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安帝嘴唇蠕动着,说了什么,但周围人都没听清。
杜晚枫靠近了些。
“圣人,你大声些,臣听不清……”
承安帝努力想要抬起头,但没能做到。
杜晚枫凑得更近,耳朵都贴了上去。
然后,他整个人都僵住了。
直到他听到董皇后一声痛哭,太医们慌慌张张挤上来,被挤到一边的他仍在失神中。
“圣人驾崩了————”
承安三十年秋,承安帝驾崩。
原因是积劳成疾,久病不治。
按照遗诏,大皇子继位。因为大皇子尚还年幼,由首辅魏阶全力辅佐。
承安帝幼时登基,在位三十个年头,根治黄患,驱除敌寇,整顿吏治,抑制土地兼并。全力支持魏阶和年轻一代有识之士改革,终于开创了大闽王朝又一个盛世。
哪怕少年时也犯过一些错,但他后面十年励精图治,满朝文武皆知。
史官们也会给予他最公正的评价。
“公子,请你留在都城,助我们母子治理这天下——”董皇后对杜晚枫郑重提出了请求。
新帝年幼,朝中虽然有魏阶、张明净这些人辅佐,可董皇后最信任的人还是杜晚枫。
不说别的,就说这后宫之中也绝不太平。萧贵妃不在后,宫里陆续多了不少皇子公主。
而且许多官员仗着新帝年幼,也容易生出别的心思。
甚至今日锐意改革的忠臣,以后未必还能保持这颗赤胆忠心。
董皇后虽然颇有些手腕,可面对这样的重担,还是感到惶然不安。
杜晚枫郑重看着董皇后。
“娘娘,圣人也许不清楚,但你是知道我的势力的,你就那么放心我?”董妃听到这话,忍不住落下泪来。
“公子,我知道你怕重蹈你父亲的覆辙,但我用性命起誓,这样的事情绝不会再发生在你头上。只要我还有一口气,也绝不会让我的孩儿猜忌你。没有公子,也就没有我们母子的今天。”
第四百七十八章 大结局!
“晚枫哥哥……对不……不起……”
这是承安帝在杜晚枫耳旁最后说的话。
原本杜晚枫以为这辈子都等不到这一声道歉,还有幼时时常唤他的那声“晚枫哥哥”。
他紧紧握着他的手,仿佛还有更多话要说——
但其实他不说,杜晚枫也是明白的。
他走了,他希望他的晚枫哥哥能像过去一样,继续效忠这个王朝。
杜晚枫闭了一下眼,尔后睁开。
郑重对董皇后道:“娘娘,杜某和寒食永远忠于江山社稷和天下百姓。若有一日,寒食背离了初衷,那便也不复存在的意义了。”
“公子的意思是?”
“我愿意重新走入朝堂,效忠新帝。只要娘娘还需要臣,臣就会在你们身边。当有一日,娘娘不再需要臣,陛下也不希望有臣存在时,臣便会无条件离开朝堂,寒食也会淡出你们视线。”
董皇后明白杜晚枫的意思了。
“公子是想说你可以离开,但寒食却不受朝廷辖制,他们行事都是自由的,只属于公子?”
“不是属于我,是属于天下百姓,我只是暂时拥有他们指挥权罢了。娘娘,我想将寒食打造成一支在暗处支撑这个王朝的强大力量,他们不受一朝一代的制约,一切以江山社稷百姓安乐为出发点。当天下太平时,他们会退去。当重新需要这股力量时,他们会助力朝廷安定天下——”
杜晚枫看着董皇后,眸中一片赤诚。
“若娘娘信得过晚枫,晚枫此生愿为娘娘和陛下倾尽全力,绝不相负也绝不背叛!”
董皇后热泪盈眶。
“公子,如果是旁人和我说这话,我可能会怀疑他的用心。可是公子,我相信你!也相信你一力组建的寒食。他们都是赤胆忠心之人,大仁大义,都以苍生为念。将这种信念世代传承下去,不但会成为我大闽王朝最有力的一根支柱,还能给天下百姓带来更多的希望。”
公子所说的不受一朝一代的制约,让董皇后蓦地明白了。
没有哪个王朝能够千秋万代,大闽王朝终有一日也会消散于历史尘埃中。
可寒食中人,尤其是他们遗留下来的精神,却并不会随着王朝消亡而湮灭。
只要这股力量还在,当处于战火中的百姓需要他们时,他们就会挺身而出。
也只有公子这样的人,才能跳脱出种种束缚,拥有这样超凡的眼界。
董皇后和杜晚枫一样,也拥有为天下苍生谋福祉的胸怀与渴望。
在这一日,杜晚枫和董皇后还有新帝正式达成了协议。
大闽王朝后世君主也得谨遵此谕令。
朝廷认可了寒食的存在,并且不干涉寒食的行动。
相对的,若有一日寒食背离了初衷,做出有损江山社稷的事情,事实确凿,寒食便就地解散、不复存在。
杜晚枫也会将这一条刻进寒食第一条必须遵守的铁则里,寒食中人,若有谁试图违背这点,那其他人便可诛杀之。
而今日他和皇室签下的这份协议,对双方都具有效力。
鸿康元年,新帝任命杜晚枫为吏部尚书,执掌人事大权。张明净兼任都察院左都御史,言官之首。
再加上首辅魏阶全力辅佐,新帝即便年幼,朝廷也很快便稳定了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