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从忽然想到一事:“繁小郎君如今该前往南越了吧,接下来我们怎么做?”
赵婴齐摇头:“什么也不做,等着就是。”
侍从睁大眼睛:等?
赵婴齐笑起来:“我确实与她有盟约。可她人都没了,这盟约能否履行下去,能履行几分,就得看繁儿的本事了。”
侍从蹙眉,略有不忍:“繁小郎君年岁尚小……”
“年岁虽小也是刘陵教出来的,别小看了他。尤其他身边还有刘陵的心腹。若他是个有本事的,认下他这个儿子又何妨。可他若没本事……”
后面的话赵婴齐没说,但意思不言自明。
若没本事,这儿子他是不会认的。毕竟对方随母姓刘不姓赵,是不是他的儿子还真不一定。即便确实是,他也不缺儿子,舍一个又何妨。
所以想要他认,就得让他看到对方的价值。
不过……
赵婴齐神色闪烁,他怀疑刘陵留有后手或者说她另有安排。
毕竟虽然他与刘陵确实有过一段,但双方都未必有多少真心。刘陵也不是个会相信男人的,男人在她心里全是工具。
既然如此,刘陵想让他成为刘繁的后路,要如何确信自己失败之后,他仍旧会履行承诺,而不会翻脸不认账呢?
凭他们曾经的风月?凭不知道真假的那点血缘?
显然刘陵不是这种人。所以她一定给了刘繁某种保障,这个保障必然是足够打动他,让他会在刘繁困境之时出手的存在。
赵婴齐心念转动,看来,不管这个儿子是真是假,认或不认,都不能表现得太绝情,要先把他背后的“保障”套出来才行。
********
千里之外。
一辆马车在官道上疾驰。
马车内,一个不足十岁的半大少年闭目养神。
旁边桑枝汇报着:“前往南越的队伍人数不宜太多,恐引人注意。我护小郎君先行,其余人会化整为零依次而来。到达南越不难,只是到了南越之后,小郎君总需要一个身份。”
其实普通身份也不难,难的是她们想要的身份不简单。
少年缓缓开口:“南越太子可有表示?”
桑枝摇头:“不曾。”
这种情况,二人皆知赵婴齐怕是想毁约了。
少年轻轻叹了口气:“同阿母所料一致。看来他并没有完全相信我是他儿子。”
“小郎君……”桑枝张着嘴一时不知道说些什么。
小郎君的身世成谜,就连她都不晓得。翁主半个字没提。因而这话她压根没法接。
有时候她觉得这个秘密可能翁主只告诉了小郎君一人,有时候又觉得或许翁主自己都理不清楚。
少年是否清楚不明,但面上还算淡然,未见伤心之态:“即便他信了又如何?阿母说过,血脉虽重,亦有偏心之举;感情再深,也有背叛之时。
“应对赵婴齐,血脉感情都只能用作辅助,关键还需让对方看到利益与价值。唯有这二者最为永恒。”
说到利益价值,桑枝思忖道:“我们手中还有筹码未出,不如属下拿这点去与南越太子谈?”
少年果断拒绝:“不行,东西给了他,他只会背叛得更快。”
“倒也不一定要给他,可以先吊着他。”
少年轻嗤:“你当赵婴齐是傻子吗?以为这种法子能吊他多久?”
桑枝哑然。
“这是秘密,是我们准备与赵婴齐谈判的最后底牌。没有人会轻易揭露底牌。
“此事除了你我不能让第三人知,更不能告诉赵婴齐。
“我们得让他去猜,越是猜不到摸不着他才会越重视、越感兴趣。至于其他……”
少年微顿,仔细思量了一番,继续道,“我们要让他知道,即便不谈血脉与感情,单论盟约,我们也是平等的。
“我确实需要他,但他也需要我。远离南越十年,南越王可不只他一个儿子,如今南越局势如何,他这个太子还剩几分威势尚不一定呢。
“若南越王非他不可,自然会想办法让他回去,不会叫他一入京就是十年,尤其近两年派人来问候的次数越来越少。”
桑枝眼珠一转:“小郎君是说……”
少年笑意浮现:“你去传信,问他还想不想回南越,若是想,让他把他留在南越的人手交予我。给我一年的时间,一年之内,我必让他回归故国,且顺利继位。”
一个太子,成年后才去的长安。即便远离十年,即便式微,也不可能在故国没有任何人脉属下追随。但主子不在,他们就是一盘散沙。他们缺一个谋划者,却一个主心骨。
桑枝立刻会意:“小郎君若想行事,其实翁主在南越也留了些布置。”
少年一个眼神扫过去,鼻尖发出哂笑:“我们帮他做事,为他筹谋,出人出力,他出什么?等着拿现成的吗。”
桑枝再次哑然:“属下这就去联系。”
少年点头,不再多言。
其实他这么做倒也不全是不忿自己出人出力帮别人办事,除此之外,他还有别的谋算。
他不想太早在赵婴齐面前暴露阿母留下的人马。相反,他想探探赵婴齐的根底,甚至想试试能不能将这些人转为自己的,哪怕只是一部分。
有点难,但并非完全不可行。
少年深吸一口气,握紧了腰间的匕首。那是阿母今岁赠予他的生辰礼,削铁如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