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大伙儿又犯了难,就算是小名,也得好好取吧?
什么狗蛋,狗剩,狗子这类的名字,肯定不能给宝宝取。
这么白胖一个小子,肯定得取个好听的名字。
李家全家人那叫一个愁啊,一大家人,竟然想不出一个小名。
正当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黄玉从外头走进来。
“爷爷,张小宝来了,在外头。”黄玉道。
张小宝和李金凤关系好的事儿,李家几个人都清楚。
除了李爱菊和李爱兰两个。
“快些请他进来!”李福满道。
张家的事情,李家的人都清楚。
可也不能因此,就和人家划清界限。
而且张小宝和张老太太,也着实可怜。
一个孤寡老人,带着一个年仅十岁的幼子,日子要多苦,就有多苦。
张小宝来的时候,还很早,天刚刚亮一会儿。
他是避开生产队的人来的,绝对没有要给李家人惹麻烦的意思。
进了屋子,张小宝的目光,直接落在炕上躺着的张秀兰,和她身边放着的小宝宝身上。
这会儿,张秀兰在睡觉。
奶孩子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隔两个小时,就得一次。
李秋收基本不管事儿,张秀兰生了孩子之后,他主动提出搬到别的房间。
夜里黄玉睡在张秀兰屋里,可就算这样,做娘的,还是最辛苦的那个。
“李爷爷,秀兰婶婶和宝宝咋样了?”张小宝开口第一句话,就是关心张秀兰和孩子。
第924章 送鸡蛋2(40更)
听到张小宝的话,李福满心头一暖。
“秀兰和孩子都挺好的!”
闻言,张小宝松了口气,接着将手上提着的竹篮递给李福满,“李爷爷,这是我奶奶让我给秀兰婶婶的。”
“是啥?”李福满问了一句。
“鸡蛋!”
一篮子鸡蛋,除了李村生产队,张小宝跑遍了附近其他好几个生产队,一户户敲门,用六分二一个的价格,才买来的。
一般鸡蛋是五分钱一个,张小宝多出一分二一个。
闻言,李福满忍不住开口,“你这孩子,人过来就行了,拿啥鸡蛋?赶紧拿回去!”
李福满不肯要。
张家的日子,比李家差多了。
这么多鸡蛋,就是他出面,都不见得能弄到。
这孩子,该吃了多少苦啊?
“不,我不能拿回去!李爷爷,金凤姐姐出去了,我要帮她照顾好秀兰婶婶,照顾小宝宝。”张小宝道。
李福满见张小宝神色坚定,也不好再说别的什么。
只得将鸡蛋收下,默默的记下张小宝的好,待到李金凤回来,再和她商量,如何感谢人家。
“李爷爷,我能看看小宝宝吗?”张小宝突然问。
他从进门的时候开始,目光就时不时的看向张秀兰身边的小宝宝。
见他眼睛里充满了好奇,李福满自然不会拒绝,“去吧!”
张小宝轻手轻脚的走到床边,看着小福娃一样的,白白嫩嫩的小奶娃,脸上顿时笑容满面。
这个就是金凤姐姐的弟弟?
长得可真好看。
张小宝虽然是第一次看这么小的孩子,可他绝对相信,眼前的小福娃,是最好看的那个。
盯着小宝宝看了好久,张小宝知道,自己该回去了。
他很舍不得离开,他也很想金凤姐姐。
要是她能马上回来了就好了。
那样,自己就不会这么孤单了。
“李爷爷,我……我得回去了。”张小宝道。
“下次再过来玩。”李福满道。
张小宝这个孩子,李福满很喜欢。
小小年纪,却已经很懂事了。
李福满亲自送张小宝出的门,还叮嘱他注意安全,有什么事情,就来李家找他,他能帮忙的,一定帮忙。
张小宝快速离开,很快消失在李福满的眼前。
李福满无奈的叹了口气,转身回了李家。
小宝宝的小名,最后还是没有取出来。
大家想的名字,要么太俗气,狗蛋,狗剩,狗头那种。
要么就词不达意。
最后,也不知道谁起的头,小九,小九的喊着。
整个李家的人,也开始跟着喊。
于是小九,就成了张秀兰儿子的小名。
……
李金凤在第二天,就拿到了陆明芳送过来的职工证明,一共四份。
打从李金凤回来之后,陆明芳和郭颂又回陆家住了。
每天蹭吃蹭喝,享受美食的日子,简直不要太滋润。
而李金凤,也在郭颂闲暇的时候,将那幅郑板桥的墨竹图拿给郭颂看。
郭颂一开始,表情还比较淡定。
接着,一脸激动的看向李金凤,“是真迹!金凤,你……你这是从哪里弄来的?”
第925章 回娘家1(41更)
“旧货市场!我原是打算去看看,那边有没有什么旧的搪瓷盆或者水壶之类的。要是有,我拿回去做火盆,至于水壶还能用来烧水。这幅画,是在一堆废纸里找到的,瞧着像真迹,可我又不会判断,所以才拿过来问问小姑父的意思!”
当着郭颂的面,李金凤丝毫不掩饰,自己去旧货市场买了东西的事情。
因为她清楚,以郭颂的人品,不会瞧不起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