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娘才不乐意,这送礼,哪能不给人过目呢,再说了,他们一家子挑选了半天呢,她假装听不懂人家的暗示,嘴里说着不用帮忙,自己硬给拎进来了。
这会儿几个丫鬟婆子听秀娘如此说话,暗暗松了一口气,同时对这个懂得体谅下人的娘子心生好感。
话是如此说,张夫人还是训斥这些人几句,命人把鱼送进灶房,同时吩咐准备几样好菜,这鱼也做上,晌午她要留客人用饭。
秀娘把人叫住,掏出一页纸来,道:“姐姐,这是我娘家养这鱼的舅舅给的做这种鱼的菜谱,我一并带来了,用上用不上的,给灶房的人当个参考。”
张夫人笑道:“妹妹想得真是周全。”
秀娘忙道:“哪有,是我那娘家舅舅想的周到,我就是个粗人,不瞒姐姐说,这书才读了没几个月,字也识得不多,也就姐姐不嫌弃我笨,您这样的身份还愿意同我姐妹相称,秀娘心里把您当亲姐姐。”
张夫人拉着秀娘的手,“我也不瞒妹妹说,我呢,在家里是老小,上面几个哥哥,我还真是把你当成自己的亲妹妹。”
亲不亲的,反正是越说越亲,俩人说说笑笑往屋里走。
秀娘随着张夫人进屋来,扑鼻而来一阵熟悉的花香,秀娘不由循着香味看过去,看到屋子一角的紫檀六角木花架上摆着一盆栀子花。
正是张夫人刚才修剪了一半的那盆,剪子还在花盆旁边放着,剪掉的黄叶子也还没来得及清理扔掉。
秀娘不由眨了眨眼——这题我会呀!
自家的栀子花前段时间不就是和这盆一模一样的毛病吗,还是自家的好大儿给治好了,现在长得可好了,叶子绿生生油亮亮的,花瓣洁白无暇,看着就喜人,就连三郎都说养得极好。
给花浇掺了醋的水这种坏事儿也就自家调皮捣蛋的大儿子能干出来,问题是他就真的歪打正着了,这栀子花他还真就爱吃醋!
这可是独门养花秘技呀。
第113章 让天意做主?
“姐姐养的这栀子花可真饱满, 还没进屋就闻见香味了,就是好像同我养那栀子花一样,有点小毛病。”秀娘指着花架上的栀子花道。
张夫人:“可不是,前几天还好好的, 今儿早上突然发现好几片黄叶, 我正说让人搬出去, 让府里花匠给瞧瞧是怎么回事儿呢。”
秀娘笑道:“不用找花匠, 我家的栀子之前同这盆一模一样的毛病,现在长得可好了,半片黄叶子都没有。”
“哦, 妹妹是怎么治好的?”张夫人有些好奇。
秀娘:“特别容易,给它喝点儿醋就行了。”
“你说什么?” 张夫人以为自己听岔了。
秀娘:“就是把家里的醋兑上水浇进去就行了, 一开始可以少兑点儿,看看效果,效果不好,就再多兑点儿。”
张夫人惊讶道“还有这等养花的法子?”
秀娘当下把自家儿子用醋浇花却歪打正着把黄叶病治好的事同张夫人学了一遍, 逗得张夫人咯咯乐, 道:“辰哥儿果然是个调皮小子, 回头儿我就按着咱辰哥儿的法子试试。”
两人说笑着落座,张夫人吩咐人上茶。
不稍片刻, 一名头梳双髻、绿裙曳地的小丫鬟端着茶盘过来,走路都不带有声音的, 对方先将茶盘轻放到桌上, 对着秀娘盈盈一礼,双手奉上茶杯, 柔声细语:“您请用茶。”
看到张夫人身边的下人如此有规矩,秀娘想:张夫人定没有表面上看起来这般好说话, 太好说话可管不住这一屋子人。
秀娘冲人点头笑笑,小心地从对方手上接过白玉般透润的细瓷茶杯,不是白玉,胜似白玉,好看得紧。她暗道自家三郎让送鱼果然是对的,别的不说,最起码能让对方记住。
若是送些茶酒瓷器类的精细物,自己认为挺好,但在人家这里根本不值一提,就说张府用的这种样式的茶杯,让她去买她都不知道该到哪买。
两人喝着茶的功夫,张夫人提到了昨日去慈幼院的事,夸秀娘想得周到,带去的那些小吃食和小玩物很受小孩子们的喜欢。
秀娘正想着把话题往这上面引呢,没想到张夫人自己先说了,她便顺着张夫人的话说起自己无意中进到后院慈幼院灶房的事,包括那些烂菜叶子,以及拦着不让人进灶房的厨娘。
张夫人官宦世家出身,对官场之事十分敏感,立即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丈夫才刚升任户部尚书,若真有这种事情,被别人捅出来,甭管是不是上一任尚书的责任,人家已经辞官养老无事一身轻,这背锅被骂的必然是丈夫。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越是这种恶劣的事件传得越快,老百姓懂什么谁的责任,骂的时候必然骂现管的。
——但若丈夫刚上任就把这事查出来,那就是另外的说法了。
张夫人送走秀娘之后,急匆匆找张璟说明情况,张璟能一步步走到今天虽说少不了岳父一家的帮助,可人家岳父也不是拿自家姑娘来做慈善的,能不计较张璟的身世,那是因为张璟的才干足以帮他抵消身份带来的差距。
张璟立即意识到这件事可以大做文章。
若是洛京城天子脚下都有此等恶劣之事,可想而知下面州省的慈幼院必然问题也不少,新官上任三把火,这第一把火不就有了。
张璟忍不住捋了把胡须呵呵笑道:“我只道三郎是个福将,不料这宋家娘子也是个带福的,不过是同夫人去了趟慈幼院,就让本官受益匪浅,若非他家那小娃年龄太小不合适,我都想两家结为秦晋之好了。”
<a href="https:///tags_nan/kejuwen.html" title="科举文"target="_blank">科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