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科女官们入席后,又见长桌对面尚未坐人。
又一声通传。
“请长公主,请诸位女官。”
方见一行人自院外行来。为首的女子头戴鎏金冕冠,眉眼描画精致,有种不怒而威的贵气——再看她袖口的明黄绣纹,身份已是显而易见。
众人本已经入座,皆下意识站起迎接。
女子道。
“诸位请坐。”
“文琼宴自我主理以来,便削减了许多繁文缛节。我只愿诸位,日后朝堂之上,得以广施才略,勤修德业。”
“国之昌盛,系于尔等之肩。”
讲话却是爽利,言罢举起手中玉制酒樽,一饮而尽。
新科女官们哪怕有些是出身世家,见惯了各类贵胄,此刻也被长公主的气度所震慑。
几位资深些的女官温煦地立在长公主一旁,望着个个气度不凡。却都是笑得很亲和。
那日放榜的李女官也在其中,低声问询过长公主,回身笑道:“开宴吧。”
叶采苓便也静静地夹几筷子桌上的菜肴。
心道这入朝为官,却比她想象中的有意思的多。
第24章 蝶贝
宴席撤下。
见日头已经西沉, 长公主笑道:“日后诸位同榜出身,亦应当互相亲近些。我且在厅内歇息,诸位可畅言无忌, 言己所思。”
叶采苓方放下筷子, 起身环视四周。
厅内人不少,却似乎各有熟识之人。想来也是, 当前的世道,能读书者多的是家学渊源。
寒门出身的虽然有,却是少见。
身后传来脚步声。
有女官道:“这位姐姐是面生的,可是京中人士?”
叶采苓摇头道:“我是云州出身。”
“原是云州,”女官眼睛一亮:“云顶崖是否就在云州, 你可曾去过?”
叶采苓笑道:“云顶崖的确是云州之崖, 因为崖顶积雪常年不化, 才得此名。实则是云山的一座峰。”
两人交换过名帖,女子一愣。
“你在甲榜,又姓叶么?我师长却是与我提过, 言道你的策论写得极好, 我师长总是批评我不了解民众。改日我请你来我府上清谈,想看看你当时写的策论。t”
叶采苓道:“愧不敢受, 此番有幸入选,还是仰仗天家恩德。”
“姐姐莫不是南陵叶氏的旁系?”女官思忖了片刻,存了亲近之意, 只道:“——南陵叶氏与我家是近亲, 我少时还去过南陵的。”
叶采苓真诚道。
“我确是云州平民出身。”
心里不免有几分怅然,面前的人虽然并无恶意, 但显然已经默认只有家学渊源之人才能考取功名。
但天地偌大,有多少平民此生是无法得见典籍的呢。
却忽地听到一声张扬的声音。
温道盈一身女官服制, “思竹,你怎的在此处?”
女子道:“温姐姐,这便是李女官与我提到的叶姐姐。说是策论极好,是云州人士呢。”
李女官同她讲过,大周女官统共遴选过三回,寒门女子是越来越少了。此番让她遇上一位,她觉得很是新奇。
温道盈走过来,上下打量了一番叶采苓,却忽地勾起唇角。
叶采苓又感觉到那种不怀好意的视线,心里不禁提起来。
果然,她下一句便问道:
“叶姑娘明明与世家交往极深——怎么说自己平民出身呢?”
时秋心刚刚从人群里过来,此刻微微皱起眉头。
她与叶采苓明明没见多久,却很是投缘。
此刻听着话里意图不对,问道:“温姑娘,这与出身无甚干系吧?”
先前那个女子有几分疑惑。她本就年纪小,讲话直率,此刻又愣愣地望温道盈。
温道盈并未伸手,而是以眸光示意众人看叶采苓头上的步摇。那白银步摇上簪了一颗明珠,流光溢彩。下头缀着蜜合色琥珀碎粒连成的穗子,随着行走,穗子碰撞极为好看。
时秋心道:“温姐姐,你讲话却是越发捉摸不透了。这步摇是精细些,可也不过是寻常步摇。”
叶采苓微微偏头,只做不解状。
“温姑娘的意思是,平民便不配用这样的步摇?”
这便是朝堂不愿看见的,太后与长公主一力推行女官制度,至少意图是要广开言路,若是女官当庭表示看不上平民,却是犯了忌讳。
温道盈心道叶采苓看着温文的,讲话却是不留情面。她打眼见着身后长公主一行人前来,转了个身,刻意让叶采苓的步摇不被人遮挡。
只道:“我当然并无此意。只是步摇之上,这宝珠上面的流光,诸位此前可曾见过?”
众人凝神看去。
确实是一颗极其璀璨的珠子,表面折射彩光,圆润贵气。簪在叶采苓头上,却是衬得她容色更为雅致。
有几位已经在心里暗暗描摹这步摇并珠子的样式,想着自己回去也定一支。
温道盈:“这明明是圣上赏于内阁的宝珠——如今出现在她头上。天家之物可以作赏赐,却为何赏给所谓平民?”
叶采苓听了两句,终于明白她此刻着眼的点,却是觉得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