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上温度低,希望运动相机的质量再好一点。”
想要拍摄第一视角的滑降视频,安装在头盔上的运动相机必不可少。
但运动相机怕冷是一大缺点。
不过这不算什么大事,顶多就是不能记录下最精彩高潮的瞬间,难免有些遗憾。
余曜决定暂时不去想这些还没有影儿的事。
“那就是已经准备好了?”艾莫斯惺忪的睡眼终于睁开,“我们是不是马上就能出发?”
费利克斯把激动的波波头按了回去,“还需要一段适应期。”
德米特里这两天跟艾莫斯已经混成了冤家对头,得空就要呛他两句,“你尽管去,可以尝尝高原缺氧的滋味。”
在场的只有德米特里有过三千米高山滑雪的经验,他显然对如果准备k2峰的攀登很有计划。
“先要学习一些冰雪行进技术,绳索攀登,攀冰技术等,还要循序渐进,一千米一千米的叠加,去适应更高的高度。”
艾莫斯一下苦瓜了脸。
他嚼着面饼干嚎,“八千米,难道要爬八次?”
余曜不得不提醒,“东南山脊的大本营在海拔5000米左右。”
正常的登山队伍都会在大本营扎营,再从大本营出发,剩余的路程大约是三千多米。
虽然这三千米有无数状况,比起珠峰从大本营到山顶的三千米更加艰难,但光是起步就去掉近一半的路程,光是从心理上来说就已经算是很不错的安慰。
艾莫斯瞬间满血复活。
“这可太棒了!”
他含含糊糊地啃着羊肉馅的饼子,“你们别光顾着说话,多吃点,等上了山,就没有这样的好东西吃了。”
他们只准备了饼干罐头和一些咸菜。
才享受过烤全羊的美味,手里还是热气腾腾的饼子,这样的对比无疑是残酷的。
艾莫斯此言一出,大家伙吃饭的速度都变快了几分。
余曜已经有几分饱了。
但想到乔戈里峰的第一次登顶费时近一百天,自己的目的是为了观测线路,用时只多不少。
少年诚实地又拿了半块。
一桌子的美食不多时就被扫荡殆尽。
都有点吃撑的众人靠在椅背上,走不动道,却也都觉得还可以再来一点。
只有送路斯塔姆出门的旅馆老板回来时发出了一声尖锐爆鸣,“等等,我还没有吃呢!”
他把装粥的盆一整个倒了过来,一滴不剩,人都麻了。
但更麻的还在后面。
余曜他们回房间做出发前的最后准备时,戴维找上了他。
一开口,就是邀请他作为团队的解说员一起出发。
戴维给出的理由相当充足。
“旅馆我们已经按月包下,解说员也只待在大本营,如果能签合同,团队将会给予最丰厚的报酬。”
戴维早就调查过旅馆老板的底细,抛出的诱饵一个接一个。
“有了报酬,资助的学生们就能在学校里识字,去直播余曜他们的登山和滑降全程,不也能满足那些没有实现的梦想吗?”
旅馆老板没想到自己有生之年会被连旅馆带人一起包圆。
不过戴维所说的一桩桩一件件都戳中了他的心事。
吉特镇偏远穷苦,再加上b国连年内乱,虽然侥幸没有被波折到,但贫穷的色彩始终笼罩整个小镇。
路斯塔姆不过是一个缩影。
他家的孩子们才是真正的苦主。
镇上唯一的小学年久失修,早就有办不下去的趋势,他连年捐款,也杯水车薪,如果能拿到这笔报酬……
旅馆老板是真的动心了。
至于戴维所说的圆梦,对于他吸引力反而不大。
毕竟这么多年都过去了,余曜他们能不能成功还是另一回事。
旅馆老板很快做出了决定。
“戴维先生,我叫班开元,很期待与你共事。”
班老板主动报出了自己的姓名。
“合作愉快。”
戴维对此微微一笑,礼貌周全。
大厅里的交易短暂而迅速。
以至于发现旅馆老板打包行李要跟他们一起走的时候,余曜都小小地吃了一惊。
“戴维先生?”
戴维言笑晏晏地把原委解释给他们听。
余曜也没想到自己的经纪人挖墙脚到这种地步,忍俊不禁的同时又有点担心,“班老板,那你的女儿怎么办?”
昨天晚上吃饭,少年已经了解到了,班开元有一儿一女,大儿子早已成年回国,只留下小女儿在身边,看上去才八九岁的年纪。
班开元早有准备,大大咧咧的,“我把她送去路斯塔姆家了,他们家孩子多,多添一口饭的事,好说好说。”
路斯塔姆赶着自己的马儿走近,“我会让法丽扎娜照顾好她的。”
他们看上去很有默契,不像是第一次托付孩子。
余曜也就没再多嘴。
他按照路斯塔姆的好意,把重的物品都放到他带来的马儿身上,顺手还摸了两把。
路斯塔姆生怕自己和自己的马被嫌弃,连忙解释道,“这里不用大马,矮些,更稳!”
余曜当然知道,他甚至还知道在通用语中,horse指代大马,pony指代小马。
普通人可能觉得,马术之类的比赛,必定是高头大马才精彩威武。
只有小孩子才骑小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