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1:要雕反的才能印出正的字啊。
回复:木工:不要小看我,我可以对着正体字雕刻出反体字。
网友2:语言问题?
回复:这里设定三国时的发音为主角会的方言。
宝宝:头发问题和语言问题都给你解决了o(n_n)o
季汐:我谢谢了……
宝宝:身穿大法好,有千军万马保护你。
季汐:(≧▽≦)有这种好事?哪呢哪呢?
宝宝:体表数不清的益生菌(顶锅盖遁走)
季汐:看我小李飞刀!
叮叮叮……
网友3:曹植这个时候还未弱冠,还没有字。
回复:所以曹子建只出现在旁白。
网友4:那个时代糖肯定挺贵的,而且没有酵母卖啊
回复:西汉时出现蔗糖,蔗糖再贵,贵族也吃得起,平民吃的可以不放糖。发面不需要酵母,酵母只是加快发面速度而已。
作者有话要说:
夸我!加更!!夸得深度,决定加更的长度,是一万还是两万,就看你们夸得好不好了!!!
不治行检
陈群又双叒叕向曹操告郭嘉的状。
陈群:“郭嘉生活作风有问题,天天打牌喝酒借钱泡妞。”
郭嘉:“……”我就静静地看着你告我,看着你看不惯我又奈何不了我的样子。
曹操:“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陈群:“……”气炸!
第5章
季汐万万没想到恃才傲物的曹大才子是假装不感兴趣,其实也在听他讲故事。
世家公子没吃过馒头很正常。
季汐解释道:“白面馒头是一种食物,面团发酵后蒸熟,甜甜的,软软的,鼓鼓的。”
他比划了一下,“这么大一个。”
何晏听到季汐的描述口水都要流出来了,问道:“白面馒头好吃吗?”
其他人也想知道,眨巴着眼睛望着季汐。
季汐如实地道:“我觉得不怎么好吃,但是能饱肚。”
听说不好吃,其他人都没了兴趣。
唯有郭奕听到能饱肚,想的深远些,说道:“季兄若是知道白面馒头的做法,可献给丞相。”
郭奕是郭嘉的儿子,比季汐小一岁。
他见季汐不解地望向他,解释道:“值此乱世之时,饿殍遍野,民不聊生。献上能饱肚的食物做法是大功一件。”
虽然有胡饼,但多一种食物也不错呀。
季汐听郭奕一说,意识到现在可能还没有白面馒头。
馒头发酵后体积变大,确实可以填饱肚子。
他知道臭豆腐是朱元璋发明的,但不知道馒头是谁发明的,总之不会是他。
这样的功劳他不想要。
不是说发明馒头的功劳,而是献上能饱腹的食物的功劳。
在郭奕提出之前,季汐压根就没这想法。
季汐将这功劳推给郭奕,“这建议既然是你提出来的,那我就将白面馒头的做法写下来,由你送去吧。”
郭奕乐呵呵地一口应下。
季汐用毛笔沾饱了墨汁,在砚台边缘撇了撇,将处理好的毛笔交给了郭奕。
郭奕拿着毛笔,弄不清楚季汐的用意。
季汐说道:“既然是你送去,当然是你的字迹。我念,你来写。”
其他人都以为他是因为字丑拿不出手。
真实情况是他虽然认识繁体字但不会写,多写几个字就会露馅。
郭奕点头道:“行。”
“面粉加水、糖揉成面团,发酵后捏成自己喜欢的形状……”季汐将馒头的做法细细地说了。
他有点怀念以前吃过的猪头包子了。
郭奕记录的时候按自己理解的,把糖写成了蔗糖。
这个时候的蔗糖可不是白色的。
可想而知没有添加剂的馒头做出来会是什么样,反正不会是白色的。
郭奕刚刚记录完,老师就来了。
私学开设了多门课程,上午是坐在学堂里学习文化课,包括兵法军政、书法算术、写诗作赋等等。
下午则是在校场学习武术课,包括骑马射箭在内。
光是教授文化课的老师就有好几位。
这些老师里有不少都是季汐听说过的三国曹魏时期的名人,听课的时候说不出的激动。
下课之后,郭奕去见丞相了。
季汐趴在桌案上睡觉,睡得正香的时候被人叫醒了,还以为是上课了,结果是丞相召见。
说实在的,季汐有点怕曹孟德。
这不比在现代有明确的法律条文,只要不作奸犯科,就是天王老子都不必害怕。
然而在古代,伴君如伴虎。
季汐在仆役的带领下出了私学,坐着马车来到了曹孟德办公的地方。
房间里只有曹孟德一个人,在研究地图。
季汐站的远远的,朝曹孟德拱手行礼:“丞相。”
只要不是元明清,见皇帝都不需要跪拜。
曹孟德视线从地图上移开落到了季汐身上,颔首回礼,说道:“在学堂还适应吗?”
季汐回答的很勉强:“回禀丞相,在下能适应。”
私学里的学生年龄都在十五到二十岁之间,都是从小就学习四书五经百家论。
这不是启蒙学堂,而是更高一级的学府。
在写诗作赋和书法方面,除了季汐以外的其他学生都有扎实的功底,基本上不会和老师的戒尺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