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查一查这个王茂学的生平,另外那些金银作坊可有收获?”
顾元洲还没答话,派去负责这事的官差就敲了敲门走了进来。
“殿下、大人,属下失职。”那官差一进门便面露羞愧,跪在了地上,“背着本带着兄弟们守着那几个作坊,亲眼看着几箱银子被抬了进去,但等卑职带着兄弟们冲进去时,却发现作坊中空无一人,只剩几屋子粮食,而那些银两和银器都不见了踪影。”
“通往各地方的官道,都有兄弟们在把守,可是左等右等也没有见到这些人的踪影,就好像凭空消失了一样!”
顾元洲本就心情不好,现在听到这个消息,更是控制不住想要发火。萧景睿见状,轻轻的抬了抬手,止住了顾元洲的动作。
“知道了,下去吧。”听见萧景睿开口,那官差如蒙大赦,又是磕了一个头,才小心的退了出去。
眼看着的手中的底牌被一一掀开,而梁王却安然无恙,顾元洲难免有些沮丧。而萧景睿却不这么想,对于他而言,胡逑郑的罪名被摘了下来,便已是一桩收获。至于梁王那边,自己已经和他在朝堂之上缠斗了两三年,本就不可能凭兖州一件事将梁王彻底搬倒。更何况皇帝的心本就是偏的,就算自己查出了梁王的罪证。为了牵制自己,皇帝也不可能彻底让梁王成为一个弃子。
“不要心急,梁王欠下的债,孤迟早有一天要在他身上讨回来。”萧景睿心中都有了计较,兖州的事情再继续追查下去,只不过是被人死死拖住时间。“过几日兖州的案子,便直接结案。孤会和梁王一起返回京城,你让几个人留在兖州,届时梁王离开兖州,剩下的人务必要和天隼查明白,那些银器究竟是怎么不见了踪影。”
顾元洲站在旁边,点头称是。他看着萧景睿八风不动的样子,突然间有些心惊。他与太子一同长大,甚至自己还要年长萧景睿几岁,可怎么一夜之间,这位曾经带着少年意气和矜贵的太子爷,变得如此深不可测了呢?
萧景睿却没有管顾元洲怎么看自己,他有种莫名的直觉,这些银器的消失或许关系着梁王手中另一个底牌。此刻的萧景睿像是一个耐心的猎人,任由猎物跑上一跑,才能顺着踪迹找到真正的巢穴。如果仅凭一件事情无法将梁王彻底拖下水,那么数罪齐发呢,到时候皇帝,还有没有本事保住他?
第57章 叩谢太子殿下大恩
“殿下,那王茂学在牢中活得好好的,梁王似乎并没有斩草除根的意思。”顾元洲在屋中踱步,脸上带着疑惑。王茂学是梁王的人,这个事实双方都心知肚明。可是王茂学已然下了大狱,只要他说出一句对梁王不利的话,就有可能造成很大的麻烦,既然如此,为什么梁王不将其除之而后快呢?
萧景睿慢条斯理的穿好外袍,从内室走出来,“梁王不会对王茂学动手的,当日你我三堂会审,王茂学都未曾吐露出半个字,那么事后更改口供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只要王茂学活着,兖州的事情便是他一力承担,我们再怎么推测,也无法将证据指到梁王的身上。除非,我们能找到梁王和王茂学之间真正的联系,也就是梁王拿捏王茂学的真正手段。”
顾元洲的心彻底沉了下来,太子党在朝堂之上被打压了两年之久,如今终于找到一个机会可以重创梁王,却眼睁睁的看着这个机会从眼前溜溜走,实在是不甘心!
萧景睿知道顾元洲的心情,可是一味的冒进,反而会被对手抓住破绽,“兖州的事便如此定论,现下,无论是我们还是梁王,都希望让王茂学活着。既然如此,便让他在狱中待着吧,顾元洲,孤有另外一件事情交给你去办。”
“殿下交给我就是。”顾元洲听完,点了点头,接着便转身出去了。
兖州城的云顶商行分行中,银叔正带着伙计们盘点运送到的货物。顾元洲风风火火的走了进来,身后是十几辆载着粮食的车。银叔迎出来,看见这些粮食的麻袋上面还印着官府的徽记,瞬间明白这恐怕就是太子殿下那边派人找回来的粮食。
“顾大人,怎么如此行色匆匆,是有什么事情需要老夫去办吗?”银叔有些不明所以,难不成,太子殿下也想借云顶商行将这些粮食变换成银钱吗?
看见银叔脸上诧异的表情,顾元洲就知道他想岔了,连忙开口解释,“殿下说了,这些被人劫走的官粮找回了大半,殿下明日便会启程回京,需要银叔帮忙收收尾,由云顶商行出面,在城中开设粥铺,将这些粮食施舍给灾民。”
说完不等银叔反应过来,顾元洲便指挥那些官差将粮车放下,又掏出一沓银票塞到银叔手中,就如来时那般行色匆匆地离开了。商行的伙计站在旁边,觉得有些想不通,这施粥的事情是积功德的事情,向来都是由官府去做的,怎么还会把粮食送到商行的手中,由商行来去施舍呢?这不是将大好的功劳拱手让人吗!
那伙计看向银叔,而银叔看着顾元洲远去的背影,心中明白了过来。太子殿下这是要抬举他们云顶商行,至于为什么要抬举,原因应该是在自家若清小姐身上。
“银叔,这么高兴啊?”伙计见向来不苟言笑的银叔破天荒地露出了一个和蔼的笑意,似乎是为自家女儿找到了好归宿而开心。
“好好干你的活!没听见吗,要将这些粮食开设粥铺送给灾民,你小子别整天盯着人看,还不赶紧干活去!”银叔收起笑容,又变回了那个严苛的掌柜,“太子殿下明日便离开兖州城了,这些粥铺要今夜连夜赶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