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华转身,指了指旁边挂着的青绿山水,“这大青绿多钩廓,少皴笔,着色浓重,金碧辉煌,有我皇家富贵气象。”
景华一口气夸了好半天,“父皇,我这儿还有好多词,重彩、浅绛、工笔、写意、白描……各各背了几套词,还有诸如‘用线简练,设色简朴’‘传神写照,尽在阿堵中’之类的名家点评,如何,您还想听听女儿点评其他画作不?”
皇帝忍俊不禁:“哪儿来的古怪主意?你就这么糊弄上书房的师傅?”
景华愁眉紧皱:“唉,那有什么办法?我看那些仕女图,各个长同一张脸,肩膀高耸、头重身轻,要是上古时候人都长这样,啧啧……听师傅们说,现在受追捧的名士大家,画的也是这等风格。女儿大约是没长这根筋骨,备几个句子,日后诗会能糊弄过去就行。”
“就你惫懒。”皇帝笑点。
“没办法啊,天生没长这根筋。”景华摊手,“还是喜欢工笔,细腻富贵,偏偏文人雅士为了标榜高洁,最瞧不上这种。好似画上多了两种色彩,就玷污了他们清高似的。”
“还要编排名士大家?”
“父皇,听闻翰林院开辟了画院,专为皇室作画,女儿能去看看不?”景华凑上前,小声道:“每年妃嫔入宫,画院都要发一横笔,好画师都不够用。能叫人一眼瞧出美的,定是好画师。”
“连朕都编排上了,好大的胆子。进门就倒打一耙,现在还得寸进尺,惯得你!”
景华把自己的腮帮子从皇帝手里夺回来,“红了,红了,疼~疼!这活生生的肉身子,不是引枕靠垫,父皇轻点儿。女儿也没说错啊,画师赚得盆满钵满,用银子测出来的好与不好,难道还不够公平?”
“那你知道一副古画多少银子?”
“父皇又哄我!从古流传下来的古画能有多少?能留下的必定是精品,现在那些文人画作,十之八九都将淹没于滚滚洪流,真能留下的才是精品。女儿也不是全不能欣赏这种,这是不喜欢他们一定要从画上看出什么隐逸风范、高洁志趣来。画儿不就是让人看着赏心悦目的吗?我看着好看,心里举得它好,就是它的用处,何必非要说出个一二三来。”
“强词夺理。”皇帝瞪了她一眼,憋不住,也笑了出来。“下面人的手段,心里清楚就行,说出来讨打呢!”
景华打蛇随上棍,“不是讨打是讨赏,父皇,你上回答应陪女儿出去游玩,可还做数?今儿我可是收债来了!”
“行,小债主,刚好朕今儿下晌午空着,走吧,又想闹什么幺蛾子,还要拉着朕镇场子。”
景华板着脸,把话还给他:“父皇心里清楚就行,别说出来啊。”
景华推着皇帝去里间换衣裳,笑着叮嘱:“高大伴,给父皇找出宫的衣裳,瞒着别人啊。要让御史知道了,父皇的龙案还不让折子给淹了。”
“先让御史唾沫把你淹了!”皇帝笑骂一句。高德温和一笑,跟着进了内间。
景华把皇帝编出了宫门,朝着桐梓林巷去。桐梓林巷有家好食肆,是经过南锣巷的必由之路。
“阿爹,别看这店门脸小,大厨的手艺绝对不差,不信您瞧瞧这满堂的客人。”景华让赶车人在一家食坊门前停了马车。她嘴里说的门脸小,是和正街上那些开阔几间正房相比,实际这家食肆并排两扇门,在民间来说,已不算寒酸。
“听你一回。”皇帝下了马车,高德扮的老管家和两个御前侍卫扮的长随簇拥着进了食肆。
小二迎来送往,早就练就一双厉眼,眼前这一拨人,绝对是高门大户。在京城,小二已经很习惯这种高门大户的客人了,满脸堆笑迎了上来,把皇帝一行人迎入二楼包厢中。
“小二,来个手抓排骨、烧羊肉、熊掌豆腐、口水鸡,再配几个特色菜,汤要暖身的山药汤。上两桌,去吧。”
“女公子真是行家,点的都是小店招牌。您放心,再不敢糊弄您,保管妥妥帖帖!”小二奉承两句,作揖退下,很是有礼。
“一个跑堂的都如此懂礼,可见这家小店不俗。”皇帝饶有兴致的评了一句。
“女儿选的,哪能不好?”景华笑着天南海北随意聊天的,等菜上来了,皇帝和景华就安静用餐了。等他们用完,高德和两个侍卫才坐到另一边开始用饭,之所以这么做,尊卑有别不可同桌是其一,其二就是为了防止有人吃了东西不适,不一起用饭,就算有个万一,错开时间也能防备。
安静用了饭菜,景华也不说安排离开,让人上了一壶清茶,推开临后街的窗户,看着窗外小民熙熙攘攘,为生活奔波。
“用过饭菜还不走,难道还准备了什么?”皇帝呷了一口茶,笑问。
就是此时了!
景华起身,指了指窗外,皇帝转头看去,只见下面街上全是人,皇帝一时不知让他看什么,但见景华面色严肃,他也没着急问。仔细一看,果然在下面看到了熟人,萧二。
萧二出身名门,身长玉立、风度翩翩,在这人来人往遍布着市井中人的街巷中,也显得卓尔不群。皇帝一向欣赏他,所以才准备把长女嫁给他。现在,皇帝满眼怒火,欣赏不再,只因萧二与一名女子亲密走在街上。马车驶过,萧二会搂着女子的腰把她往里面带,生怕马车挂饰撞着她;走过街边的糕点摊子,那女子买了些吃食放在纸包里,萧二细心接过,让那女子方便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