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余,这么年轻,还没有过多少经验,跟德米特里那个经验丰富的能比吗。
费利克斯打算赛后再去劝劝余曜。
他还心存侥幸,余该不会是跟艾莫斯一样,对k2峰的艰险一无所知,才想着要跟德米特里立下约定的吧?
费利克斯不知道的是,余曜当然知道k2峰是多么让人敬畏的存在。
极限系统任务里只规定了死亡峰,并没有规定据说哪座。
全球十大死亡峰里还有珠穆朗玛峰,南迦帕尔巴特峰,梅里雪山这样出名且相对容易一些的选择。
但余曜从一开始瞄准的就是排名第一的k2。
哪怕不想承认,少年有时候都不得不承认,自己其实很有些典型的华国人思维,简而言之就是top癌入脑。
来都来了,当然要捡最厉害的上。
余曜的想法就是这么的简单且朴实无华。
甚至最开始答应兼项坡面障碍追逐和平行大回转,也是有出于这方面的考虑。
少年皙白文气的手掌微微张开,有力地掌住了应用于追逐赛的这张雪板形状特殊的板头。
有点像锤子。
余曜意外地思维发散了下。
然后就被广播里自己的名字唤回了心神。
最后的大决赛终于要来了。
余曜从口袋里摸出了自己今天最后的一颗水果糖。
选手们各就各位。
德米特里因为多了个许诺同行的同伴而开心不已,但一码归一码,比赛还是要继续的。
这位蝉联不少a级赛事的极限冠军冲着余曜又吹了声口哨,只是比正常时多了些挑衅。
“很高兴要与你共事,但金牌我是绝不会让给你的!”
一码归一码,涉及金牌,关系再好也不行。
德米特里对冠军很有信心。
但余曜的信心又何曾比他少哪怕一点儿。
“我会自己来取。”
少年的薄唇柔和微翘,字正腔圆的通用语,说出的每一个音调都掷地有声。
猎猎风声里,两人对视一眼。
都看到了对方眼中不容置疑的必胜决心。
德米特里第一个转开视线,他用力拉下护目镜,“那就终点上见!”
余曜也扶了扶自己护目镜的位置,咔哒两声踩上雪板,“当然没问题!”
短暂的言语交锋不顾几秒。
已经摆好出发姿势的四名选手背后,发令员就已经狠狠按下按键,语气振奋。
“出发!”
哐当一声,雪坡顶端,阻挡选手们提前出发的黑色塑料板轰然弹平。
四道顶尖运动员的背影如离弦箭一般,刹那间冲了出去!
第49章
零下十三度。
上午十点二十七分。
银白色的千米雪道上,坡面障碍追逐大决赛,也即是冬奥领奖台最终角逐赛,终于拉开帷幕。
选手们都是甫一出发就开始加速。
红黄蓝绿,四道背影快如闪电,一刻不停地在连绵起伏的波浪道上飞身跃起,落地加速。
那条蜿蜒如狂舞银蛇的沉睡雪道因为人类的惊扰征服,再度惊醒。
坚硬山体被冰雪覆盖,应和着呼啸风声,怒吼出一刻不停的摩擦和碰撞的声响。
无数雪板踩实压平的雪道表面,也在明亮的日光里,泛起冰和鳞片般晶莹璀璨的细碎光芒。
“唰——”
“砰!”
“唰——”
“砰!”
这样的声音清脆,爽利,同时急促如战鼓。
光是听着让人心潮澎湃。
更别提场上意气风发的年轻人正在上演一场世界一流顶尖选手间的你追我赶。
他们共同搅动出风的形状,短时间内不分伯仲。
有些急躁的观众们就慌了。
【距离根本就拉不开啊!】
但这其实是很正常的事情。
作为单板领域的资深专业人士,哪怕是最不擅长滑行的艾莫斯,都能凭借雪感,在上坡时精准地抓住加速的时机,拼尽全力地紧紧缀在排行第二位的余曜身后。
在外人看来,雪坡上的四位选手或许是同时跳起,又同时落下,连起跳和下落的时机都非常相似。
但裁判们以0.5倍数回放时就能看到,每位选手的起跳位置和角度都有着微妙的差异。
这样的差异将直接决定他们的最终成绩。
只是第一段波浪道太短,很难这么快就区分出来而已。
裁判们凭借经验,就将目光都落到以微弱差距暂居的第一的德米特里和第二的余曜身上。
因为他们两人的起跳最从容。
落下时雪板和坡道的接触也最短暂。
如果波浪道再长一点,费利克斯和艾莫斯可能就要被远远地甩到后面了。
“大跳台过来兼项的选手果然不如坡面障碍追逐的主项选手!”
j1位置的裁判忍不住地想,同时忍不住地嘀咕了出来。
旁边j2位置的裁判就是一记白眼。
“余不也是大跳台的兼项选手。”
他兼的甚至还不止一项,也拿到了不止一块金牌。
不出意外的话,坡面障碍追逐的奖牌也会有这位华国天才一份,只不过是现在还不能具体肯定到底是金还是银了。
觉得余曜会拿银的裁判们占了大多数。
毕竟德米特里是专攻坡面障碍追逐的主项选手,同时也是速降滑雪的狂热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