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毅派人帮蒙恬把材料都找齐后,蒙恬带着材料就直奔御膳房。
蒙毅实在太好奇他哥到底要干嘛了,也跟着他哥一路往御膳房去。
到了地方蒙恬就起锅烧水,等水开了以后把蒙毅找来的毛一股脑的全倒进水里煮。
太过急促,他都忘了分类。
不同种类的毛直接全部都混合在了一起。
蒙恬也没注意这种小细节,拿了跟擀面杖放锅里搅拌。
蒙毅对他哥的行为感到十分埋汰。
“兄长,你这是何意?”
蒙恬示意蒙毅靠边,别碍他的事。
等锅里的毛煮了一段时间,蒙恬又重新把毛都捞出来,一簇一簇的扎在竹签上。
蒙恬拿着新做好的毛笔,小心翼翼的去沾墨水。
这次的墨水很顺利就被沾上了,不像他第一次做的时候那样,直接顺着笔尖滴落。
“成了!成了!”
蒙恬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成什么了?什么成了?”蒙毅只觉得他哥不太对劲,从北方回来以后就怪怪的,难道北方的风水有问题?
“此等好物,我要立刻呈报给陛下!”
蒙恬拿着毛笔就要去找嬴政做汇报。
蒙毅一把把蒙恬拉住,“兄长,你还没跟我说,什么成了呢?再说了,你看看你这不修边幅的样子,怎么面见陛下。”
蒙恬过于高兴,一时没收住手上的动作。
毛笔尖上带的墨水被洒得到处都是,他自己身上也沾了不少。
听蒙毅这么说,蒙恬稍稍冷静了一点,他跟着蒙毅去换了一身衣服,然后在路上将事情的经过一五一十的告诉了蒙毅。
“这么说,兄长找到了能替代竹签的书写方式?这东西真能比竹签更好?”
“正是。”冷静下来的蒙恬也不再嫌弟弟碍事。
“毕竟是要面呈陛下的东西,兄长且先试过了,再禀陛下为好。若是此物没有兄长说得那般玄妙,那兄长岂不是犯了欺君之罪?”
“你说的有道理。”
被蒙毅说服的蒙恬,拎着毛笔和蒙毅一块找来一筒竹简,蒙恬提笔沾墨,却不知道写些什么。
蒙毅看着迟迟不下手的蒙恬,直接接过他手中的笔,开始写起了下个月宫里的值班表。
蒙毅下笔唰唰如有神助,不一会就写完了一卷竹简。
“此物果真神奇!”
写完竹简的蒙毅看着手中的毛笔也兴奋了起来。
以往写完一筒竹简,至少要用竹签沾一百多次墨水。
写两三个字就需沾一次墨水,工作效率十分低下。
如今手上这个东西,写完一筒竹简居然只沾了二十多次墨水。
效率呈倍数提升。
“兄长,此物可有名字?”
“用毛做的,又是用来写的的,就叫它毛笔呗。”蒙恬很随便的起了个名字。
“毛笔,确实很合适。兄长,快将此物呈与陛下,这可是大功一件!”
蒙恬和蒙毅带着实验过的毛笔和竹简去找嬴政。
进到殿内蒙恬一五一十的将事情的经过又再复述了一遍,并将毛笔呈上请嬴政使用。
嬴政拿过毛笔一试,顿时龙颜大悦。
“蒙爱卿武能替朕收复失地,文能为朕发明毛笔!有蒙爱卿此等功臣,真乃我大秦之幸!此乃大功一件,朕必定重重有赏!”
嬴政很是高兴,他没想到纸没出来,毛笔倒是先出来了。
有了这个东西,他以后批折子的效率将大大提升。
朝中的文武百官也有了更多的时间做别的事情。
且此物造价成本十分低廉,可于国境内大范围推行。
“此物可有名字?”
“请陛下赐名。”
“方才朕似乎听见爱卿称此物为毛笔?此名甚好,甚好。”
嬴政是真没想到,蒙恬给了他这么大一个惊喜。
喜悦之余嬴政忽然想到,既然蒙恬这么擅长倒腾新东西,那不如让他和李斯一块去造纸。
只是若让蒙恬在咸阳造纸,那北面就没有将领…
那就派王翦去。
嬴政轻飘飘的就给北面军队换个统帅。
反正他手下能干的武将多得很,但是会搞新东西的武将,目前就蒙恬一个。
“丞相近日于造纸一事上颇有波折,蒙爱卿这些时日便留在咸阳,与丞相一同造纸。”
“臣领旨,陛下,那北面…”
“朕派王翦去,蒙爱卿觉得如何?”
“陛下英明。”
-
蒙恬没想到,就回来述个职,反而回不去了。
眼下他和李斯一块看着造纸的原材料发愁。
“丞相,你别发呆啊,等你把纸弄出来了,我还等着回北面呢。”
“蒙大将军说得轻巧,我要是有头绪,我早做出来了。还能等到现在?”一直没有进展,陛下还派了蒙恬这么个一看就帮不上忙的,李斯说话也不客气起来。
“你都用了些什么招?”
“水煮、编织、火烧,我都试过了,蒙大将军要是有高见,请。”
蒙恬一听李斯都用过了,也没辙了。
两个人一块蹲在马路边上数蚂蚁。
忽然,蒙恬眼尖的看见墙角有个蜘蛛网,一只小飞虫横冲直撞的飞了上去,被黏住以后拼死挣扎,却怎么也没挣扎开。
蒙恬拍拍李斯,示意他看墙角那处蜘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