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文学 > 综合其它 > 我家木门通古代 > 我家木门通古代 第147节

我家木门通古代 第147节

    “这瓜的味道却是不错,我庄子上还有不少的田地,不知道这瓜的种子林老弟愿不愿意卖我一些。”
    林回星一脸为难道:“别的菜种倒是可以,这西瓜的种子却是卖不了……”
    第166章
    林回星这话一出, 屋内的人都不由得愣了愣。
    秦辉自己开口之前也想过会被拒绝。
    毕竟他和林回星也打了这么多次交道了,他深知对方不是小气吝啬的性子。
    这一点从上一次林回星一口气送他那么多菜种就能知道。
    那些蔬菜样样新奇,要是遇到识货会做生意的, 多贵的价钱都舍得掏。
    怕秦辉他们误会, 林回星又赶紧解释道:“不是我小气,是这西瓜是我们整个村子都在种的, 事关一村人的生计, 我……”
    秦辉又不傻,都不用林回星说得太明白,这是一个宗族利益大于一切的人。
    饶是林回星再有钱,也能无视大家的利益,把大家能挣钱的东西随便给予他人。
    这也是秦辉不知道西瓜种子林回星只是口头上答应了村里人要卖,并不是今年大家就已经种过了。
    秦辉的富有让他不会在这些小事上太过计较, 只笑着摆手道:“那等明年村里的西瓜甜瓜成熟了,可别忘了卖一些给我。”
    林回星有心想要告诉秦辉, 他要只是想种点西瓜自家吃, 就现在的这些西瓜里的种子就能用。
    虽然不是一代种子, 最后种出来的西瓜个头肯定不比现在, 但也是能长出瓜。
    林回星也不能每年都现给村里人卖西瓜种子,他想着回头回现代找一找, 看有没有能够自己留种的品种。
    产品低一些都没关系, 就永国的这个农业水平, 哪怕这西瓜一亩地的产量只有几百斤,那也要比大家现在种豆子和粟米划算。
    不过林回星又想到秦辉家大业大的,应该也不会吝啬这么一点买瓜的钱, 所以也没多嘴。
    毕竟这种事情只要对方有心,回头吃西瓜的时候总归是要让下面的人收集一些种子去试种的。
    像秦辉这样的大客户, 就算是他不提,明年村里种的西瓜熟了,林回星也是要帮大家走这一条路子的。
    不过在那之前,他们得先把今天的生意给完成了。
    见两人已经谈妥了,秦富适时出声道:“林郎君送来的瓜下面的人已经过完称了,总共是六千三百七十五斤。”
    秦辉捋了捋胡子问道:“倒是不少,不知这瓜能放多久?”
    要是能稍微放长一点,他还想送些去平都。
    这西瓜的味道这般出众,想来没人会不喜欢吃,他那金贵的外甥女也不会例外。
    林回星先是回忆了一下,才抱了一个比较保险的时间:“西瓜比甜瓜耐放一些,要是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避免磕磕碰碰的话,约莫能放个十几天……”
    “甜瓜的话,七八天吧。”
    “十几天,倒是够了。”秦辉沉思了一会儿,要是现在就让人装船出发,只用十天就能到平都。
    “秦富,挑十担个头大,没有磕碰过的西瓜出来,等会儿让船队运到平都去,顺便把库房里的草纸也匀一部分,就放到咱们在平都的铺子里卖。”
    “郡守府那里也挑五担样子好看的送过去,其他的你看着安排,尤其是生意上有往来的那些商户,咱们自家的掌柜,都记着送一两个过去。”
    等秦辉安排好这些西瓜的大致去处后,他才后知后觉得想起问林回星价格:“对了,林老弟,你这瓜多少钱一斤。”
    其实秦辉混到现在,已经没有什么吃不起用不起的东西了。
