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可是上届奥运冠军和上届世锦赛冠军】
【小鱼的单动作分数居然比他们都高】
【他冲得一定特别好!】
观众们理所当然地认为着。
观景台上,罗恩和卡格尔也都沉默了下。
倒不是觉得这个分数给高了。
事实上,罗恩觉得这个分数已经给得很中肯。
同样的动作,裁判们给分时的考量就变成了完成动作时的速度、力度和流畅度。
力度和流畅度自不必说。
光是这个速度,就显而易见地力压了没能及时从管浪里钻出来,不得不采用潜入浪中再出来的方式的卡格尔一头。
卡格尔却认为余曜的优点不仅在于此。
“余的动作很有美感。”
卡格尔单纯地从一名观众的视角表示道。
“从矮身钻进浪管,到蜷缩着从管浪里出来,他的动作并不局促,有一种恰到好处的松弛感。”
完成竞技动作的过程并不如观众看到的那么容易,很多运动员被抓拍下来的瞬间表情都会扭曲到狰狞。
但卡格尔就是莫名觉得。
如果有摄影师去抓拍到余,大约是很难拍到什么太过夸张的表情。
他看上去很轻松,也很从容,每一个动作都是恰到好处的完美。
看他冲浪,亦或者是滑雪,有一种他是在进行一项海上亦或者是雪上的艺术展现的享受感。
“不过这只是管浪而已。”
卡格尔更想知道的是,余曜在接下来的二十四道浪机会里会拿出什么样的技术组合。
毕竟管浪的技巧太重要。
他和罗恩都专攻过,也都很熟练,连宫田优树也曾拿到过九往上的分数。
第二道得分浪是什么,才是他们能否拉开分差的重中之重。
罗恩也很好奇。
不过——他在背包里翻翻捡捡,把一管没开封的防晒递给了卡格尔,“这个给你用。”
卡格尔脸上的防晒在管浪时就掉完了,现在都没补,罗恩也是看见余曜钻管时才想起来。
卡格尔信手接过,也没放在心上。
他们的注意力更多的还是在水上那个短暂休息的少年身上。
余曜却也没有休息太久。
他休息,一方面是真的有点累,另一方面则是给同组选手留机会。
他不是宫田优树,菲利普也不可能是另一个阿普。
同组竞技不假,但又不是对抗式的针锋相对,他们完全可以友好和谐地共同使用这片海域。
余曜用华国式的大度释放着善意。
菲利普隐隐约约有感觉到,心里说不感动是假的,尤其是在刚刚围观过第六组时宫田优树狠辣无情的抢浪操作。
余曜要是真想压制自己,自己说不定也跟阿普一样没有反击之力。
菲利普不知不觉间把自己之前的那点不服气和胜负欲丢到了爪哇国,但冲浪时还是拿出了自己的全部实力。
余曜人是很好,但比赛还是比赛。
菲利普连冲两道浪才气喘吁吁地退让到一边,蓝盈盈的瞳孔倒映着少年缓缓靠近的身影。
罗恩的第二道浪是浪上旋转,卡格尔的第二道浪的腾空旋转。
余接下来会怎么做?
这个问题和海浪的涛声一起萦绕在所有人心间。
“我觉得会是腾空技巧。”
穿花衬衫戴墨镜的潮老爷子指指点点,“不是说这个运动员还拿到了单板大跳台的奥运金牌?他应该很擅长空中技巧。”
这个猜想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同。
但也有人一身反骨。
“谁说玩大跳台就要上腾空?”
沙滩前排,一位头上和上半身都扎着鲜艳丝巾的红发女士摇了摇扇子。
“余昨天就展示过了他的腾空技巧,昨天晚上的air 720更是名声大振。没道理他今天还要死磕空中技巧,这样会降低他在裁判们心中的难度储备分数。”
偏科在单板滑雪这种已经被细分成大跳台、坡面障碍技巧、平行大回转等领域的运动里算不了什么。
但冲浪现在还是一锅炖。
动作的多样性是裁判评分标准的重要一项。
意识到这一点的还有裁判们。
说实话,他们现在的心情很矛盾。
一方面想要看到余曜拿出更多的空中技巧,一举拉高这一技巧分支的上限。
另一方面则是想看看余曜的浪上技巧水平如何。
j2位置的裁判忍不住摇头,“太难选了。”
j4位的裁判索性躺平,“看余自己怎么选吧。”
反正还有二十四道浪,二十四次机会,说不定他两种方案都会试试。
这样想的人不在少数。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少年很贪心,两个方案都想要。
余曜其实一直不理解,为什么要把腾空技巧和浪上技巧完全割裂开。
冲浪并不是只冲一下的买卖。
如果浪况足够好,冲浪的速度足够快,完全可以在浪上尽情施展能够完成的动作。
就像现在这样。
余曜抓浪起身,放任自己滑落到浪壁最低处。
随即朝着浪壁顶端用力一拧——
冲浪板疾速转向间,直接就是一个陡峭蜿蜒的大底转动作!
流畅果断的动作让他的冲浪板在浪壁上产生大量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