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绾也有朋友,她和俞隋说话也会亲昵热络。
她就这样盯着那照片,直到手机屏幕亮光自动息灭才仰头,正看见自己书桌前的一排课外书。
她当然会遏制在书店拿《而已集》的想法,因为她已经有一本了。
秦绾拨开一个位置,打算将俞隋送自己的书放进去。正放好,她动作顿住,又将那本书抽出来。
秦绾翻开,在那句话下面写——
星河璀璨,盛大热烈。
第13章
第二天秦绾为了见俞隋,中午就打算出门。李艳玲还没有回家,秦绾省去了需要找借口向李艳玲申请后才能早早出门的步骤。
今天是个好天气,太阳在秋日里算得上暖和。
越川的秋天其实并不分明,落叶不会泛黄掉落,只是能从风中感觉到正在迎接凛冽的寒冬。越川的冬天是很冷的,同样的,雪景也十分的漂亮。
虽然说了要请俞隋吃饭,但是奶奶知道秦绾要出门,忙活着给她煮面条。
吃面的时候,奶奶就在旁边盯着她看。
秦绾喝了口面汤,看着奶奶笑。
面条是奶奶自己擀的,十分筋道,只是奶奶虽然身子骨还利落,但到底也上年纪了,心力不足,多数时候懒得折腾。也就奶奶挂念着秦绾现在上高中辛苦,又是一星期才回家一次,都会提前醒好面,等着第二天煮给秦绾吃。
就因为这样,秦绾也才不舍得直接就走。
“好吃吧?”奶奶问着,满心像个要夸奖的小孩。
“好吃!”秦绾连面汤都喝完,还肯定地竖了个大拇指,给予肯定。
奶奶听着去接碗,“那要不再吃点?”
秦绾躲开了,自己去厨房把碗洗干净,说,“不了,再吃肚子就撑了。”她看着摆在案板上切好的面条,不知为何,突然想起了李艳玲。
秦绾的姥姥走得比姥爷还要早,但是作为亲家,早些年奶奶同姥姥姥爷们走动还算频繁。奶奶也偶尔会提及秦绾的姥姥做吃食也是一把好手,奶奶还讨教过几次。
她觉得,这次李艳玲回去,肯定不止会看姥爷,姥姥也是要去看的。
不知道姥姥在世时,会不会也给李艳玲擀面条吃。
水龙头的水哗哗流动。
秦绾回神,又觉得自己多余想这些,她关水,甩了甩手上的水珠。从厨房出来的时候,奶奶拿了毛巾,坐在沙发上招呼秦绾过来擦手。
她走过去,站在奶奶的面前,奶奶仔细给秦绾擦手。秦绾个子不高,但奶奶本来就是坐着的,看着矮矮的,小小的一个。
人就是这样的,到了老年,嘴唇会变薄,个子也会变矮。
不知道为什么,秦绾突然有些鼻酸。
李艳玲和秦海天闹矛盾,作为儿子,秦海天没办法在自己母亲面前尽孝。李艳玲对待奶奶虽然并不交恶,但是也不算如何客气。尽管自己确实是秦海天的女儿,但是奶奶在不知道的时候就对自己这么好了。
奶奶是唯一一个不论秦绾到底是领养的还是谁的女儿,都对秦绾好的人。
秦绾仰头看了看,强自压下泪意,往下蹲,说,“奶奶,那我走了哦。”
“去吧,去吧。”奶奶顺势给秦绾理了理头发,正看见秦绾长在脖颈侧方的痣,叹道,“幸好是长在这里,要是长在脸上可就不好看了。你这点是没随你爸。”
秦海天脸上痣挺多的。
秦绾站起身,笑了笑没说话。
到达约定的地方的时候,俞隋还是昨天那身打扮,只是今天背的包鼓鼓囊囊的,看起来像个炸药包似的。
秦绾问她,“装什么了?”
俞隋摆摆手,“没什么,走吧,走吧。”
秦绾没追问,她以为俞隋说的走是去找吃饭的店,结果没想到俞隋越走越偏,竟然带着秦绾往观山去。
观山山脚下有一棵大梅树,据老人们说,在以前的时候,有一位男子为了追求自己的心爱之人特意种了满山的树,因为姑娘喜爱吃桃,但男人分不清梅花和桃花,种错了树,心爱的姑娘也离自己而去,气得男子伐掉了自己种下的全部梅树,独独剩下山脚这一棵。便有话说,若要欢喜相逢,莫要上那观山去。
第一次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秦绾却只觉得那男子肯定不是真的喜欢,否则怎么会这样粗心大意?
可故事到底是故事,那梅树在这故事中本来应该是错误的存在,但是因为生得粗壮浩大,竟然渐渐成了源合祈福的去处,会有很多人去观山的梅树挂红丝带许愿,致使远远看去竟然比梅花盛开的时候还要热烈。
而在国有根深蒂固的神学论的熏陶下,纵使是无神论者也得默念一句,不信但不能不敬。
因此对于挂丝带祈福这一行为,秦绾理解,但是她不信。
她不信仅仅这样,就能改变或者实现什么。
否则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的苦难?
这儿附近还有一个小公园,今天是周日,人流量不算少。
秦绾问俞隋,“来这儿干什么?”
“当然是祈福啊。”
秦绾哑然失笑。她不知道原来俞隋还信这些。
可是求些什么呢?
梦想、爱情、身体康健?
人的贪心是永远不能得到满足的。
秦绾没有想求的,便走到梅树下,看着那些丝带,诚然偷看别人祈福的内容大抵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情,但是这样做的人一定也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