    尤其是这段时间他搭上林回星这么个妙人后,轻轻松松地就赚到了往常几年才能赚到的钱财不说,自己手里还落下了不少的好东西。
    那些绣品和精美的瓷器,让他往前一站就常常会忘记时间。
    原本秦辉以为这么好吃的西瓜价格也不会便宜,毕竟商人逐鹿,易地而处,要是他自己有这么好吃的西瓜要往外卖,那价格上肯定是要让那些世家贵族狠狠出出血的。
    然而林回星并不算是商人,他给的价格也是十分的接地气。
    刚听到价格的时候,秦辉甚至怀疑对方是不是少说了一个零。
    西瓜这样的好东西,就是一斤卖一百个大钱,那也是便宜的。
    林回星老老实实地解释道:“都是这个价,今年是产量少,明年村里还要加大种植量,不知道明年还能不能卖上这个价呢。”
    秦辉本想拍着胸脯给林回星打包票,要是十个大钱一斤,明年有多少他要多说。
    但是话出口之前,秦辉又冷静了起来,这西瓜并不耐放,哪怕他手里有好几条商船,但是十几天的保质期,一下子数量要是太多了,他也得砸手里。
    最后秦辉把即将要出口的话重新咽了回去:“十个大钱一斤是吧,我现在就让秦富去取钱。”
    话说完秦辉心里还有些唏嘘:“这倒是我们交易得最轻松的一次了。”
    和之前那几次至少都是上千两黄金的生意相比,这一次的西瓜可以说得上是物美价廉了。
    六万多个大钱,也就二十几两银子。
    秦辉不由得有些庆幸了起来,这一次总算不用他去外面筹措黄金了。
    林回星点了点头,十分上道地说:“给六万个大钱就行了,剩下的那点算是我请秦公尝个味。”
    秦辉忙不迭摆手道:“那哪行啊,这一趟林老弟你本来就不赚什么钱了,我哪里还能占你的便宜,这样把,你厚道我也不差事,我让秦富直接去取三十两银子。”
    这一趟林回星却是不怎么赚钱,不过他这一趟下山本来就不是为了赚钱,只是为了给村里明年的西瓜铺路,顺便消耗掉一些西瓜,不让这么多西瓜烂在地里罢了。
    从古至今这农产品就是最不挣钱的。
    林回星在永国种的西瓜还能卖上十个大钱一斤,他这趟从现代过来的时候,就他们县里的超市里面,一斤西瓜也就一块多钱,要是遇到超市做促销,□□毛钱也不是不能卖。
    秦辉愿意多给,林回星也没坚持拒绝。
    和之前几次的收益相比,这么三十两银子却是不算什么,但要是和现在永国的普通老百姓相比,三十两银子也足够他们一家老小赚上一两年了。
    林回星也没什么不满意的,拿了货款后就和秦辉告别了。
    临走的时候林回星还没忘记和秦辉交代自己之后要忙的事情多,下次再来,应该是年底的事情了。
    林回星卖了一个关子:“要是我这边顺利,年底除了绣品之外,我还有别的好东西要卖给你呢。”
    秦辉差点被林回星所说的好东西钓成翘嘴,笑呵呵的拍了拍胸口:“行,那我就等着你的好东西了,我现在就开始搜罗黄金,到时候指定不让你吃亏。”
    离开秦府后,独身一人,林回星也不敢在外面多晃悠。
    永国的治安和现代可没法子比,林回星惜命,老老实实去了客寓。
    在客寓休息一晚上后,林回星也没耽搁,随便吃了两个包子后就去码头上找客船了。
    在码头上等客船揽客的时候,林回星和刚撑着船到码头的金二哥打了个照面,对方十分热情的让他等一会儿坐他的小船回去。
    林回星急着回安平县,苏应平他们还在县里呢,也不知道他们的西瓜买得怎么样,他可不想在码头上干等。
    最后林回星是掏钱坐的乌篷船。
    到县城后林回星也没绕路,先去的杂货铺。
    原本他以为苏应平他们应该是在市场上卖西瓜,没想到他们正在杂货铺的后院等着他。
    林回星深知两人都不是懒散的性子,这会儿他们能在后院老老实实待着,只能是有一个可能。
    “五担西瓜都卖光了?”
