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日子,其实是不难过的,反而很畅快。
山水能洗涤人的心灵,在深宫樊笼里待久了,徜徉于山水之间,入目是自然之景,外祖父逝世的怅然很快就淡去了。
常居无事,景华就把琵琶技艺捡起来了。
“公主的技艺越发纯熟了。”谭女官笑赞。
“嗯,我也觉得手感回来了。都说三天不练手生,指头上的茧都薄了,还是要多练才行。”曾经自己也渴望做一个诗书雅乐的清贵人,后来一头搅进了斗争中,再也没有这样的闲情逸致。宫中都是人精子,乐声传情,总有聪明人能从音乐中窥探你的内心。为了安全,也没有精力,曾经热爱的都淹没在时光中。
“公主过谦了,您的技艺已十分高明,超过众人许多。”
“先生爱屋及乌,看我什么都是好的。我自己知道到了瓶颈,这些日子日日练着,总没有进步。”景华随意拨弄着琴弦,笑道:“该看看旁人的技法,听听旁人的心声才是。”
“之前公主总叫教坊的善才来听曲,不就是为了学技法吗?那公主可知我为何拦着您不让您向教坊司的人取经?”谭女官自问自答:“教坊的人技艺纯熟,可她们学习琵琶自有其功利目的,谄媚愉人,于意境上就落了下层。学音,不管学什么,最上品的还是心境、意境。”
“先生多虑了。哪儿有那么多高低贵贱之分,就算用琵琶谋生的街边小唱,也自有其独到之处,不然怎么能引人打赏?钱这东西最俗,可世间大多数东西用这俗物便可衡量。”
“公主说的是,初学者才需要规行矩步,公主如今已到多看多听的境界了,刚开始学的时候,最怕被人带歪了。也是我想多了,公主心志坚定,不会轻易被人影响。”
景华笑道:“好啊,先生逗我玩儿呢!”铺垫这么多,不就是想找几个技艺纯熟的人切磋讨教吗?结果人家谭女官早就同意了,自己却记着以前的话,浪费这么多口水。
谭女官笑而不语,在海棠别宫这些日子,才是她想象中公主该过的日子,清朗、清闲、清贵……当初在湘仪长公主身边自己是伴读,还要日日苦读博前程,如今步子放慢了,心境放缓了,日子也慢了下来。
作者有话说:
按时更新,保质保量,收藏老是不涨?出啥问题啦?
亲亲,收藏哦~
第43章 母后早逝嫡公主43
九皇子在宫中隔两三日便要写信过来,景华往往简短回复几句就是,对信上请教商讨的事情总说:“不要怕,去试试,阿姐支持你。”“幼虎下山,独自捕猎,正当时。”总之,好话可以说,事情坚决不做,主意坚决不出。
九皇子开始很高兴,后来便开始疑惑惶恐,以为姐姐还在生自己的气。他不方便出宫,只能“遣使”,蒋女官是最合适的人选。
到了海棠别宫,蒋女官被领进去,自有最亲近的谭女官过来招待。
“公主可有是忙碌?我等等就是,劳烦姐姐了。”蒋女官在偏殿等了一会儿,才见着谭女官。
“怠慢了,公主在练琵琶,我先来和妹妹说几句话打发时间。”
蒋女官没想到谭女官直接挑破公主并无正经事,这样晾着她这个九皇子的使者,是真生气了吗?
都是宫里出来的,又一起共事生活了这么长时间,她的思路谭女官又怎么会不知道。谭女官微微一笑;“公主这边还要些时日,我带妹妹去外面转转。”
谭女官引她去换了衣裳鞋袜,才带着蒋女官沿着山路往上走。冬日萧瑟,半山腰的树木已经只剩褐色的枝干直愣愣立着,草木一片衰败。往上走,才有长青的松柏,到了山顶观景亭,四周栽种着铁树海棠,红花正烈。
望着山下缩小的房子,谭女官笑道:“妹妹觉得如何?”
“不是赏景的时候,心情却也开阔不少。”
“是啊,在外面住几日,心都放开了。妹妹回去,也多劝劝殿下,公主出宫守孝,是为尽孝、为避祸,更是为了放权。日后的路,总要自己走了心里才有数。也请殿下放心,公主心里仍旧很心疼殿下,盼早日回去的。”
“如此,我便放心了。”不管心里信不信,面上蒋女官微笑应下。殿下不放心把她派来,不正是因为言语容易矫饰。亲眼见了谭女官的态度,她才心中有数。
两人又慢悠悠下山来,蒋女官换洗之后,把借用的衣裳鞋袜还回去。
“都是新做的,没上过身,我给妹妹留着,日后多来,我欢喜不尽呢!”谭女官笑着携了她的手,一起去拜见公主。
景华在殿中与一位身材略显丰腴的中年女子对坐弹琵琶,那女子衣饰华丽,料子极好,只是衣裳花纹、头饰样式都很老旧,并不配她一脸的时兴妆容。
只一眼,蒋女官就大约猜出了对坐女子的身份。
景华笑着和她说话:“推拉吟揉的技法,极富韵味,我学到了,真是多谢。”
“不敢当公主一声谢。”秋善才低头避开,谦卑道:“妾身流落之时,筝是最时兴的,人人都抢着学。可妾身还有些空念头,弹筝只为娱人,琵琶却是有品格的。”
拍拍琵琶的品,秋善才笑道:“含蓄有品格,总算不负妾这一生踽踽独行,未落泥沼。”
景华点头,“你很好。”
秋善才是教坊出身,以她的年纪推算,幼年正值兵荒马乱,小女孩儿想活着太难了。被人收养教授技艺,是为了更好的换取钱财。秋善才的一生,也算是挣扎求生,摆脱靠压榨自己的假母,直到后来入了教坊,凭借技艺求生,再未曾出卖自己的身体。今日能与惠国公主对坐弹琴,日后就是她无形的保护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