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旧是吃一顿午饭,不过这顿午饭,比起往常,简陋的不像样。
水煮白菜,水煮萝卜,水煮粉条,水煮莴笋叶。
通通是水煮菜,一滴油都没有。
至于主食,陆老爷子特意嘱咐李金凤,乡下是什么标准,这里就是什么标准。
所以李金凤弄了个粗粮稀粥,能照脸的那种。
饭桌上,宋春玲的脸色不好看。
她平时在家养尊处优的,顿顿都是细粮。
哪像现在这样,吃这些猪都不吃的东西?
“爸,咱家是没钱了吗?您要是没钱,可以找泽之要,不要弄得这么磕碜的。”宋春玲没忍住,说了一句。
“有没有钱,不重要!总之,以后你们过来,都是这个标准,别人吃什么,你们也吃什么,你们可以躲在家里吃香的,喝辣的,但在我这里,必须吃苦!”陆老爷子道。
说完,又补充了一句,“从今天起,你们每家,我都不会再供应任何的粮食,你们以后各自去各自的街道办领取属于你们自己的商品粮。”
陆老爷子强势的有些可怕,完全不给人商量的余地。
从前这些人,都是靠着陆老爷子‘救济’的。
正因为如此,这才有了宋春玲的顿顿细粮。
陆泽之虽然是工程师,可在粮食领取方面,也只能按照国家标准来。
他就算领到最高标准,四十斤粮食,可全是粗粮,宋春玲也不见得吃得下。
“爸,这是为什么?从前不都是你每个月给我们一百斤细粮吗?为什么现在又不给了?”宋春玲问。
陆延之和沈婉两个,倒是没有说什么。
沈婉在家里吃的少,都是在食堂。
食堂做什么,她吃什么。
陆延之也差不多,偶尔回去,自己搞几个菜,犒劳沈婉,倒也没有宋春玲那么缺粮食。
第929章 元宵节2(45更)
李金凤在饭桌上,听着宋春玲说的那番话,惊讶的嘴巴都差点合不拢了。
六十年代,一个月供应一百斤细粮?
这是什么标准?
要知道,在下面生产队,一家十口人,一年可能都分不到一百斤细粮。
这一刻,李金凤才知道,陆老爷子这人,底蕴到底有多雄厚的实力。
或者说,本事到底有多大。
她之前只听陆建国说老爷子从前是实业家,做面粉和棉纺起家,后来打----仗的时候,捐了自己大半个身价,做了不少贡献。
现在想想,老爷子那会儿的企业,可能规模不是她能想象的。
宋春玲的话,显然惹恼了陆老爷子,“以前是以前,现在是现在!你们都给我记住,以后别人是什么标准,你们就是什么标准,别人吃糠咽菜,你们就给我吃糠咽菜!”
陆老爷子的态度,有些反常。
李金凤听着,总觉得,老爷子像是知道了什么似得。
当然,她还是支持老爷子的决定。
这个时候不低调,什么时候低调?
被老爷子教训一顿,饭桌上的气氛并不好,加上水煮菜,大家实在是吃不下。
李金凤在李家,早就习惯了。
再加上上辈子,为了减肥,时不时来个减肥餐,这种不放油的菜,对她来说是小意思。
喝了两碗粥,吃了一大半的青菜。
和她鲜明对比的是其他人,筷子动了半天,没有夹起来一点点菜,碗里的稀粥,盛的时候,是什么样子,到了现在,还是什么样子。
陆老爷子将这些看在眼底,倍感失望。
好在,他还能找到安慰!
陆老爷子看了一眼李金凤,又一次庆幸,孙子找的媳妇,是李金凤。
饭后,除了陆明芳和郭颂,其他人几乎是灰溜溜的走了。
李金凤和娥姐收拾烂摊子。
没有动的菜和稀粥,放到厨房,夜里继续吃。
在做完厨房的活儿之后,李金凤见陆老爷子一个人在客厅里烤火,在陆老爷子旁边,找了个小板凳坐下。
一边烤着火,一边看着火盆里的火苗。
陆老爷子等了半天,也没等到李金凤出声,便问了一句,“金凤丫头,你就不好奇,爷爷为什么要这么说,为什么要这么做?”
李金凤点头,“好奇!”
“既然如此,你为何不问爷爷原因?”陆老爷子道。
“爷爷有自己的想法,想告诉我的时候,会告诉我的!而且,我觉得爷爷说的是对的。”李金凤道。
“为啥?”
陆老爷子年轻时候,也是在农村待过的,和李金凤说话,也能搭上几句土腔。
李金凤说习惯了,加上也就几个词的区别,也就没有要改的意思。
“我想和爷爷讲一个故事……”
李金凤将张小宝和张奶奶的事儿,告诉了陆老爷子。
陆老爷子听完,他顿时觉得,这个孙媳妇,是真的懂他的苦心了。
陆老爷子现在只想保住陆家,保住陆家所有人。
他们陆家,不能搞特殊。
像金凤和建国还好,在外面,知道应该穿什么,吃什么,不应该穿什么,吃什么。
第930章 李金凤怀孕1(46更)
可宋春玲,以及几个小辈,陆老爷子看这情况,怕是要出事儿的。
所以,陆老爷子这才使用强行手段的。
“不过爷爷,你这样做,他们可能不会理解你,至少短时间,不会。”李金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