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对外宣传部门的孔海沣就是其中关注最久的那个。
华国的对外媒体宣传起步晚。
早些年政府的主要精力都放在解决温饱奔小康,舆论不被重视的年代,不知道被西方媒体带节奏阴过多少次。
虽然也曾试着推出华国的正面宣传形象,但常常因为太过正式,不接西方人的地气而难以打开局面。
以至于华国官方媒体里,点赞最多的,居然是几只黑白团子的胖滚滚。
也就是这些年国家的强大,自媒体的发达,外加宣传新生代力量的加入,才让华国对外的发言面貌焕然一新。
但还不够。
对外宣传部门一直在寻觅更多的正面宣传形象,试图从多领域多方面布局,来扩大官方喉舌的舆论影响力。
光是孔海沣手下,就经手过数个宣传华国文化的自媒体搬运案例,有舞蹈乐曲方面的,还有田园牧歌,诗书图画……
说实话,也就田园牧歌方面的强一点。
华国文化底蕴太深厚的,那些老外大多也就是看看热闹,惊艳一下就过。
最好推的反而是体育方面。
华国乒乓球和跳水外号梦之队,连带着项目内的运动员都广受喜爱。
但这些大多是夏季运动,冬季运动那头还缺着。
虽说这两年花滑男单那头挑出了一个凌燃,但多少有些孤木难支。
自打这次冬奥出了个五冠王之后,孔海沣就盯上余曜了。
原本还打算再放放看看,等小孩年纪大点,多出点成绩,地位稳固些再说。
现在看看,哪里还用等!
单板那头就不说了,光是这个户外攀岩就引发了一波又一波的轰动。
孔海沣粗略数了数,自打余曜抵达优胜美地公园露面开始,就上了至少二三十次热趋。
诺斯线只持续了一天,都上了七次热趋。
黎明之墙开始了两天,也上了十几次热趋,眼看着还有继续发酵的趋势!
这个热度,他们不蹭可惜了!
孔海沣把屏幕调成了分屏,左边是少年继续死磕第十段线的直播,右边则是上汇文档的页面。
导播在直播间里放起了振奋人心的快节奏音乐。
孔海沣敲打键盘的动作也变得欢快,“建议吸纳余曜作为宣传正面形象,可从以下几点考虑……”
有这样想法的人不在少数。
在余曜和第十段线上了世界各国热趋的同时,华国热搜榜单上,也出现了相同的话题。
自打余曜开始挑战酋长岩开始就格外热闹的华国登山协会更是连发三条博文,从技术、心态、勉励的视角各种夸奖,力挺自家新挖掘到的宝贝天才。
各大营销公司养着的体育大v也都来凑热闹。
再加上冬奥才结束不久,余曜五连冠的名气本就还热乎着,一时之间吸引了很多人慕名观看,网络上到处都是相关的帖子和视频剪辑。
还有人扒出了之前全锦赛和蝴蝶崖的视频。
不少从事攀岩专业领域的工作人员纷纷现身科普,各大岩馆的客流量都翻了好几番。
那些很有想法,却还没有来得及谈下商务代言的厂商们见状,心里就是一个咯噔。已经签约的,诸如冰岩俱乐部的市场部负责人则是直接就表演了一个什么叫笑到合不拢嘴。
很多人光是看着黎明之墙直播间的视频就心思浮动。
黎明之墙上,被所有人热议关注的中心,余曜本人却是沉着又冷静。
这已经是他的第三次尝试。
第一次是因为风化,第二次是因为切换手点时单臂没能将自己成功锁在岩壁上。
第三次,也该成功了。
余曜汗如雨下地望着只差不到两米的终点挂片。
零下六度的冷空气里,少年浑身上下,不止是口鼻,连头盔都在冒着白气。
他弯折着一侧的膝盖,将另一条长腿伸直,以折膝的姿态,将自己的身体重心更加贴近岩壁,来实现关节放松的休息目的。
余曜想用短暂的休息换取最后的一次性冲锋。
他深深浅浅地呼吸着,试图放慢自己快节奏的心跳频率,那双琥珀色的眸子却是一眨不眨地望向自己想要达成的目标。
闪着银色的挂片其实就是固定在岩壁上的固定挂钩片。
中间还有一个圆孔,可以穿过绳索和快挂。
余曜望着望着,突然就觉得,这种半圆形的挂片长得好像有点像耳朵。
岩壁也会有耳朵吗?
他捏了捏面前灰色的花岗岩,这是1亿年前就已经形成的岩浆造物,却在5700万年前,冰川运动切割这里时,才正式成为独立的高大岩块。
1亿年和5700万年听起来遥远又简单。
但人类的历史也才只有600万年。
恐龙也才灭绝于6500万年前。
这块酋长岩该是见证了多少岁月变迁,沧海桑田,才会在近几十年来被它看着从原始走来的渺小人类屡屡攀登。
起初是器械,后来是大岩壁和自由攀登,再后来还有了徒手攀登。
每一个登上酋长岩的人,包括自己,都会满心欢喜地说自己征服了这座攀岩者心目中的胜利。
可他们真的征服了酋长岩了吗?
不,再过一亿年,酋长岩或许还在这里,而他们,甚至包括整个人类,可能都已经灰飞烟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