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观禹白溪,他也并不要找一个社会意义上门当户对的成功人士,他需要一份炽热的、稳定的陪伴。
茅塞顿开,祯珠轻轻笑起来。
笑得林琳一头雾水,“宝妹???”
“林琳,我的建议是,从心,不要怂。”
祯鑫没回国,有的话远距离讲不清。祯珠虽然大大咧咧,却一直把握分寸感。他俩的事,等他回来,祯珠要好好跟他谈一次。
林琳一顿,随即跟着笑,“好。”
*** ***
祯家过年是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刻。
年二十九,大清早祯珠要跟着祯淼一起去村里的祯氏祠堂拜祭祯氏祖先、去土地庙拜土地神,再驱车40公里到山上莲华寺1写来年的平安帖和佛前点灯。
往年这些事,由祯大海夫妇办理。祯淼祯鑫两兄弟和祯珠只管跟在大人身后就行,对他们来说,这一天的行程等于鞭炮、红包和糖果。
随着年纪渐长,这套感恩祖先庇佑、祈祷来年平安的仪式便传承给了年轻一代。
今年多了一位新家人,祯淼带着未来妻子唐美仪一同前行。
祯珠早在大学时就见过准嫂子,祯淼负责开车,两个姑娘坐在车后排热情聊天。
祯珠对过世的婶婶没什么印象,祯妈说祯淼的性格随他妈妈,话少、腼腆,外冷内热。
祯珠问,难道不像她祯二叔吗?
祯妈却说,祯鑫的性格才随了爹。
祯诚年轻时是个热情的小伙子,当年家里的珍珠养殖基地差点倒闭,他累坏了,之后将自己的光芒都收了起来。
祯珠还以为是婶婶的离世给二叔不小打击,没想到时间还要再往前移。祯珠觉得惋惜,她二叔是个才子,本该有更广阔的天空,却连大学也没读,珍珠基地的事折断了他去远方的翅膀。
祯珠顺着唐美仪的视线望去,认真开车的祯淼,侧颜与年轻时的祯诚有些像。
“嫂子,我哥是不是特帅特有男人味?”祯珠嘿嘿笑,“等会儿到了休息站,你去副驾陪我哥呗。”
唐美仪闻言,脸微红起来,“没事儿,我陪你。”
祯淼看一眼后视镜,眉宇间带着微微笑意,祯珠在一旁揶揄哥哥,“啊!哥,你有没有感受到我500瓦数的光?”
第三站莲华寺在隔壁镇的天池山,车停在山脚,游客们通常选择搭乘缆车上山。
祯珠一行人到达的时候,雨恰好停了,缆车得以继续运行。
这座有着千年历史的佛寺,静静伫立在延绵起伏的山峦中。
人间一佛堂,天上一叶莲。黛瓦黄墙,香火炉里青烟袅袅,声声钟鼓传三界。
大雄宝殿上释迦摩尼佛庄严祥和,右手示【施无畏印】,于娑婆世界普度众生。
来寺庙的香客比往常多几倍,很是热闹。信众跪在佛祖面前,谦诚卑恭。
一声木鱼敲响,梵呗洒清凉,祯珠缓步走到殿前,跪坐在蒲团上,默默祈下美好愿望。
*** ***
三人赶在下午最后一趟缆车运行前下山,回到祯家,祯大海已经备好丰盛晚餐。
晚饭后,停了半天的小雨又开始下起来。一家人难得齐聚在院子里,喝茶赏雨。
下雨意味着无法看到春节的烟花,这些年政府有烟花禁令,祯氏牌坊前的广场,却划出一个区域作为官方年度烟花庆典的场所。
祯珠自儿时就渴望的盼头被迫取消,有点儿惋惜。
祯大海却道,“春节下雨好。”
农谚里就有「春雨贵如油」之说。一场春雨一场暖,十场春雨衣换单。无论如何,春暖花开会如期而至,大地回春。
祯诚赞同,“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春夜喜雨,祯珠果然觉得气温没那么刺骨寒冷了,只穿一件薄棉外套便足够。祯淼握着唐美仪的手坐在对面,怕她冷,将她双手紧紧裹在自己掌心里。
雨滴顺着户外的顶棚落下,滴入泥土里不见踪影。很快这片土地上会盛开出鲜艳的花儿。
祯大海和祯诚在研究祯珠新买回来的茶具,祯奶奶和祯妈一项项核对过年的大小事项。
今年有新人加入,二十多年来头一回和准亲家吃饭,礼节很重要。
按祯奶奶的话说,以祯淼为标准,将来祯珠和祯鑫的人生大事操办起来就有模板可抄。
祯珠还没习惯在亲人面前以禹白溪的女朋友自居,一回到家,她就觉得自己可以继续做六岁的小女孩。完全没想到有这么一天,她也要成为大人了。
祯奶奶正说着,禹映萍的微信电话打来,两位老姐妹当场愉快地聊起天。
祯珠知道禹白溪此时仍在工作,他的职业,注定是与时间赛跑的事业,假期不过是偶尔的奢侈。
想到自己的职业,她也开始期待这个到来的春天了。
休息完这几天短暂假期,祯诚和祯淼便要忙起来。北城的珍珠采收一般在每年春节后开珠。
得益于得天独厚的海域条件,自秦汉起,珍珠便是北城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祯氏族村数百年来,以养珠闻名。如今,坚守在珍珠事业的人愈来愈少,后继乏力。
祯淼公司研发部最新一项调查显示,村里珠母贝养殖户平均年龄65岁,年轻人不愿意从事如此艰苦的户外工作。
祯诚早两年已经退居二线,祯淼接过父亲的接力棒掌管鼎祯珠宝公司。
<a href="https:///tags_nan/qingyouduzhong.html" title=""target="_bla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