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a平时常用钢笔写字吗?”祯珠问,dk会送这个礼物一定有他的考量。
毕竟连她经常需要画图记录灵感的人,早已习惯了用手机和电脑。现代人更是少用钢笔。
“我妈妈在教她练习中文,她对硬笔书法很感兴趣。”
原来如此。宝刀配英雄。
“mia小时候刚做完手术时,不太愿意动。我练舞时便也带上她,希望她感受到舞蹈的治愈。小家伙跟dk很投缘,就像你们一样。”
祯珠笑,表示理解。
高山流水遇知音,这是创作者最快乐的事情。所以她相信dk赠笔的时候,一定很开心,并不是为了索取回报的。
她对梁麒说,只要怀着真挚的心接受这份快乐就好。她自己也常常把喜欢的作品,送给想送的人,与作品本身的市场价格无关。
“拥有”并不代表是最好的归宿,物得其所才是。
*** ***
早餐后,又开启可预见的、繁忙而充实的一天。
来到美术馆工作室,dk已经早早让人送来一桶鲜活的墨鱼。
机会难得,他和祯珠准备复原一种古老又特别的珠宝铸造术——墨鱼骨铸造法。
墨鱼骨里主要成分为碳酸钙,耐热耐火,质地硬度适中,早在六世纪的德国就被用来制作首饰。随着欧洲文艺复兴的发展,后期墨鱼骨铸造法被石蜡铸造法所替代1。
以墨鱼骨为主材料,匠人在鱼骨上创造出各种图案,再通过黄铜金属浇铸固定外形2。成品表面会自带海水的纹路,别具一格。
如今是科技吃香、效率最高的时代,这种传统老派耗时耗力,铸造工艺已极少见。
dk的刀工很熟练,三下五除二,先将新鲜墨鱼骨从墨鱼体腔里取出。
墨鱼骨是一整块白色的骨头,远远看起来像一块白色石膏。
传统制法里,还需要将墨鱼骨晒干。为节约时间,dk直接将墨鱼骨洗净后,放进机器里抽干水分。
祯珠和梁麒也没闲着,祯珠负责准备工具,将待用的墨鱼骨锯成一块块掌心大小。
梁麒则承担了“更艰巨”的重要任务:把剥离出来的新鲜墨鱼肉放入调味料,在美术馆顶层天台现场烤起bbq。
工作室在楼层里,天花板设计成透明的玻璃,祯珠稍一抬头就能看见梁麒忙碌的身影。
来德国前,她在柏嘤家也参加过一场烧烤宴。滋滋作响的烟火气,很有喜庆充实的氛围。
下次回北城,祯珠也想让祯爸召集大伙儿一起热闹热闹。
烧烤气味儿重,梁麒烤好后遥遥呼唤她和dk上楼吃肉,趁新鲜出炉,最美味。
祯珠早餐吃得晚,吃两串烤墨鱼腿儿就撑饱了。
dk倒是兴致盎然,楼上楼下,来来回回跑,时不时欢乐高歌一曲。
是真·老顽童。
以前在老家过年,祯鑫最是兴奋。大伙儿在二楼看春晚,祯鑫负责跑楼下厨房,实时跟进包饺子进度。
现在的dk就像当年的祯鑫。
祯珠很少见到这种人,宛如一个小太阳。任何人一站在他们身边,能量立刻被充满。
她工作起来是另一种类型,格外专注,似乎身边的一切与她无关。
实则是她的精力有限,一旦投入便抽不出其他空间来装别的事情。
前期准备工作很简单:拿两块墨鱼骨互相摩擦,直到接触面变得越来越平滑。
越是简单的程序,越考耐心。
一旦耐心不足,这份缺失的感情便会立刻体现在手中的物品里。
祯珠笃信万物有灵。或许外人现在看她,仿佛拿着两块骨头唰唰唰跟摩擦生火似的,其实她在跟它们对话呢。
dk表示不能更赞同,他说自己刚刚在唱大海之歌,属于墨鱼骨头们的乡音之歌,能激发起它们成为优秀作品的信心。
梁麒:“……”
她学过舞蹈,也算是个艺术生,但跟祯珠和dk貌似在两个频道。
这对临时工作搭档之间甚至不需要翻译,祯珠说普通话,dk讲德语,两个人配合得还很默契。
综上,梁麒给禹白溪发信息:【祯珠可真是个大宝贝!】
禹白溪很快回复:【你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梁麒:“……”
隔着屏幕都闻到一股恋爱的酸臭味儿……
等等,更像是股烤糊了的孜然味儿……
哎呀!!!
前舞蹈生迈开大长腿,一步两极台阶,蹬蹬蹬冲上天台。
人生中上一次这么慌张却愉快的奔跑,好像是在很久以前的昨天。
青春呀!梁麒跑着跑着笑了起来。
*** ***
美术馆里空间广,梁麒朗朗笑声传来,仿佛加了重低音的扩声器。
听者也能感受到她雀跃的心情。
祯珠弯起嘴角,抽空给禹白溪发了一个爱心的表情,准备进入制作的关键阶段。
墨鱼骨上需要嵌入戒指的铸造腔,跟做夹心汉堡一样。把模型紧紧嵌在两块磨平的墨鱼骨之间,祯珠负责造型,dk协助用铁丝固定,之后一同送去高温铸造。
热乎乎的铸品出锅后,拿冷水冷却。继续进行细致的手工修正,在上面设计各种纹路,最后进行抛光。
墙上的分针转了一圈又一圈,慢工出细活,做出来的墨鱼骨戒指,自带天然的海水纹路,这种原生态的美感,便是它与众不同的珍贵之处。
<a href="https:///tags_nan/qingyouduzhong.html" title=""target="_bla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