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姜宜好奇地问:“怎么不去德国看看呢?”
    她昨天还跟陈书淮提起,她想去慕尼黑大学读哲学。
    “大儿子在德国念书,太难毕业啦。”
    陈书淮当然还记得昨晚姜宜的豪言壮志,他瞥向她,果然从姜宜脸上看见了迟疑的神情。
    他笑着问姜宜:“如果去德国念书,你有自制力能努力学到毕业吗?”
    姜宜瞪了他一眼。
    陈书淮的调侃并非毫无根据,实在是因为他亲眼见证了姜宜辞职之后是怎么生活的,感到大开眼界。
    去年,寻木文化完成了c轮融资之后,财务表现很好,开始筹备在纳斯达克上市。
    由于姜宜的律师执业生涯里并没有太多美股上市的经验,加上从她手上拥有的资产看,继续在寻木文化工作完全等于义务劳动,索性给褚期介绍了位专长美股上市的律师同行接任她的职位,然后便离开职场彻底休息一段时间。
    于是姜宜在三十二岁这年,彻底进入了有钱有闲,资产无数,唯一的烦恼就是没有烦恼的生活。
    早在十几岁读中学的时候,因为一直有读名校的目标,她的生活过得非常紧凑。
    后来,同样因为在大学读法学院、在律所实习、当律师然后跳槽到公司当法总,每一步的工作压力都非常大,以至于姜宜终于闲下来后,像匹脱缰野马,毫无征兆地开始了报复性的无组织无纪律的生活。
    陈书淮曾经一度怀疑她的青春叛逆期终于在三十岁的时候到来了。
    譬如姜宜讲究每天的日程随心所欲,睡到自然醒,饿了再吃饭,很快就开始日夜颠倒。
    而陈书淮是对自己的生活节奏非常严苛的人,每天雷打不动地十二点睡觉,六点起床晨跑,看过新闻后开始处理工作,在下午有一个小时进行健身或运动,如果没有不得不去的应酬,工作也处理完了,他才会休息。
    于是在姜宜辞职的一个月后——
    陈书淮晨跑时,她在睡觉
    陈书淮处理工作时,她在睡觉
    陈书淮让她起床吃午饭了,她说自己想再睡五分钟。
    陈书淮下午健身回来了,才看见姜宜坐在餐桌边跟他说早上好。
    等到了晚上,陈书淮躺在床上闭眼睡觉,呼吸已经变得平稳均匀后,精神奕奕、闲得无聊的姜宜就凑在他耳边问:“你怎么就睡了呀,是不是年纪大了熬不动了呢?”
    每当这个时候,他只好和精力无处发泄的姜宜进行一些必要的运动,强行用体力透支的方式让她老老实实睡觉,在半个月后终于掰正了她的作息。
    随后陈书淮便在集团里挂了假,决定带姜宜到欧洲去走一走,一是可以旅游,二是换个环境生活增加新鲜感。
    而生活重新进入秩序后,姜宜就动了念书的心思。
    但姜宜的想法变得很快,在德国的时候想读哲学,在法国的时候想读政治学,她甚至还开始跟陈书淮规划自己学习小提琴和绘画的日程,跟刚辞职那会儿散漫的状态完全不一样。
    “如果你不确定自己想学什么,可以先去学校里旁听。”
    傍晚,告别了那对夫妇,陈书淮牵着姜宜的手回家,向她提出建议。
    姜宜抬头看他:“如果我真的想在欧洲这里念书,你会陪我吗?”
    “当然。”陈书淮捏了捏她的手,“要是你真的定下了学校,购置房产、请保姆照顾生活、平常上课接送这些事情,不都得我来处理?”
    姜宜和他对视片刻,蓦然笑了,眼睛亮晶晶的,“那我要去米兰学绘画!”
    陈书淮默了一秒。
    他就知道,姜宜又冒出了新想法。
    “你的想法真是一天一个样。”
    “我真的想去。”姜宜认真地说,“我还从来没学过艺术类的课程,既然准备开始新的生活,当然要学个完全不一样的学科。”
    陈书淮凝视着她。
    他看见姜宜的眉眼间荡漾着朝气,神态好似和十几岁的她重合了。
    心蓦地化成了一滩春水。
    他笑着拉过她的手,“想学就学。”
    陈书淮很快就让人在米兰找了个距离当地一所著名美院的豪华公寓,两人在意大利定居下来。
    重新开始学习一样专业并不容易,尤其是在意大利这种还需要具备用本地语言交流能力的国家。
    陈书淮先联络朋友给姜宜找了一位颇负盛名的教师,教她从基础开始学习绘画,又请了位老师教她意语,连保姆都请了说意语的本地人。
    每天上午,他亲自开车送姜宜去美院里找老师单独补习,然后回到家开始处理集团事务,等快到下课时间,再开车去接她回家。
    不知不觉,这生活竟然又过了一年。
    夏天的意大利,每一抹风都是自在又浪漫的。
    阳光落在沿路民居飘着蕾丝窗帘的窗户上、雕花栏杆上,还有行人的自行车上。
    陈书淮开着车,路过街角拉手风琴的本地人,路过门口放着椰树的咖啡馆,路过石料搭砌的城市喷泉,找到停车的位置后,下车走过一个街道,来到美院的拱形大门前。


新书推荐: “我”该怎么做? 成人礼(万人迷) 月光落在他们疯狂的地方(NPH) 傻子也有修罗场吗 缠欢入骨(兄妹) 简体中文版 荔夏(1v2) 我能分解万物 权欲教父之春锁闱乱宫墙柳 泛舟 鸥娘的故事(暗黑调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