变了卦。
敬皇贵妃这边不解。
沈眉庄那边看的可透彻。
“不过是看着静安的婚事,胧月心里不乐意罢了。”
“真是……”
沈眉庄蹙着眉摇摇头,“胧月自小主意就大,那脾气真是随了嬛儿。”
“但是……”
沈眉庄看向自家这个女儿。“你可不要学你的皇姐,她这主意我看可就是太大了,别的也就算了,这婚事上怎么还要争强好胜?她想去蒙古,就让她去,你可不要去瞎掺和。”
看着自己这个乖顺的女儿,沈眉庄心里隐隐的泛起担忧,但是,想到静和一向听话,可从来没有违背过自己的意思,从来不顶撞自己的,不是胧月那个被敬皇贵太妃惯的无法无天的性子。
心里那点担忧,也被沈眉庄强压下去,抛到脑后。
看着女儿并没有反驳自己,沈眉庄也不由得说道:
“要说,敬皇贵太妃也太由着胧月了,要是她和皇上就这么把这婚事定下,胧月还能抗旨不成?到底是胧月之前也满意这个人选的。”
“这可真是,怎么好端端的偏想不开的要去蒙古?”
沈眉庄叹了口气,“太后也不劝着点安陵容,她就静安这么一个女儿,倒也舍得。”
说着,沈眉庄又看向静和。
“你可万万不要学她们两个,额娘别的不求,就是想让你常伴我的身边,额娘可不舍得你嫁到那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