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盛京,也是阿阳深思熟虑的。
虽然云家对他真的很好,但无亲无故的,能管他吃穿,供他医治养死,给他个活计挣钱,已经很好了。
但阿阳还是想找到自己的家,既然频繁梦到盛京,这个线索他不会放过。
云见山想了想说:“年后云家有去盛京的商队,你要不跟着商队走吧,也有个照应。至于路引,之前捡到你的时候,已经跟官府说过了,倒是不难,我让家里管家为你跑一趟吧!”
之前抗击水匪,云见山是给船上的人发了赏钱的,阿阳表现突出,杀了不少水匪,得了几百两的赏钱,路费是不愁的。
阿阳得了钱后,也依旧跟着云见山他们,无他,云家家大业大的,有依靠啊!
这不,阿阳想去盛京,就来求云见山帮忙了。
见云见山肯帮忙,阿阳大喜,感激不已地说:“云公子大恩,无以为报!”
云见山摇摇头说:“阿阳啊,你可一定要来历清白啊!”
阿阳很有自信,虽然他还没恢复记忆,但他确定自己不是坏人,当即拍着胸脯保证:“云公子放心,我绝对不是坏人,不会连累你们的!”
这是云见山在古代过的第一个年,很有年味,十分热闹。
云见山觉得日子过得真快,一眨眼的功夫,他都来了快一年了。
如今他不仅有了事业,也成家了,人生大事,皆已完成得差不多了。
徐晨星也很满足,他所求不多,独一心上人罢了。
话是这么说,一过完年,徐晨星和田修斐就加倍苦读了。
无他,科举要来了。
要取得秀才功名,要通过县试、府试、院试。
县试在二月,府试在四月,院试在六月,如果顺利通过这三场考试,徐晨星等人就可取得秀才功名,参加三年一度的乡试,取得举人功名。
接着,就要前往盛京参加会试与殿试。
说实话,云见山挺为徐晨星等人紧张的,古代的科举,当真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了。
若是要金榜题名,跟现代高考状元的难度估计也是一样的。
毕竟殿试三年一次,一次就录一百多号人。
高考状元一年能出几十个,从人数上来说二者都挺稀缺的。
徐晨星倒是不紧张,他对自己有自信,刻苦学习不过是习惯罢了。
不过见着云见山为自己着急上火,偏偏还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徐晨星倒是觉得好笑。
云见山的担心是多余的,从县试到府试到院试,除了不曾参加考试的齐晟和陈不弃,连同徐晨星在内的甲班众人以及脱籍考试的进宝、乙班的苏恒、于志等人均顺利通过,取得了秀才功名。
徐晨星成绩很好,还得了小三元,也就是三场考试都是第一。
听到仆人传来徐晨星中了的消息,云见山兴奋不已,直接把一旁的徐晨星一把抱起原地转了好几圈。
“太好了,晨星你中了!”
“嘿嘿嘿,晨星你中了!”
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云见山考中了呢!
一旁的仆人和云母都在捂嘴看两人的笑话,见云见山这样都笑了。
“好了,见山,快把晨星放下来,再转人就要晕了!”
云见山把徐晨星放下,却是避着众人视线偷亲了徐晨星一下,徐晨星表面不显,耳垂却是红了。
徐晨星紧紧抓着云见山的手,纵使羞人,他也得承认,他喜欢云见山这样对待他。
八月就是乡试,乡试难度大,大家不敢懈怠,庆祝两天又开始苦读。
云见山又开始忧愁的陪读日子。
第144章
乡试连考三场,每场考试三天。
考试期间只能待在长宽约一米高约两米的狭窄号房内,答题吃饭睡觉如厕都只能在号房内,可谓煎熬至极。
且乡试在八月,酷暑难耐,更是难熬。
考完乡试,连同徐晨星在内的一干人等皆是面如土色。
徐晨星比较倒霉,他在第三场腹泻呕吐,强撑着答完了才出来的。
云见山心疼不已,心里祈祷徐晨星一定要过啊,要不然还得遭二回罪。
其他人也没好到哪里去,一个个的,折腾得跟难民一样,养了好几天才恢复过来。
至于徐晨星,则是将将养了半个月才好。
好在徐晨星乡试过了,名次也还不错,十二名。
至于其他人,甲班的学子除张全武和云允文以外,加上进宝、苏恒、于志,都取得举人功名。
虽然名次有高有低,但云雾书院的学子如此高的中举率,亦是引起了轩然大波。
不仅在芸州一战成名,其名声也随之流传到外地。
一时之间,名噪一时,加之之前书院大会云见山等人的出色表现,云雾书院在整个晋朝读书人心中,都有了名头了。
侯府那边听闻云雾书院取得如此成绩,又恨又悔又怕。
侯府若是能早点拿下云雾书院,如今怕是就该他们得意了。
成安侯府十分后悔,就把气出在云鸿安身上,父子俩被排挤得不行,只能缩在家里,不敢出门。
还不等侯府有什么动作,京里就出了大变动——失踪的太子安全回来了。
太子失踪之事并不是个简单的意外,牵涉颇多。
在皇帝的支持下,太子大肆收拾了不少人,抄家的抄家,罢官的罢官,流放的流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