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人也都好奇地看向他。
戴经理端着茶缸子喝了一口水道:“我去他家屋后看了,后院儿的一片儿空地上放的全是蜂窝煤,估摸着有一整车。”
“林家人说了,会分我们一点儿,过两天给咱们送来。”
一家人倒吸一口凉气:“他们家怎么那么多蜂窝煤?”
这东西是有指标的,没票有钱也只能干瞪眼儿,谁家用蜂窝煤不是算计着用,就怕冬天不够用。
“啥家庭啊?”
戴经理:“表面上看是老农民家庭,可是这家人很奇怪,这么好的工作要给一个小姑娘,感觉挺不在意的,可是小姑娘不要,我们说只能给林大刚,然后啊,瞅着老太太和林大刚都挺高兴,都挺稀罕这个工作。”
“可你说要是普通的老农民家庭,接待我们用的茶叶可是顶级的碧螺春,外头你有钱有票都买到!”
“去年我不是去省里开会吗,省公司的大领导招待我们吃饭,泡的就是顶级的碧螺春,说是他一个当了首长的战友送给他的。
他这种级别的人都买不到。”
“那味儿我一下子就记住了,以为这辈子就能喝一次,没想到今儿在老林家喝上了。”
大家伙儿再度倒吸一口凉气:“爸,你没记错吧?”
戴经理斜了他一眼:“老子咋可能记错,那么好的东西,老子那天可是喝饱了才走的!”
说完补充一句:“今天也是喝饱了走的!半道上下车上的厕所!”
他媳妇闻言就弱弱地说了一句:“好像……好像还有一罐茶叶!”
戴经理瞪大了眼睛,忙问她:“在哪儿呢?在哪儿呢?”
他媳妇就从一堆别人送的茶叶里翻找出一个平平无奇的茶叶罐子。
戴经理忙抢到手上,罐子上只贴了一张标签,上头写着碧螺春三个字,怎么看都不像好茶叶的样子。
但是,在角落有一个小红章,小小的‘特供’两个字,因为颜色不显眼,乍一看还真发现不了。
戴经理拍大腿:“哈哈哈哈,我就说嘛,他家能给华子,茶叶怎么可能给普通的!”
“你们看,你们看,‘特供’!”
“难怪外头根本就买不到!”
“哎呀,没想到啊,没想到我不但喝到了第二次,还得了一罐!”
其他人轮流接过去看,果然有特供两个字,儿媳妇叹道:“乖乖,这老林家是啥家庭啊?”
戴经理:“他家老三是个烈士,估计背后也是有人的。”
他媳妇:“肯定有能耐人儿!”
“老戴啊,这个林大刚来上班了,你可得多照顾着点儿,反正搞好关系肯定没错!”
戴经理看着重新回到自己手里的茶叶罐子点头:“那是肯定的!”
差不多的场景也发生在邱经理的家里,一把手二把手对林大刚的评价再不是单纯片面的了。
林大刚同志很值得培养嘛!
首先他有立功情节,其次听教他的童解放说,林大刚十分认真努力,是他教的学徒中学得最快的。
而且林大刚为什么能来运输公司学开车,那是上面有人打过电话的。
反正,条件这么好的一个同志,培养就是了!
其实吧!
他们觉得老林家十分客气,拿出最好的礼物送他们。
事实上嘛……
曲大娘不知道烟是好烟,不知道茶是好茶,反正家里有,就一人给送一点儿喔!
咋滴也是大刚的领导啊。
要是曲大娘知道烟和茶的价值,必然是舍不得给的。
哎……
主要啊。
傅爷爷那头把傅国成搜刮得太狠了,烟是傅国成的。
茶叶傅国成一半儿,老爷子一半儿。
在京城的傅国成,华子被老爷子全给搜刮了,他手里抽的烟就从‘华子’变成了大前门。
没招啊,老爷子不但搜刮他的福利,还要搜刮了他一半的工资。
家里还有一对儿用钱的祖宗。
以前是他给刘婷钱,刘婷在管孩子,现在好嘛,刘婷没回来,两个孩子见天儿就问他要钱要票。
烦死了!
第326章节约为本
星期三是和王芙蓉约好的日子,林念直接问大队借拖拉机,包一天拖拉机。
给运输公司的煤球是从她自己的煤球里出的,她算了一下,用不完,实在是用不完,太多了放在屋子后面还遭人惦记,不如分出去一些。
然后运输公司自己派车来拉的煤球,煤球钱林念和两个领导说好了,按照六分钱一块来算,然后换成别的福利补贴给林大刚。
这样就不算是买卖!
而且运输公司把煤球拉回去,也是作为福利发给职工。
林念这里给他们的不够,就顺便从厂里以九分钱一块的价格把厂里第一批生产出来的煤球全买了,反正凑成一大车。
这个年代各个单位发福利那可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啥发啥。
发煤球在冬天就相当于送温暖,员工高兴呢!
厂里的第一批煤球卖给了运输公司,答应林念的就得等,林念就干脆先从自家的煤球里分出两千块,自己再添一千块,凑够三千块来拉去给邓翠翠和王芙蓉。
上次刘强的事情,王芙蓉很给力,要给人家一点好处,有来有往嘛。
寻思着反正要去县城,干脆一家人都去,顺便洗个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