祯珠小时候跟着公司老员工,一起采珠。
数十米长的桌子上堆积成小山的珍珠贝,全靠采珠手工人拿着小刀一个个开蚌采珠。
谈到自家公司业务,祯珠和祯淼研究起今年投放的上万亩珍珠贝,产珠率从往年的50%提高至75%,珍珠成色也很稳定,产珠预计可超过1000公斤。
北城的人工养殖海水珍珠在国内有珍贵历史,上世纪50年代,中国第一颗人工海水珍珠在此诞生。由于长期超密度养殖,导致大量珠贝排泄物污染环境,同时珠农急功近利,人工育苗造成珠贝近亲繁殖,品质大打折扣。
千禧年一场国际珍珠文化活动上,一串不到30粒的澳洲南洋珍珠估价近千万,相当于当时北城千斤原珠的价格。
明晃晃的差距,刺痛了养珠人祯诚的心。他当即决定,选择与其他珠商不一样的道路,不再从事家庭小作坊式粗加工,而是从根本上改革鼎祯珠宝公司,立志做大珍珠产业。
祯珠这次便想采用自家公司研发的“鼎祯六代”珍珠。
国内海水珍珠一般直径在8mm,邻国日本的养殖技术可达到9mm以上。
“鼎祯”是与当地海洋大学合作开发的育珠科研项目。
研发至今,20多年来已经培育了六代产品,可以达到一级优质珍珠的标准,每颗平均在9mm,珠质圆润饱满,光泽华美。
一毫米的进步,凝聚了两代人数十年的努力。
兄妹俩一来一往,认真讨论,不同于平时嬉笑的模样,祯诚觉得孩子们这场面极其难得,坐近了细细听,时不时露出欣慰的微笑。
祯大海在厨房炖好甜品,招呼大家进屋喝。祯淼担心唐美仪听得无聊,拉着未来老婆去吃甜品。
祯珠也馋老爹的手艺,可她二叔恰好跟她聊起了她新送给他的过滤器礼物。祯诚表示特别喜欢,今天上午一收到就装了起来。
“效果如何?”祯珠一问出口就有点儿后悔,以她的经验,祯诚必然要讲足一堂课。
果然,从机器原理、水质循环、各种菌体,再讲到鱼类的祖先是文昌鱼,四亿年前的化石能证明......
这些话祯珠从小听到大,祯诚本来话不多,难得她二叔高兴。祯珠只好竖着耳朵听屋内的人如何惊叹祯大海的甜品手艺又进步了。
虽然晚餐吃得丰盛,也愣是把她听饿了。她仿佛听到祯淼喝了三碗,唐美仪和祯妈各自喝了两碗,祯大海好像说早知道多煮点儿。
难道等会轮到她的时候,不够喝了?
手机忽而响起,祯珠一看来电人,脑袋里灵光一现,这电话来得真是恰到吉时。
祯诚停止讲话,原想等祯珠先接电话。
岂料祯珠跟他说,“二叔,您先帮我接一下,我去去就来。”
她计划着冲到厨房端两碗甜品出来,反正来电这位也对鱼类极有研究。正好!
祯诚还未反应过来,手里塞进一部手机,已经摁了接听。
来电人让他一时忘了出声。
“喂?宝妹?”
禹知春声音带着笑意,“宝妹?你能听到我说话吗?”
雨势渐渐迅猛,雨丝仿佛织成了一张硕大的网,将人一整个儿笼罩住。
祯诚心中擂鼓,半晌才缓缓道,“是我......”
第85章 想我了吗?
祯珠一手各端一碗牛奶炖花胶, 脚尖并脚尖,走得很稳。
祯大海在身后念:“宝妹,慢点儿。就在饭厅吃嘛, 叫你二叔进来吧。”
重新移步到门口,祯诚仰头望天,她的手机已经放在一旁。
雨势凶猛, 豆大的雨滴溅进屋。
祯珠唤一声,“二叔。”
她决定听从祯大海的意见,回房间里喝。
祯诚有点儿出神,没应她。
“二叔?”
祯诚这才缓缓转头, 瞥她一眼,嘴角轻轻上扬。
就这么一瞬,祯珠似乎看到他深藏眸底的悲伤。再想看清, 祯诚神色如常, 又挂上了一贯的微笑。
“知春姑姑说什么了?”
祯诚想了想, 道, “她说没事,原想找你闲聊的。”
其实他也不知道禹知春找祯珠什么事。
通话时间一分45秒, 他们一来一往只说了不到十个字, 其他时间都随着雨声流逝了。
“是我......”
“好久不见......”
“嗯......”
“嗯......”
“二叔,知春姑姑也养了元宝凤凰, 你俩刚才可以好好交流一番。”祯珠埋头吨吨吨喝汤, 完全将祯妈曾经的嘱咐忘个一干二净。
祯诚微微一笑, 把自己的碗推向祯珠,“我不饿, 宝妹,这碗给你喝。”
“二叔?”祯珠闻言抬头, 见祯诚蹙着眉,很快又松开。
“刚刚突然有了点想法,你这次设计的「至真」系列手链,三视图给我看看。”
「至真」系列,是祯珠给林琳公司的专属订制。
祯诚是祯珠在珠宝设计上的启蒙老师,她读幼儿园就懂什么叫三视图:主视、俯视和左视图。
三楼墙上还有她童年时期的第一份设计草图,祯诚很有心,特意拿画框裱了起来,说等侄女成名后,这些就是珍贵的手稿藏品。
祯诚看得很认真,久久不语。
祯珠也停了下来,注意力从甜品里转到了祯诚滑动平板的手指。
见祯诚放下平板,祯珠忙问,“怎样?”
<a href="https:///tags_nan/qingyouduzhong.html" title=""target="_bla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