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皇子的面子,讲官们也不会轻易驳斥。
今日并非什么特殊日子,弘文馆总师傅是翰林院院掌院学士兼任,他不在,官职最高的就是翰林院莫修撰。
“三皇子殿下说的是,请三公主移步值房。”莫修撰官职不过从六品,皇子若是开府,长史的官职都比他高。可翰林清贵就清贵在这里,当过皇子们的师父,怎会不尊重他们。这些都是未来能入阁的朝廷栋梁预备役啊。
既然莫修撰这样说了,众人也在三皇子的招呼中散开了。
莫修撰回头,就看见大公主正站在旁边。莫修撰难得面皮发烫,不知如何言语。
事实如何在场人谁不知道,就是在齐家班年纪尚幼的五皇子、六皇子也是清楚的。莫修撰把三公主险些大闹弘文馆的事情淡化成了不知者不罪,那早早到来,按着规矩接受师父了考核的大公主又算什么呢?
都是天家贵女,她们自己内部可以排出个一二三,可身为下臣,如此捧高踩低,又岂是圣人学生所为?可刚才莫修撰情不自禁跟着三皇子的步调走,如今再返回,又有什么圆满的说词呢?
也是莫修撰这等入朝不久的官员,能为这样的事情红一红脸。刚入朝的翰林,学问很好,脸皮却薄,心中道德感颇高,没学会<a href=https:///tags_nan/guanchang.html target=_blank >官场那一套。
“莫修撰,大姐姐已经受过先生们考校,不知她可入哪一班?”景华打破沉默。
莫修撰愣了愣,躬身道:“请大公主入修身班。”
“如何也好,我和大姐姐还有个伴。”景华颔首,和大公主并肩入了学斋。
学斋中,众人见大公主来了,大皇子主动让自己伴读腾位置出来,让大公主落座。
“多谢大哥,你们坐得好好的,不必麻烦了,大姐姐坐我这边就是。”景华微笑着把大公主拉到自己旁边,她也是新来的,不过她没有伴读,正好有空位置。
学斋中,正经皇子不过三位,其他都是选出来“陪太子读书”的各勋贵重臣家子弟。一人两个伴读,修身班也不过凑了九个人,加景华刚好十个,标准的小班教学。
嗯?小班教学?她为什么会用这样的词来形容,若追古溯今,自古皇子教育都是几个老师围着一个学生转,这样已经是人太多。她为何会有这样下意识的反应?
景华疑惑了一下,并没放在心上,被打断课程的讲官接着教授课业。
等讲官宣布下课,众人这才活泼起来,相互见礼。
大皇子的伴读是自己母家表弟和镇军大将军的孙子。三皇子的伴读更尊贵,一是湘仪公主长孙,一是吏部唐尚书家的幼子。四皇子的伴读是母家萧表弟和礼部侍郎的幼孙。能入修身班上课的,最差也是三品侍郎之家的子弟。由此可见,皇帝对皇子的培养不遗余力。
而这些勋贵、皇亲,身上都是有爵位的。齐家班的五皇子和六皇子也是一个待遇。日后的大约“我在弘文馆读书”,是炫耀家世才干的上上之选。
是啊,给皇子做同伴,不仅家世过硬,才学、品行也要考察,真真是千挑万选。
都说物似主人形,人虽不是物品,道理却是一样的。大皇子自己低调,他的伴读也低调。大皇子的外祖父,在顺妃娘娘封妃之后,才提了光禄大夫的散职位,对外也能称一声二品大员。其实正职不过鸿胪寺少卿,从四品的官阶,若非顺妃娘娘有意亲近家人,这样的人怎会入选。
镇军大将军的孙子秦宣继承了父祖勇武,日后是要入军中的效力的。反正景华入学以来,文课先生从未夸过这两位,倒是教授武艺是师父拿秦宣当亲儿子。
秦宣爱笑,笑起来脸上还有两个梨涡。待众人见礼过了,凑到景华身边道:“二公主殿下,听说你早上能得萧统领授课,我能去看看不?”
作者有话说:
圣诞节快乐!找个借口犒劳一下自己吧~
第11章 母后早逝嫡公主11
“看什么?你们不是有武学师父吗?我就是打基础,过段日子,该和你们一并上课了。”景华问道。
“我想拜见萧统领。”秦宣一张梨涡脸,两眼真诚炽热得看着景华。
“你……你敬仰萧统领?”
“天下习武之人,谁不敬仰萧统领!”秦宣的眼神更狂热了。“当年北蛮第一勇士仗着蛮力在接待使者的宴会上口出狂言,好几位高手向下场皆不能胜。可萧统领一出手,三招!只用了三招,就把那小山一样的第一勇士掀翻在地。萧统领还说了,再一再二不再三,我朝礼仪之邦,睦邻友好,有心谦让,才让了三场。既然北蛮没看出我朝有意向让,那咱们就不让了。哎呀,简直听得人热血沸腾。那风采!那气度!我真想见见萧统领啊!可惜,萧统领后来抚边去了,去年调回京城,又任了禁卫军统领。我一个小辈,没有由头,怎好贸然登门。”
秦宣说起萧统领,那是滔滔不绝、口若悬河,从当年力挫北蛮第一勇士的威风讲到抚边出奇兵打败侵扰边境的北蛮军,还有剿灭马匪帮解救边城百姓之类的壮举,小眼神火辣辣的。
景华不解看着他,镇军大将军也是一代名将,怎么自家孙子不崇拜父祖,反而倾慕萧统领呢?
景华不懂就问:“小秦将军单骑破敌营的故事,我还听钟鼓司的乐人说过呢。你怎么,怎么……”
秦宣嘴角抽搐:“想起我小叔,就想起他扮戏唱的模样,实在崇敬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