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陆明芳这声表姨,喊得完全适当。
至于陆老爷子怎么一下子没有认识陈大娘,一来是当初两家人联系不多。
陆老爷子发展实业的时候,重点在江北发展。
至于陈大娘一家,则在上-海发展。
二来,还是陆老爷子的记忆力,时好时坏。
有时候连老朋友都不记得,更别说这么多年没见的陈大娘。
“所以,我应该叫您一声表姑奶奶?”李金凤问。
“可不是!丫头,我从未想过,我们竟然是亲戚!”
陈大娘这会儿,已经知道李金凤是陆老爷子的孙媳妇。
那便是自家的亲戚。
想到李金凤曾经帮过自己那么多,陈大娘更觉得,这便是缘分。
“金凤,你和淑芬表姨认识?”陆明芳从李金凤和陈大娘的话中,看出两个人是旧识,眼神中,透露出无数的好奇。
李金凤咧开嘴,笑的一脸无奈。
她真不知道,该如何解释这事儿了。
倒是陈大娘开了口,替李金凤解了围,“是旧识,金凤帮了我不小的忙,是我的恩人。”
陈大娘不是不识趣儿的人,很多事儿,不需要说的太细节,她知道,李金凤知道,就行了。
“天啊,那真的是缘分了!”陆明芳道。
正好这时候,午饭热的差不多了,李金凤开始招呼大家吃饭。
先前还有些不好意思的陈大娘,这会儿,就有种亲人相见的感觉。
虽未落泪,但也感觉到了温馨和幸福感。
陆老爷子空白的记忆里,渐渐的有了填充,又因为陈大娘是自己亡妻的表姐,对陈大娘,更是多了几分亲切感。
“淑芬表姐,我记得你们好像在上--海发展的。”陆老爷子道。
方(陆)家和魏家,曾经都是上--海有名的实业大王。
往前数几十年,哪怕是战乱时期,也十分的有名。
只是后来因为一些事儿,陆老爷子和妻子商量,举家搬迁到了江北,从此在江北发展,和上--海那边的亲戚,也断了联系,就剩下在江北的这一支亲戚。
“哎,不提了!过去的事儿,不提了。”陈大娘并不想提及自己家道中落的过去。
只道:“见你们过得好,我也开心了!要是光耀知道,一定会更开心的。”
陈光耀是陈大娘的丈夫。
两个人相携几十年,最困难的时候,都没有放弃彼此。
一步步的,走到了今天。
“表姑奶奶,你在这儿工作吗?”李金凤问。
众人休息的这个草坪,也是一个景点。
还是一个挺有名的景点,有不少工作人员,而陈大娘,便是其中的一员。
第1295章 原来是亲戚2(2更)
“这工作,是我儿子单位帮我安排的!还有我家老头子,也安排了工作。”
陈大娘的儿子,为国---------家做了不少贡献。
还没了一条胳膊,他回来之后,分了新单位,而单位,又帮着陈大娘和陈大爷,以及陈大娘的儿媳妇安排了工作。
陈大娘和陈大爷两个,一个月加起来,有四十块的工资。
陈大娘的媳妇更高,一个人是二十五块。
如今,老两口就算年纪大了,也在为家里做贡献,没有在家白吃白喝,甭提多开心。
“有工作好,多出来走动,走动,还能认识新朋友,生活也特别充实。”陆老爷子道。
“可不是,我每天就在这景区到处走走,看看,遇上有需要帮忙的,就帮点忙,日子过得也充实。”陈大娘道。
说话间,不知不觉,午饭也吃完了。
陆老爷子和李福满体力有限,下午不跟着李金凤和大家逛。
原本,按照计划,是由陆明芳送他们回去,现在遇上了陈大娘,陆老爷子干脆去陈大娘家看看。
也不知道该说是缘分,还是别的什么,陈大娘的家,和李金凤、陆建国的家,是真的近。
中间的距离,就相隔两条街,同样住的是四合院。
走路十几分钟就到了。
李金凤听完这些事儿,都惊讶的合不拢嘴了。
若是早知道,陈大娘和她的家那么近,那她早就串门子了,哪里需要等到现在。
陈大娘请了假,领着陆老爷子和李福满以及陆老爷子回自己家,陆明芳原本想作陪,被陆老爷子拒绝了。
先前是怕两个老人家找不到回家的路,如今去陈大娘家,有陈大娘作陪,完全不需要陆明芳一起。
她现在可以和李金凤一行人,继续逛省城的景点。
陆明芳是一个喜欢热闹的人,陆老爷子这么说,她也就这么答应了。
剩下的人,由李金凤和陆明芳领着,继续去下一个地方。
下午的安排是爬城墙。
是体力活儿,而且费时间。
李金凤上辈子,其实也来过江北省,也爬过城墙。
不过那时候,是过节来的,乌压压的,全是人。
走路,都走不动。
哪里像现在,人没多少,一点也不拥挤。
和几十年后的感觉,完全不一样。
李金凤举起相机,拍了好几张照片,既拍了人,也拍了景色。
下午回去的时候,大伙儿都有些腿脚打颤。
没办法,一天之内,跑了那么多地方,一般人都受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