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见到李承乾的时候,都可以看到他明显的黑了,还壮了。
至于朱标,他只是跟上李承乾的步伐而已。
这太子可不能和自己比。
自家爹从来就不会让任何人威胁到自己,亲儿子都不行。
再加上年龄小,朱标就将他当成弟弟来爱护。
萧何能如何?
他感觉自己也确实该好好想想了。
刘邦回到自己的位面,也忙了一阵子,看着自己的皇后真的是越来越不顺眼。
哼!
别以为他没有看见这恶毒女人眼里的嫌弃。
女皇陛下在歇气的时候对着自家的狄卿说了他可能会去未来旅行的话。
狄仁杰:“!!!”。
他这么有名的吗?
又观察了一下太平和婉儿,她们的关系额很正常啊。
只是想到后面两人闹出的事情,女皇皱起了眉头。
赵匡胤回到自己的位面,其他的人就看着他,高产良种都不重要,他们想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为什么陛下会吐血?会晕倒?
是不是真的如明朝所说的晦气。
赵匡胤的表情非常不好。
但他能怎么办?
瞒着吗?
只会让这些人胡思乱想。
但要说完,他可能会晕过去。
太残忍了,为什么要他面对未来的大宋。
无知是福!
这句话真是太有道理了。
“你们做好心里准备。”赵匡胤沉着脸开口。
文武百官心在往下沉。
他不可能详细地说完,只是挑重点说。
哪怕是这样,在场的,特别是上了年纪,以及身体不太好的依旧一个接着一个的晕过去了。
他们接受不了大宋变成这样。
可赵匡胤还没有说完,看着剩下的红着眼睛,愤怒得青筋在不断跳动的大臣们,选择继续。
第120章
最后赵匡胤还是没有说完,不是他不愿意,而是现在依旧还坚挺的大臣们开口阻止了。
因为再听下去,他们很确定晕倒是迟早的事情。
更因为他们清楚后面的那部分发生奇迹的可能性很小,不然他们陛下绝对不会是这个表情。
“陛下,微臣建议重新考虑继承人。”沉默了大约一刻钟后,赵普直接开口说道。
赵光义听到这话,直接看向赵普,他在说什么?是脑子坏掉了吗?
后者却像是没有感受到他的目光一样。
赵匡胤心里就没有这样的想法吗?
那绝对是有的。
在看史书的时候他真的是恨不得弄死那些不孝子孙。
不!
那是赵光义的不肖子孙。
再说他将皇位传给赵光义,赵光义却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这令赵匡胤觉得自己像个傻子。
最关键的是这里面很出色的一个都没有,窝囊废,昏君倒是层出不穷。
“说句大不敬的话,就是找头猪当皇帝也干不出那样的蠢事,”赵普这话说得非常不客气。
实际上第一句话结束的时候,扫了一下陛下的表情,他就非常有底气了。
再有,赵普也是真的愤怒到了极点,心里憋屈得慌,哪怕理智没有消失,但想要发泄的心情也是真的,“重选的继承人再糟心也不至于比陛下所说的情况更糟了。”
“微臣附议!恳请陛下重选继承人。”
“微臣附议,恳请陛下重选继承人。”
……
文人有文人的风骨,哪怕他们在朝廷上勾心斗角,但至少此时赵匡胤的文臣中完全没有底线的只是极个别的。
也正因为如此,一个个才会如此的气愤难以忍受。
武将就更别说了。
恨得牙齿都快被咬碎了。
十二道金牌,莫须有的罪名,谁能服气!
赵光义脸色发白:“!!!”。
怎么会这样?
后世子孙的事情和他有什么关系。
为什么要换了他!
现在已经知道第三人皇帝是谁了,大不了等到自己当了皇帝以后不选那个儿子不就可以了吗?
凭什么不让他当皇帝!
他不服!
赵匡胤看着下面跪着的一众大臣,沉默了许久才开口说道:“从朕的儿子中间选继承人,谁更优秀谁当皇帝,如若都是平庸之辈,就从朕的子侄中间挑选。”
赵光义的眼睛一亮。
结果,赵匡胤又来了一句:“赵光义那一支除外。”
赵光义:“!!!”。
内心在咆哮,他是无辜的啊,皇位就这么离他而去了,就因为史书,太草率了,他不同意。
“陛下英明。”
文武大臣齐齐地说道。
当然,重选继承人是大事情,又许多的细节需要商讨。
未免出现乱子,赵匡胤接着说道:“诸位爱卿,此事关系到能不能改变大宋的命运,朕希望你们能抛却私心,以大局为重。”
说完这话,坐在龙椅上的皇帝气势强了不少,“朕不希望在这之后听到皇子或者其他子侄出现意外的情况,若是被朕察觉,就好好想想自己的家族有多少颗脑袋够砍的吧。”
百官们哪里不明白赵匡胤的意思。
赵光义:“!!!”。
不是,陛下说这话看自己做什么?
是怀疑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