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长的婚事临近,距离成亲的日子不足半月。宋云舒近日收了心,也不外出了,安心在家陪着母亲筹备兄长婚礼的事宜。
她主动将宴席选材、宾客名录、府里人员统筹这三项最费神的安排揽了过来。
章氏起初担忧她应付不来,派了江妈妈从旁协助,结果江妈妈在旁边看了云舒两日,发现她做事极有章法,她连手都插不上。故而回禀章氏后,章氏当日就把自己的人叫了回来。
因为准备婚礼实在事多又忙碌,这些日子宋家几位主子连用饭都是在各自的自己院子里,虽是在同一屋檐下,却时常忙得连面都碰不上。
后母女俩在绣娘们住的院子里碰上,章氏问了云舒可还能应付得过来,毫不意外地得了云舒一句“尚可。”
于是,她也只能对云舒道:“不懂便来问娘,也别叫自个儿累着了。”
云舒也不托大,回了句“好。”同时,她亦嘱咐章氏不要过于操劳,要是放心,还可以再给她安排点活计。
她十分乐意替娘亲分担。
章氏欣慰不已,想着女儿也大了,总有成家执掌府上中馈的那天,便又给她安排了一件——盯着婚服赶工的任务。
时下男子的婚服华贵庄重,连袖口都绣有精致纹样,加上里里外外的衣饰,这份差事实在不轻松。
宋府备婚的日子不算充足,宋府花重金找了三位绣娘日夜赶工,才不至于耽误。
宋云舒更是一日过去看好几回。
婚服绣好的那日,恰逢宋清琤休沐,前不久他已擢升为户部侍郎,如今正是圣眷正浓的时候。
至此,宋府一门,两位能臣。
因没两日就是成亲的日子,户部衙门特意另批了五日婚假给宋清琤,和着朝休三日,他得以有八日的假期。
宋清琤每日忙碌,哪怕婚事在即也闲不下来,今早云舒提前招呼小丫鬟燕云过去兄长的院子里传话,说是自己待会儿忙完有要事找他,让他今日不要出门。
说来也巧,燕云刚到绾竹院就碰上宋清琤打算出府,“公子,大小姐叫奴婢过来传话,让您今日莫要出府了,她一会儿有事过来与您说。”
“你主子可有说是何事?”
燕云笑着摇头,她刚到云舒的院子里服侍,虽不如杏雨姐姐沉稳,但也懂得没得主子交代该三缄其口的道理,她服了服身,“话已待到,公子,奴婢先回去了。”
宋清琤摆摆手,让她走了。
是以,原本计划要出府赴宴的宋清琤谢绝了好友邀约,安心呆在书房看书。
等着妹妹过来。
绣房内。
三位绣娘与杏雨合力将婚服挂在桁架上,宋云舒将喜服里里外外检查了一遍,直到确认每处收针的地方没有线头,才作罢。
没有发现任何问题,账房按照约定给绣娘们付了工钱,宋云舒又亲自感谢了她们几句,并额外用自己的银子,叫杏雨给每人封了一笔不算少的红封。
足足二十两的银锭。
美其名曰,让出力筹备婚事的大伙儿都沾沾府上的喜气。也是给自家兄长嫂嫂攒福气。
三位绣娘绣了十几年的婚服,她们几时遇到过这样大方的雇主,这会儿一个个捧着银子笑得合不拢嘴,吉祥话儿是绞尽脑汁地往外冒。
宋云舒吩咐她院里的管事嬷嬷先将人送出府,随后,才满意地捧着喜服去了兄长的绾竹院。
一路上,是掩饰不住的好心情。
***
第21章 21
婚礼当日。
宋家满府喜庆, 处处张灯挂彩,丞相府长子娶妻,几乎惊动了整个上京城。
宋丞相和宋夫人今日皆是盛装示人, 夫妻俩这会儿齐齐在前院迎客, 上门贺喜酒的贵客亦是携厚礼登门,祝贺的话, 层出不穷。
这还没到吉时,夫妻俩满脸喜色却是藏都藏不住。
宋云舒没去前院, 她今早卯时不到就起了, 眼下正在后院看管最要紧的宴席。
宾客如云,前院热闹得如同集市, 宋府大喜之日,几乎让上京城的达官显贵全来了。
赶着吉时, 宋清琤将新娘子迎进了门,众人的贺喜祝词连鞭炮声都压不住。
司礼高唱:“一拜天地!”
“二拜高堂!”
云舒忙得昏头转向,但还是趁着没人找她的空档, 挤到前院去观了礼。
恰好赶上了司礼的最后一句。
“夫妻对拜!”
“礼成!”
随即, 众人笑着簇拥着新人去了新房。
待到礼成, 新娘新郎在亲眷、同僚们的起哄声中,揭了盖头, 喝过合卺酒,吃过半生不熟的饺子......
云舒趴在门边看了会儿,没有忍住感动得红了眼眶,怕被人瞧见,忙马不停蹄地回了后院。
婚宴上宾客的座次, 供客人小憩的客房,待会儿要上的前菜、以及时不时要添置的茶点.......哪一处都得盯着, 掌管婚宴不是小事,否则,一旦照顾不周,传出去恐落宋府脸面。
今日是哥哥大喜之日,亦是他和嫂嫂一生中最为重要的一天。云舒不想日后哥哥嫂嫂回想起来,自个儿的婚宴办得不尽人意,纰漏百出。
她既接下这差事,自当在能力范围内做到尽善尽美。
她匆匆转身离去,并不知晓有人已经寻觅她许久。
顾衍和她隔着人群,都未来及将她看仔细,佳人就提裙小跑进了另一处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