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食品加工厂,我准备花两年的时间,将市场打开,剩下的,就找人信得过的人经营。
我到时候的重心,还是首都,是南方!你现在给我好好学习,特别是英语,口语你得给我练到和母语一样自然、熟练。
有不懂得,你去问美美,她英语和法语都很好,她要是再不懂,你就去问范教授,问你姐夫。
他们两个,一个是教外语的教授,你姐夫还在国外留过学,口语不成问题。”
八十年代改革开放,是最好的赚钱机会。
李金凤除了有钱,还有人才。
她的几个孩子,目前两个都是大学生。
她的两个弟弟,小宝虽然不是恢复高考后的大学生,但是一手医术,出神入化,到了需要的时候,李金凤会拿钱出来,给他开间私人医院。
至于小九,他学的金融,需要看更广阔的世界,李金凤打算送他出国留学。
不过签证这块儿,可能也是大问题。
好在,离他毕业,也还有一段时间,李金凤多的是时间找人问,找人了解。
李金凤说的每一句话,小九都记在了心底。
他是七七级的大学生,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
今年大三,入学两年半时间,小九一天没有偷过懒,图书馆那些专业书,他基本都快翻烂了。
再是从范教授那边借的书,以及郭颂帮忙找的书,英语这块儿,小九现在也很不错了。
不过离他姐姐的要求,英语和母语一样熟练,还差一点点。
所以小九还会继续努力。
“姐姐,你放心,我会好好学习的!”小九道。
“也要注意休息,身体才是第一位的,有了身体,才能有更好的未来!”李金凤叮嘱。
“好!”
挂断电话,李金凤去厨房,张秀兰已经煮好了面,过了凉水,就等着李金凤来做凉面。
切了黄瓜丝,再放上蒜和醋,还有辣椒油,再是一个碗里,放一个荷包蛋,面拌好之后,李金凤和张秀兰两个,去客厅吃面。
“你爷爷家里的事情,都解决了?”张秀兰不经意的问了一句。
“解决了,都没怎么出手,就窝里斗了起来!”
反正这件事,大队的人也会告诉张秀兰,李金凤还不如实话实说。
省的到时候被人添油加醋,故意说给张秀兰听。
李金凤将李家院门口发生的事儿,和张秀兰简短的说了。
当然,她没提李秋收。
张秀兰倒也不关心李秋收怎么样,从离婚那一刻开始,他们就没有任何关系了。
第2806章 正式生产
张秀兰就担心老爷子的身体,蒋小琴这件事,说大不大,说小也不能算小,重点是丢面子。
老爷子不知道承不承受的住。
李金凤看出张秀兰在担忧李福满,她道:“妈,你放心,爷爷有大哥和二哥照顾,好着呢,不会出事儿的,我和爷爷说,我明天再去看她。您要是担心,待会儿我送你过去?”
张秀兰摆了摆手,“算了,我明天和你一起去!”
“也行!先吃饭,吃了饭,我下午还得去一趟赵队长那儿。
如果不是被李家的事情给耽误了,李金凤和赵队长,全部的精力,都会是在大队的加工厂上。
越是临近开工,要处理的事情越多。
“我和你一起去!”张秀兰道。
吃完饭,休息了一会儿,李金凤和张秀兰去大队部找赵队长。
昨天他们看过辣椒园和菜籽油了。
今天该核对的是之前李金凤预定好的东西。
贴牌的标签,再就是包装盒,另外,还有必需品食盐,以及那个锅瓢盆之类的工具。
赵队长告诉李金凤,这些都是这几天送过来,等厂里开工,这些东西,每个月送一次,具体按照他们的需求量来。
李金凤没回来,赵队长是花了大工夫的。
每一件事儿,都处理的妥妥当当。
李金凤很是满意。
接下来,就是等了。
等人来,等生产需要的配件过来,再就是等辣椒成熟。
隔天,张潮生和赵明诚都来了。
李金凤将目前的进度告知这两个人。
花了两天不到的时间,两个人就适应了。
紧接着,提前预定好的标签,包装盒,还有食盐,以及其他工具,都送过来了。
第一批辣椒红了的时候,赵队长组织队员们,开始采摘辣椒。
摘的辣椒按斤数算,一斤辣椒,给队员们多少钱。
现在和以前不一样了,这些辣椒种植地,全是大队的个人,李金凤收他们的辣椒,就得给他们钱。
第一批辣椒制品,六月底的时候,正式投入生产。
一共两种,一种是纯剁辣椒,用来炒菜,下饭都比较合适。
另外一种,是辣椒油,里面还有花生,鸡肉丁,牛肉丁,算是高配,配米饭,配馒头,还有稀粥都行。
前者用塑料瓶装着,后者用玻璃瓶装着,价格自然也有区别。
食品加工厂开始生产之后,大家都忙起来了。
张潮生和张秀兰负责帮李金凤盯着生产环节,李金凤和赵明诚两个,负责宣传和推广。
两个人开了好几次会。
赵明诚的意思,是先放在供销社进行售卖,看看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