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过激动着,跪下一拜:“殿下,历时三年,属下终于将你所言代田之法做出来了。”
代田之法……代田法?
刘据腾一下站起来,看着眼前的农田与脚边演示的小块土地目瞪口呆,轻声低语:“这就是代田法?这么简单的吗?”
——哈哈哈,据崽这表情是不敢置信吗?
——本来以为代田法是要平地起高楼,结果发现只要架几根柱子就能搞定。这差距谁懂啊。也能理解,毕竟代田法学历史的时候,说的意义多大,效果如何。感觉特牛批。牛批对标困难,没毛病。
——有时候某些东西的发明不在于它有多难,而在于你想不想得到。想到了,你会发现其实解决问题的办法很简单,想不到,你就只能在死胡同里转圈。
——是这个理。不怪据崽。说实话,本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从没下过地的人只知道代田法这个名,对它具体怎么操作的真一无所知。别说据崽惊讶,我看赵过的演示也惊讶。
——我也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从没下过地。对农事真七窍通了六窍,一窍不通。
——加我一个。
——还有我。
刘据蹙眉,好一群不通农事之辈,怪不得当时光见一群人叫喊代田法,没一个人说得出代田法是个啥玩意。
淦!
他深吸一口气:“赵过,随孤入宫。”
起身欲走,又顿住,转而吩咐燕绥:“去寻个大点的木盘,没有就先做,没别的讲究,四四方方就行,装点土进去,供赵过殿前演示之用。”
赵过:……木盘装土演示?宫中没有合适的田地,这法子虽然简陋,但只做演示,让陛下了解怎么弄,倒也勉强可行。
带着赵过上车,刘据命人一路疾行入宫,直奔宣室殿。
这番急急忙忙之举,引来无数人侧目。鉴于刘据从前层出不穷的“大动作”,众人关注更甚两分。
因而没等第二日,几乎是赵过刚出宫,刘彻的旨意才传给大农令没多久,代田之事就传遍后宫朝堂。
兰林殿。
自被挪给玉美人,哦,不,如今该叫玉夫人了。自从被刘彻交给玉夫人抚养,刘闳就随其住在兰林殿。
此刻,他坐在书案前,低低呢喃着:“代田法,沟垄相间,种沟平垄,沟垄轮换……多简单啊。偏偏……”
偏偏他就想不到,偏偏他就只记得代田二字。
刘闳深吸一口气,打开案上册子,册子中密密麻麻写了许多东西,似肥皂、造纸等等,但大半都已现世,被红笔划掉。
余者寥寥无几。
而且几乎都是无法实现,也不能由他这个年岁来实现的东西。
普通优秀叫聪慧,太过优秀就成妖孽了。刘据是例外,他得天独厚,有刘彻撑腰。刘彻会为刘据找补与遮掩,不代表也会为他如此。
尤其如今本是敌明我暗,他的秘密无人知晓,尚可谋划,尚有希望。一旦他学刘据走发明之道,便等同暴露自身。他最大的底牌没了。刘据会怎么做?
刘据或许容得下一个聪慧的弟弟,但容得下一个与自己一样有着独特优势的威胁吗?
现在,他与刘据差距太大。刘据若想弄死他,轻而易举。他不能让自己深陷险境。
所以……
刘闳挣扎着,将册子合起来,点燃烛火烧毁。
心中暗暗告诫自己:不能急,一定不能急。他要沉下心,慢慢来。这些都是次要的,最重要是属于他的东西,必须拿回来。
那才是根本,是重中之重!
那是他的,是他的!怎能便宜了别人!
第78章
数日后。麦子成熟之际。刘彻来到籍田, 亲自下场收割。
文武百官随行效仿。宫中皇子皇女,除身怀有孕不便劳作的卫长与这两年内新生,暂且无法自理的刘旦和阳石, 其余人等尽皆到场。
就连五岁多的刘闳都穿着轻省便装,挥舞镰刀。动作虽然生疏, 但态度很好, 没喊半句苦不喊一点累, 干得十分卖力。
再观刘据, 十余岁的年纪,数年习武经历,练就了一身不错的力气,又兼这些年常有关注名下农田,偶尔伺弄, 与学过一些, 如今做起来已经似模似样。不但如此,还能穿梭众臣之间,教导勋贵出身的臣子。俨然已成半个“专家”。
众人在麦田里劳作, 挥洒汗水, 群策群力, 不到一个时辰便收割完毕。
左右两侧的麦穗分开堆放, 接下来便是脱粒。
大农令籍田官等通农事者,来回观察对比。刘彻带着刘据刘闳居于院舍屋内休息。
刘彻笑看刘据:“朕还记得你当年头一回拿镰刀,差点没伤了自己的手,现今是越来越熟练了。可见这些年划拨给你的弄田, 你是真的有在弄, 非做做样子。”
“那当然。我虽伺弄不多,但每逢春耕秋收都会来的。父皇说过, 农为国之本,我一直记着,不敢忘却。也是因父皇教诲,我才会不遗余力支持赵过,这才有了今日的成果。”
肯定自己,还不忘恭维刘彻。
刘彻失笑,微微点头,又看向刘闳:“你也做得不错。”
刘闳笑容腼腆,谦虚道:“比不得太子哥哥。太子哥哥是我的榜样,我还需多向太子哥哥学习。”
刘彻眯眼,眸中笑意更大了:“好。闳儿有此心,父皇很高兴。不过你太子哥哥厉害着呢,他的优异之处可不只一两点,你得努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