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景辰一笑:“冯兄,我不光要将你引荐给陛下,我还要送你一场为陛下立功的机会,你可愿意?”
冯仑的双目中情绪翻滚,无法掩饰内心的野心和激动,怔怔地望着景辰,倏然站起身来,朝着宋景辰深深一礼。
宋景辰笑道:“你无需感激我,我是在帮你,更是在帮自己,你可知这香露的生意,有咱们陛下的一份,所以咱们只准胜,不准败。”
说着话,他站起身,扶住冯仑胳膊,“冯兄,你可愿与我一道建功立业?”
……
这边宋景辰正筹划香露之事,上善楼却先出事了,楼里一名厨子被衙门的人带走。
却说上善楼与恒祥居两家酒楼如此鲜明的对比,施家人如何能忍,暴跳如雷的施国公的第一个念头便是宋景辰在背后使坏!
暴怒之下,施家一纸诉状将上善楼的厨子告到洛京府衙,状告这名厨子恶意散播谣言,诽谤恒祥居!
正常来讲施国公不至于如此鲁莽冲动,堂堂当朝宰辅,又是国丈国公跟人家酒楼一个厨子过不去。
实在是宋景辰前期铺垫得太好,加上这次,等于是三气施国公,次次将施国公气到人仰马翻,成功让施国公狂化成一头发怒的狮子。
另外,还有一个隐藏很深,不为人道的原因,那便是上善楼的风水之说成了施国公的一块心病,若上善楼真的在宋景辰手中发扬光大,那就真应了宋景辰乃大福大贵之人的谶语。
这是施国公最不想看到的。
施国公原本想要告的是宋景辰,但他实在找不出宋景辰诽谤的证据,费了半天劲,差到上善楼这名厨子当众说过恒祥居的坏话,便想小题大作,借题发挥。
宋景辰接到消息的时候,简直是气乐了,对不起,他这人护短,厨子怎么了,上善楼的厨子也不是你们能随意欺负的。
施国公,你等着。
第241章
名义上是恒祥居状告上善楼, 实际上是施家同宋家斗法,京城中人懂得都懂。
杨府书房中气氛压抑,良久的沉默中,杨睿看到父亲用力攥紧了手中杯盏, 目光从愤怒到无奈、再到失望, 最后是颓然。
“父亲——”杨睿轻轻开口。
听见儿子唤自己, 杨志微微回神。
杨睿道:“父亲, 外公他……”
“睿哥儿,你外公老了,越发糊涂起来, 成日里患得患失,最近更像是魔障般迷信起了那等风水运道之说。”
杨志叹气, “放着正经的要事不做,轻重缓急不分,反同那宋景辰小儿杠上,赢了又如何?
明眼人皆知晓是怎么一回事, 不过是想借题发挥恶心一下那宋景辰, 亦不会真正伤到人家胳膊腿, 反倒是国公府看似占了上风,实则在群臣中格局尽失, 威望锐减。”
“以前倒未曾听说过外公对风水运道这些东西如此着迷,他似乎对景辰……”
顿了一下, 杨睿改口道:“他似乎对宋景辰的批命格外忌讳。”
“以前是以前。昔日无牵绊, 无所失便无所惧,如今施家坐拥荣华富贵与帝王平起平坐, 你外公输不起了。”杨志嗤笑,话语中难掩嘲讽与怒其不争。
杨睿垂下眼帘不语, 半晌后倏然抬眸,“父亲,我们姓杨。”
杨志凝眉看他,杨睿冷冷道:“先帝登上帝位要除外戚,当今天子亦是一样,焉知他日我们杨家辅佐施家上位不会被同样对待。”
杨志深吸一口气,“依睿哥儿你的意思是——”
杨睿:“父亲,自古外戚上位做龙椅的不在少数,可那必要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父亲认为如今的施家具备哪一条?
外戚专政的前提便是主幼臣强,唯有小皇帝登基,施家才能真正掌控朝局,现在远远算不上。那么父亲以为就算陛下早亡,大皇子有命登基么?
若是陛下并未早死,又有嫔妃诞下其他皇子,施家则更无希望。”
句句皆是灭九族的大逆不道之言,杨睿脸上却毫无对皇权的一丝惧意。
杨志忍不住目露精光,赞赏地望向儿子,哑声道:“继续说。”
杨睿:“父亲,宋家没有愚蠢之人,他们愿意做皇帝手中的刀同施家人对抗,那必然是深思熟虑之后,认为有胜算才会一博。
我外公患得患失也皆因不自信,直白点说,施家好不好全系于大皇子一身,大皇子能不能活下来全看天意。
正因天意难测,朝堂上才有会有如此暧昧微妙之局面。”
说到此处,杨睿停下来,目光望向杨志:“眼下看天意并未偏向施家分毫,大皇子的身体并无好转的迹象。
父亲,且不说施家能坐上那个位置的机会有多大,便是坐上了,咱们杨家危矣,正因外公知晓他自己的龙椅怎么得来——
所以他上位后第一个要铲除的便是“最有可能成为他之人!”
杨志久久不能语。
旁观者清,自从太子登基施家上位,杨志便陷入到对权力的狂热迷恋中,如今听完杨睿一番话,不禁后脊背一阵阵发凉,他就听儿子继续道:
“所以父亲,我们杨家应当投资的是……”
杨睿加重语气,一字一顿道:“是忠亲王赵敬渊。”
杨志猛然抬头,杨睿的话像一道闪电劈开他困顿焦灼的思绪,皇帝不成,大皇子不成,若论天时地利人和——非赵敬渊莫属。
<a href="https:///tags_nan/kejuwen.html" title="科举文"target="_blank">科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