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之间,余曜成为了很多网友口中好学励志的典型。
祁望星把这条新闻拿给余曜看的时候,余曜正打算出门去考场。
冷不丁发现自己还没有进考场,就已经被吹成了励志勤学的典型,少年琥珀色眸子里的无奈笑意一闪而过。
“那我可要好好考了。”
如果成绩太差,在这样的热度里,可太打脸了。
祁望星倒是没想到这层。
听见余曜这样说,还以为是自己给他施加了压力,当时就打了打自己拿平板的手.
“没事,小余!”
祁望星大声安慰,“谁还不知道你这一年有大半年都在外面漂,能考多少是多少,反正咱们态度都在呢!”
余曜点点头,也没解释自己压根没放下过学习。
总是要用考试成绩说话的。
余曜最后戴上了一顶鸭舌帽,口罩也没落下,尽可能地把自己的脸庞遮得严严实实,让人不好认出来。
可走在气氛压抑的高三校园里,少年背脊挺直,一身清爽的明亮模样,完全不像是被课业荼毒过的。
经过的学生不少都下意识地多看两眼,跟同伴嘀咕怎么平时没发现学校里还有这么帅的男生。
“说不定就是余曜呢!”
也有人玩笑着说,但到底没有深究。
比起体育界的传奇天才要回校考试,自己极有可能偶遇,还是压在头顶上的摸底考试更让人压力山大。
高三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人生大考就在眼前,哪有多少人能够走上捷径,终究还是要用汗水拼搏。
余曜很诡异地以一种被广泛关注却没有被深入了解的状态走进了第一考场。
菁英十三中的考场按名次排布。
第一考场聚集的是整个中学里最拔尖的那帮学神学霸,基本上都相互认识。
眼见有一个陌生却气质极好的同龄人走进来,径直坐到最后一个位置,当场就猜出了余曜的身份。
也就是碍于考试马上就要开始,才按捺住心情没有去打扰。
等到考试结束,中场休息时,好几个平时就很关注这位校友的同学都围了过去,七嘴八舌地搭话。
“我还以为学校是蹭热度瞎说,没想到你知道来考试了!”
一位带眼镜的斯文男生微笑着。
“余曜,你觉得刚刚的作文题怎么样,我看正对你的专业。”
另一位单马尾的女孩子笑得腼腆。
也有人在人群里嘀嘀咕咕,自以为小声,“我还以为有三头六臂,没想到看着比我都瘦!”
围来的同学们眼里都是好奇和激动,但态度却都很礼貌。
余曜看在眼里,倒也不觉得麻烦。
他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喝水,不紧不慢地回答同学们的问话,并不避讳和大家对对答案。
“这心理素质,也是没谁了!”
教室窗户边,见余曜知道自己错了一个选项,依旧神色如常,有个头顶炸毛的瘦高个儿这么跟好友点评道。
“难怪能赢那么多场比赛。”
赛场如考场,金字塔尖上那一批有实力的人基本不分伯仲。
能够赢一次不稀奇。
但次次都能赢,比拼的就是赛场之外的东西。
譬如勇气,譬如决心,还有余曜此时所展现出的稳定的心理素质。
“就是不知道余曜能考多少分。”
炸毛忍不住地好奇。
毕竟以余曜上一次来学校的成绩,在年级排名才只能到第七十七名。
如果不是校长顾虑到余曜名气可能引起的轰动,压根不会把他塞进这个顶尖考场。
学校环境单纯,学生们评判成绩的标准简单,哪怕余曜在学校之外赛场之上再风光无限,放在考场里,难免都会让人侧眼打量。
所以,余曜到底能考多少分呢?
这个问题困扰了不少人。
除去网上因为热度还没有散去,捧着瓜等待后续的网友们,第一考场的学生,各科老师也都很期待。
但在这些人之中,菁英十三中的校长才是最紧张的。
把余曜回来考试的消息挂上官博是一回事。
因为意外爆火则是另一回事。
如果没有后续事件,原本这会是一件很圆满的事情。
但有了转空子人的对比,余曜的成绩就显得格外牵人心弦。
正儿八经有保送资格的名人回校考试是值得称赞的,但如果成绩太烂,也很容易会被群嘲。
都大半年没来学校了。
校长也不期待余曜能有多少进步,能不退步太多,考进学校前一百,他都能高兴得连夜在校门口拉横幅!
说干就干,校长也不到处转悠了,直接坐镇在了批改试卷的阅览室。
阅卷老师们一个个面朝电脑,满脸油光,这会儿头都大了,连起来走动一下,接杯水,都怕被两眼发亮的校长抓回座位,继续当社畜。
等到好不容易批改完第一考场的试卷,个个都松了一口气。
“先把第一考场的分数核对出来。”
校长快步走到了负责核分的电脑面前,死死定住屏幕。
表格计算的速度只在眨眼之间。
一列列名字和分数、排名跳转出来的当场,校长就立时看向了考场的最后一位,第三十号。
然后——
整个人的脸色都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