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2章

    宋景辰心里想:你喊什么喊,今儿换成是我爹你敢这样戏弄他吗?你不过是欺我年幼罢了,你真敢对我怎样么?
    你不敢。
    你连动我一根手指头你都不敢,你不过是虚张声势罢了。
    景辰头一次感受到权力带给自己的底气!
    猛然间,他意识到,面对高高在上的帝王,他有了选择权,他可以像当初那样跟皇帝装痴卖傻,他也可以选择不。
    他才是主导者。
    想到此,宋景辰适时服软,他道:“请陛下息怒,景辰知错。”
    “你错哪了?”赵鸿煊斜睨他。
    “平日里陛下对臣太过厚爱,以致于让臣忘记陛下乃是大夏的天子而非臣的长辈,是臣逾越了,忘记了为人臣子的本分。”
    赵鸿煊:“……”
    苏公公内心:若是景辰有心想哄人,这谁能招架得住?
    一句话宋景辰这不就反客为主了:陛下你不把我当外人,才让我不把你当外人,我敢顶撞你,还不是皇帝你自己纵容的结果。
    赵鸿煊嘴角抽搐,半晌咬牙道:“伶牙俐齿!”
    赵鸿煊先前发了一顿火,心里痛快不少,眼下又被宋景辰的话安慰到,心里的恼怒消了个七七八八,不过他仍旧沉着脸明知故问道:
    “有人向朕告你的状,说是你仗着忠亲王做靠山为所欲为,究竟怎么回事?”
    宋景辰生气道:“难道我爹我哥还不够我用吗,还用得着忠亲王?敢得罪我爹我哥之人又岂会怕了忠亲王,满朝文武谁不知道陛下对景辰宠信有加,他怎么不说景辰仗着陛下的宠爱为所欲为?
    他这分明是妒忌景辰,故意栽赃陷害!”
    赵鸿煊目光闪了闪,意味深长道:“朕听说你与忠亲王亲如兄弟?”
    宋景辰点了点头,大方承认道:“这倒不假,忠亲王殿下对臣便如亲兄弟一般。”
    他这一句话里面全是坑,赵鸿煊想往那个跳都行。
    赵鸿煊多疑,自己找了个坑,认定是赵敬渊拉拢利用宋景辰,景辰是无辜且无知的。
    皇家无父子,何况外姓人,什么亲兄弟,骗鬼呢,景辰做生意行,于官场上还是太嫩了些。
    闲聊一阵,赵鸿煊问起高家之事,景辰大呼冤枉,要求与高家公子当面对质,说是高家公子从未提过要入股上善楼之事,若是对方真的提了,自己再不懂事也不至于得罪贵妃娘娘的娘家。
    赵鸿煊拿桌案上的奏折敲宋景辰的头,笑骂道:“少耍滑头,你压根儿就不想给人开口的机会。”
    宋景辰悻悻道:“陛下英明,非是臣舍不得给,实在是在这之前臣已经将上善楼转让了出去,不能出尔反尔。”
    “什么?”赵鸿煊吃了一惊,“你将上善楼转让出去了?”
    宋景辰:“是,陛下。”
    赵鸿煊拧眉:“何故?”
    宋景辰:“臣卖掉上善楼是为了开钱庄。”
    赵鸿煊:“开钱庄?”
    “是的,陛下。春耕将至,所以臣的钱庄迫在眉睫,臣要开钱庄为百姓提供低息借款,让老百姓拿钱去买种子,买农具,买耕牛,如此——
    等到秋收之时,臣便能大赚一笔。”
    赵鸿煊:“……”
    赵鸿煊深吸一口气,难得动容,他喃喃道:“景辰,你与他们终归是不同的。”
    高家人的贪婪嘴脸在这一刻丑陋无比。
    见赵鸿煊如此,宋景辰脑海中不由自主飘过四个字——仁者无敌!
    这一军将得不要太完美。
    赵鸿煊再不做人,面对景辰的一颗赤子之心亦是心怀愧疚,愧疚归愧疚,但并不妨碍他继续不做个人。
    高贵妃肚子里怀着龙种,再怎么也是要意思意思给个交代的,这无关对错的问题,这是立场问题,维护高家人的利益就是维护未来皇子的利益。
    第298章
    夸完宋景辰, 赵鸿煊叹了口气,苦笑道:“皇帝亦有穷亲戚,此事倒叫你为难了。”
    潜台词:此事为难你也得办,否则就是没把穷亲戚身后的皇帝我放在心上, 你不想让我这个皇帝为难吧?
    ……
    已是月上中天, 月光洒落在地面上像是铺了一层银霜, 宫墙角门处一阵灯影晃动, 伴随着切切低语,苏公公亲自将景辰送到了宫门外。
    “眼下情形,公子还是忍让一二为好。”
    “多谢您提醒, 公公且留步吧。”
    宋景辰与苏公公别过,转身大踏步朝着自家马车走来, 阿福忙迎上前,“公子您可算是出来了。”
    景辰“嗯”了一声,道:“在外面饿一天了吧。”
    阿福:“我不饿,公子可用过饭食?”
    宋景辰没有回答他的问题, 道:“直接去上善楼吧。”
    阿福应了一声, 替景辰落下车帘, 随后轻拍了一下马屁股,马车辚辚而动, 景辰倚靠在车壁上,微微闭了眼, 仔细回想着今日赵鸿煊说过的每一句话。
    赵鸿煊的意思很明显, 要他疏远忠亲王府结盟高家。由此景辰脑中闪过父亲曾对自己说过的话,上位者要懂平衡之道, 中位者要懂结盟之道,底层则要学会站队。
    相对于皇帝这样的高位来说, 宋家便是中位,父亲的官职听上去很气派,实则亦只是一个花架子而已,做官之人只有头衔而无自己真正的势力,很容易就被人架空。
    朝中最有势力之人其实是吴家同杨家,一个是在京城官场深耕多年清流一派的代表人物,一个则是身后站着强大的江南士绅集团,朝中党羽甚众。
    <a href="https:///tags_nan/kejuwen.html" title="科举文"target="_blank">科举文


新书推荐: “我”该怎么做? 成人礼(万人迷) 月光落在他们疯狂的地方(NPH) 傻子也有修罗场吗 缠欢入骨(兄妹) 简体中文版 荔夏(1v2) 我能分解万物 权欲教父之春锁闱乱宫墙柳 泛舟 鸥娘的故事(暗黑调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