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双成更是睡到大半夜都要猛然坐起,用力一拍大腿。
“好小子!”
也就是世俗意义上的普罗大众多少还是有点失望。
但支持的人不断增加,渐渐也不在少数。
网上为此爆发出新的争论,持有不同意见的人们试图争辩选专业到底是全凭兴趣还是全权计较前景未来。
余曜也刷到了相关讨论,但并没有要下场的意思。
这显然是一个无解的命题。
他心里很清楚,自己能不计后果完全是因为有了很多人都没有的容错成本作为底气。
就业对他而言也根本就不是什么问题。
余曜甚至都没有一定要进华国体育总局之类机关的意愿。
他选择这个专业,纯粹是想要学习一些东西,然后学以致用。
不说别的,吉特镇那些战争流浪儿的救助基金会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即使自己没有精力亲自打理,余曜觉得,至少后续相关的运作也要大概了解清楚,才不会被轻易蒙骗了去。
现在是有二哥帮忙。
但自己不可能一辈子都靠别人,总归是要能自己立起来。
少年又一次大汗淋漓地从风洞出来,看着毫无动静的置顶聊天框时有点奇怪。
说起来二哥最近到底做什么去了,怎么总不见人影,消息也少了。
“小余!”
张劲松的呼唤声突然从远处传来,听起来就很着急。
余曜放下手机,拿着矿泉水走过去,“张教。”
张劲松就把手里紧紧捏到发皱的纸递给少年,一脸殷切,“怎么样,去不去?”
余曜定睛一看。
是天门山的比赛邀请函。
新征程要来了吗?
少年咽下一口冷水,轻轻扬眉一笑,潮湿的眉眼璀璨动人。
第161章
余曜收到了翼装飞行的邀请函,但遗憾的是,他收到的并不是一封参赛邀请函。
也挺正常的。
少年才刚刚开始高空翼装的飞行,类似山跳这种低空翼装都还需要先拿到低空跳伞的资格才能飞。
所以这一次余曜收到的是一封观赛邀请函。
但也不差了。
张劲松拧着眉头,不住叹气,“这是振羽最后一次参加比赛了,他听说终于有了你这么个师弟,专门跟赛方那边要了一张贵宾邀请函,预留了最好的观赛位置给你。”
这句话一出,余曜突然就觉得这张邀请函的重量变得沉甸甸起来。
他虽然对这位师兄只闻其名未见其人,但也知道平振羽是华国目前唯一一位能够翼装飞行穿越过天门洞的老将。
等他退役后,华国将再没有人能参加翼装飞行类的国际大赛。
也难怪张教当初急得跟火烧眉毛似的,一路硬着头皮撵住自己追到了人民大会堂。
翼装飞行的后继无人情形比任何一个项目都严峻。
自己将来要承担的责任也非同一般。
余曜小心翼翼地把邀请函收进包里,“我会去的。”
且不说这是未曾谋面师兄的一片好心。
就算没有这张邀请函,他也会想方设法地去实地看看。
虽然自己暂时飞不了,但看看比赛现状和国际选手们的水平还是很有必要的,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
余曜对此深信不疑,看了看日历就打算回去收拾行装。
只不过出门时刚好就撞见了两张这段日子已经熟的不能再熟的两张面孔。
不是,自己报考r大的消息都传开了吧,为什么这两位老师还来堵自己?
余曜也不好不打招呼,干脆点头微笑,“华老师,贝老师,上午好。”
两位被打击到精神恍惚的招生老师就齐齐抬头,在少年的温和笑脸前苦涩地咽了下口水。
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他们也清楚为自家学校招徕到余曜的可能性已经是零,毕竟就算是大学入学后能够转学,也只能从好学校往更低一档次的学校转。
但是也不是完全不能争取。
华老师第一个上前,真挚地握住余曜的手,“小余啊,如果将来想要读研了,可以联系我帮你规划,b大的大门永远会为优秀学子敞开。”
贝老师落后一步,在心里翻了个白眼,急忙跟上,“q大也有管理类的专业,什么需要,就给我打电话,24小时畅通无阻!”
两名老师目光灼灼地望着少年,眼神里浓缩着一整个初夏的好时光。
余曜都有点不好意思了。
但将来读研与否和细分专业方向,他还是想等自己对学科知识了解透彻之后再做决定。
不过一句“谢谢老师”还是能说出口的。
余曜微笑着对两位老师轻轻鞠了一躬,尊重师长的态度溢于言表。
费劲那么久都没招到人,原本心里多少藏着点怨气的华、贝两位老师顿时有了受宠若惊的感觉。
以余曜现今在大众眼中的地位,能向着自己这样自称师长都不够格的老师尊重礼遇,实在不是一般的难得。
能得这么一句再加这么一鞠躬。
这么些天的纠缠,值了!
两位老师心情舒畅地扬长而去。
余曜还不知道自己在两个学校的口碑将随着校园同事内部的八卦消息水涨船高,他只是有点奇怪这两位老师变脸变得似乎有点快。
不过也挺正常的,成年人的喜怒可能就是收敛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