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此时,就在甘州!”
作者有话要说:
【注释】来自孙子兵法作战篇
第93章 终局(三)【大修】
天色熹微, 白日初出,朝霞蔚蒸。
晨光下起伏的沙丘如金鳞渐开的蛟龙,蜿蜒伏卧于万里无垠的荒漠上。逶迤荒漠的尽头,甘州城墙的轮廓熔于火烧般的天光之下, 瑰姿巍然, 气势雄浑。
一队稀疏的人马出现在金沙之上, 朝着甘州城门行进。几匹驮马上满载各式各样西域来的货物,几个胡商倚在山丘高的货堆上,抽着一把有一把的旱烟,哼唱着不知名的西域歌谣,晃晃悠悠在黄沙之中向远处的城池行进。
最前头领队的,是几个年轻的胡服男子骑着高头大马,身背长弓箭囊, 簇拥着一位身材高阔的首领。其人身着云纹开襟嵌绒骑装, 宽肩窄腰,腰间蹀躞革带配金纹玉銙, 英姿俊挺, 眼窝深邃, 高鼻深目, 一头浅褐色的披发在日光下泛着淡金色的光。
诸人有说有笑, 向城门策马而去,一面朝首领打趣道:
“五郎, 这天才刚亮,就那么急入甘州城?”一个年轻的胡人扬着头问道。
“甘州开了榷市,今日去赶个早集。”那名被唤作五郎的首领咧嘴一笑, 黝黑的面上掩不住高扬的笑意。
“五郎自是着急去见七娘呀,他这趟护送商队去西域, 又带回来不少宝贝呢。”另一个年纪大些的胡人笑着呛了几口风沙,拿起羊皮水囊喝了一口水,还不忘继续调笑。
“到上巳节了,备了些好东西想给她瞧瞧。”五郎昂着头,眺望远处的甘州城门,心下急切,闻言不禁咧嘴一笑,露出一口白牙,颇有几分得意。
见他也不藏着掖着,众人哄笑一声,你一言我一语地戏谑道:
“五郎对七娘那么上心,不会是想娶回家做娘子吧哈哈?”
“七娘这样的女子,谁娶了谁不修了八辈子福么,也不知道谁那么好福气能娶到。”
“五郎的心思,这不明摆着的么,后面一车都是他这回拉来的聘礼,我看了都眼馋。”
王五郎扬起马鞭作势要抽打几个揶揄他的属下,几个青年纷纷夹紧马腹,甩开缰绳嬉笑着跑到前面去了,马蹄声铮铮,掀起一阵混着积雪的砂石。
远处的城门大开,这队胡商向守城的卫兵照检过通关文牒后,朝甘州城内走去。
这几日,甘州停了近一年的榷场终于重开。榷市一开,中原与西域通商往来频繁,八方胡商听到风声,争相来甘州行商。于是甘州境内与其周围胡地的平民生计肉眼可见地好了起来,一度跻身成为大唐西境的富庶之城。
今日,未到晌午,城内已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王五郎在驿站安顿好胡商和货物,和几个胡商一道向商贩云集的长街走去。
他知道,每月初三,李七娘定会去榷市探查民情。
他很想见她。
他快步掠过几个街角,一处胡人叫卖兵器的摊位前,看到一袭白衣的女子立在边上,朝过往向她问好的商客笑语晏晏,时不时微微俯身,一双素手捞起摆放的货品查看,身动影拂,鬓边几缕乌发荡漾下来,百炼钢化为绕指柔。
身段如雪,皓腕若玉。
连日来沙尘奔波的疲倦一扫而空,王五郎的脚步迅疾起来,唇角含笑,朝她走去。
……
清河将手中彩绘赤纹的卮杯漆器放下,正和身旁的凝燕嘱咐道:
“请可敦写封信给新上任的甘州刺史。必得向他施压,减少抽税。若榷市方开,便急功近利,收取如此高的税额,怕是胡商汉商都被吓跑了。没有人和货来流通,贸易不兴,边境的民生便不会见好。”
“主子远虑,我这就去安排。还有,翠雪来报,祁郸军在甘州附近绕圈,动向不明,要我们多加小心。”凝燕神色凝重,低声向她禀道。
清河抬起手指抵着下颚,沉吟后令道:
“速速差人送信去凉州、肃州,还有回鹘王庭,提醒戍边的将士注意防范。寒冬方过,我怕祁郸经数月休养后贼心不死,仍要来夺城劫掠。让往来的胡商多加小心,绕开小路,尽量只走大道。近日来祁郸多番在甘州城外蠢蠢欲动,我怕又将有战事。”
“是!”凝燕见有人来找,便领命退去,身影隐没在人群中。
“七娘!”
清河回眸,望见了立在人群中身姿伟岸的男人正向她招手。她朝他微微一笑道:
“是王五郎回来了。西域各地近日可还太平?”
王五郎穿过人潮,行至她面前,难掩欣喜之色,也笑着回道:
“寒冬终于过去,草原牧民们终于开始活络起来,带来好多皮毛制品可以再榷市上卖。此次按照七娘的主意,以粗毛织布为挡,这次寒冬冻死的牛羊比往年少了很多,大家伙都很感激七娘。”
清河心中宽慰,唇角微微翘起:
“我不过是拾人牙慧罢了。”
“七娘身子可好些了?可还有复发魇症?”王五郎见她面色比上回来好了些,语笑间颊边红晕如浸了水的朝霞,看得人心间一热。
“上回你带给我的药甚是有效。近日已睡得好多了。多谢你。”清河向他欠了欠身,道了一声谢。
“那是我在大明觉寺问得道高僧求来的。有用就好,嘿嘿。”王五郎见她终于对他展颜一笑,一时看呆,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又小声道了句,“往事已矣,七娘还是早日放下的好。”
<a href="https:///tags_nan/qingyouduzhong.html" title=""target="_bla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