    第167章 、
    原本林回星以为按照安平县的这个消费水平, 五担西瓜怎么着都能卖上个几天的。
    结果苏应平他们把五担西瓜担到市场上后,刚按照林回星说的切了一个西瓜给大家试吃,那之后涌上来买西瓜的人就没有断过。
    当然了, 大部分人也是一两块一两块的买, 五担西瓜之所以能够在半天之内卖完,还得多亏了在县城开杂货铺的郑家。
    正好杂货铺的郑掌柜闲来无事在市场上转悠, 一尝那西瓜的味道, 当即就买了两担走。
    作为本地排得上号的庶族,郑家的能量还是不可小觑的。
    两担西瓜郑掌柜一担送回村里,一担就留在铺子里做人情,那些在郑氏杂货铺上货的货郎,这两天都吃到了香甜的西瓜。
    然后就是县里那几家官吏家中的仆从,你家三五个, 他家七八个的买,五担西瓜买完了都还有人来问呢。
    不过西瓜就这么多, 今年买到了西瓜的, 那都是运气好。
    至于那没买到的, 就只能拿着钱去买到的人家里问了, 别人要是愿意匀一点出来,倒也能够紧跟着尝尝味, 要是没有相熟的人, 任他再想吃西瓜, 也只能等明年了。
    卖完西瓜后,林回星他们也没在安平县多待,他自己倒是无所谓, 苏应平兄弟俩个想着自家田里的稻谷,那是晚上睡觉都睡不踏实。
    林回星回安平县的当天, 三人在县里采买了一些物品后,就离开了县城。
    天气热,饶是苏应平他们再想给家里人改善伙食,也只能先去肉铺卖肉,然后再去杂货铺子里买了盐现腌上。
    就这样苏应平他们还不放心,晚上在郑二郎家里留宿的时候,还问对方借了竹篮,把那两斤肉吊在了水井里才算完。
    不得不说,大家住在山里,这生活上确实不方便,夏天想吃口新鲜肉都难。
    现在林回星就只希望自己那几只母猪好好长大,明年多多的生小猪仔,好让村里人实现鲜肉自由。
    大热天走了一天山路后,林回星到家后那真是连一根手指头都不想动,把装银子的布包往床脚一放,去院子里拎了两桶井水冲了个凉就在床上摊成一摊烂泥了。
    苏家也在忙活着收那几亩田的稻谷了。
    作为林回星的拥趸,今年苏大荣所有的水田都是用的插秧法。
    这插秧的好处也是体现得很明显的,稻株整齐划一好收割不说,因为植株间的生存空间合适,这稻子的个头都要比抛秧种的稻子高一些,倒伏的情况也少。
    一亩稻田的植株数量上来了,这产量也跟着增加了。
    虽然苏大荣家里的水稻还没有完全收上来,但是作为种了几十年水稻的庄户人家,他去田边转一圈,不说能够知道准确的产量,那也能够估摸出个大概的数量。
    就算还没有真的晒干过称,但是苏大荣觉得按照田里稻谷挂穗的情况,今年这一亩田怎么着也能有个小三百斤的产量。
    村里和苏大荣有差不多想法的人是真的不少,尤其是像苏大贵这种两种种稻子的方法都有常识的人,两块田里那稻子的长势真是一眼就能看出好坏。
    要说开春种水稻时村里人还有些拿不准这插秧法的好处,那现在大家都已经切实地看到效果了。
    相信等到明年,这抛秧法就会彻底地被上梁沟的村民们给抛弃了。
    苏大荣家里的水稻不多,倒不用村里其他人那样老老小小全出动,他和卓宜两人下田割稻就行了。
    往年苏云娇也是要去田里干活的,今年考虑到她是大姑娘了,又有了心上人,晒黑了不好,所以季娥特意留她在家里煮饭烧茶,翻晒晒坝上的稻谷。


新书推荐: “我”该怎么做? 成人礼(万人迷) 月光落在他们疯狂的地方(NPH) 傻子也有修罗场吗 缠欢入骨(兄妹) 简体中文版 荔夏(1v2) 我能分解万物 权欲教父之春锁闱乱宫墙柳 泛舟 鸥娘的故事(暗黑调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