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后,她能做的,就是对李家这些曾经对原主施过善意的人,十倍百倍的奉还。
至于李爱菊和李爱兰两个,若是她们再作妖,她不介意奉陪到底。
“都别站着了,吃饭!”李福满突然说了一句。
李爱菊和李爱兰两个听了,也准备坐下吃饭,还没来得及踏出一步,就被李福满的话,说的又哭了。
“你们两个就别吃了,明天一早,给我早起去生产队干活儿,要是再偷懒,你们往后就都别吃饭了!”
李金凤像个没事儿人一样,坐下来吃饭。
一碗全是水的粥,被她快速喝完,再吃了两个咸菜,这顿晚饭,就算是下了肚。
吃完饭,李福满将她单独叫到一边,询问起了县城的事儿。
第40章 爷爷知道李金凤去过黑市
“金凤丫头,你那伤,县城医院是咋说的?”李福满问。
李金凤摇头,“爷爷,没找到县城医院,不过我买了这个。”
晃了晃手上的布袋子,里头的装的,就是她用两个鸡蛋换回来的玉米,再就是她从空间拿出来的一斤豆子,半斤花生。
“这是啥?”李福满好奇的问了一句,待到将袋子打开,李福满整个人都愣住了。
“金凤丫头,这……这……”
看着布袋子里的玉米、豆子和花生,李福满惊讶的说不出话来了。
他虽然是在农村种庄稼,可已经好些年没有见过豆子和花生了。
生产队的田地,除了每家每户留三分地,剩下的,全是生产队的,也就是归集体。
生产队的田、地,也只能拿来种水稻、种麦子,再就是棉花、油菜和红薯,这种生活必不可少的作物。
自留地那几分地,种一年四季一大家子人吃的蔬菜都少了,哪里会奢侈到种豆子,种花生这些。
“金凤丫头,你和我说,这东西你从哪儿买的?”李福满脸上的表情,有些凝重。
“一个小巷子,有人问我要不要,我想起家里的日子不好过,抢收又是力气活儿,想到家能够吃口饱饭,所以……”
李金凤没将话说的太直白。因为她也想看看李福满对她在夜市上买卖东西的态度。
“金凤丫头,那是黑市啊!你……你往后别去了,要是抓到了,麻烦大了。”
李福满心疼极了,这丫头一个人去黑市交易,若是被人抓了,可咋办啊?
“可是爷爷,咱们连饭都吃不饱了,还管那些吗?”
李家的米缸,李金凤早上看过了。
哪怕是水煮放几粒米,顶多就撑个三四天。
可喝个水饱,干活儿能有力气吗?
干不了活儿,就攒不了工分,那后半年,还是得饿肚子。
李金凤的话,让李福满再一次说不出话来了。
是啊,眼下日子都过成这样了,虽然大队长每天都说,勒紧裤腰带,将力气全用在干活儿上,等打了粮,就给生产队的大家分粮,让大家吃个饱饭。
可李福满心里清楚,打上来的粮食,要先上交给国家,真正到个人手里的就不多了。
就拿农副产品来说,棉花每年每人分一斤,油一年,每人分一斤半棉油,至于菜籽油这些,你根本见不到,因为全部都上交了。
“金凤丫头,你说的对,都吃不饱饭了,还在乎这做啥!”
李福满被李金凤说服了,与其被饿死,倒不如去黑市转转,哪怕只是弄一把粮食回来,也能够多撑上一天的。
“金凤丫头,你没粮票,咋买到这些东西的?”李福满问。
“粮票?”李金凤装作不解的样子。
“是啊,粮票,买粮食就需要粮票,买布需要布票,就连糖,也要糖票。没有粮票,你就买不到粮食,同理,其他东西也是,有钱不够,还要票才行。”李福满耐心的解释。
“那个人没问我要,就要走了我手里一块钱,说什么要还什么账之类的。”李金凤解释。
第41章 一烟难求
“还账?”李福满重复了一遍李金凤的话。
李金凤点头,“对,就是还账。”
这么一说,李福满倒是能理解了。
不说别处,单说自己生产队,有人遇上大病、大灾啥的,要去医院,或者急需要买些啥东西,自己又没钱,可以先从生产队借。
可那也不是白借,要还的。
年底生产队要对一次账,要是有借钱不还的,那过年分粮,这家就别想要了,用粮食抵钱。
这么漫长的一个寒冬腊月,若是不分粮,这不是在等死吗?
所以这些人会拼命想办法,去凑钱还给生产队。
有些是去县城给人做苦力,有些干脆就像金凤丫头遇到的那样,倒腾些东西卖,只要给钱就成。
“金凤丫头,爷不反对你去黑市,可你要记着,一定要小心,不管啥时候,东西,远远不如人命重要。另外,这件事儿,谁也不能说,包括你妈。”
不是李福满不信任张秀兰,这个儿媳妇,他各方面都满意,加上当年她爸对自己也有恩,他心底记着张家的好。
可这儿媳妇耳根子太软了,比起金凤,反倒是两个不成器的孙女,更得她的好。
若不是自己身份不方便,李福满都要敲打、敲打,这么好,这么懂事的闺女,做亲妈咋就不知道多爱护一点。
黑市的事儿,李金凤确实还没做好告诉张秀兰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