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密是很有必要的。
这事若是让孙权知道了,很可能就不会派吕蒙攻打长沙、桂阳、零陵三郡了,有可能就是攻打防守薄弱的武陵郡了。
谁知武陵郡太守会不会望风投降?
徐庶前去桂阳就任的时候,诸葛亮、庞统、季汐都来相送。
诸葛亮、庞统和徐庶是好友。
徐庶看到季汐,说道:“季军师,搓衣板的事情我很抱歉,不该说成是我妻子发明的。”
他想来想去,也就是这一点惹荀彧不高兴了。
来庆贺季汐生日的人那么多,总不可能都和季汐相熟,可偏偏荀彧谁都不赶,就单单把他给赶了出去。
问题很可能就出在了搓衣板上。
季汐说道:“徐太守不必自责,搓衣板也不是我发明的。”
徐庶闻言不再纠结了。
既然不是这个原因,那就是真如诸葛亮在信中所说,荀彧就是单纯的看他不爽。
这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诸葛亮和庞统听不懂他二人在说什么,什么搓衣板?
庞统怎么想的就怎么问了。
徐庶解释道:“两年前季军师来我府上借书,用一块洗衣服用的搓衣板换了我十卷书简。
拙荆用它在河边洗衣服时被其他妇人看见。
因为搓衣板非常的好用,家家户户都仿制了一块。顿时传言四起,说搓衣板是拙荆发明出来的。”
庞统听明白了,好奇搓衣板是什么样子的?
季汐说道:“我当时因为是用搓衣板换了书,所以就没有将搓衣板推广开来。徐太守若是不介意,我便将其推广。”
徐庶当然不会介意,说道:“季军师随意便是。我到了桂阳也会将其推广的。”
季汐说道:“如此甚好。”
徐庶了却了一个心结,前去就任的时候一身轻松。
当然,他没忘了先去南郡接家属。
孙权果然没有给刘备太多喘息的时间,在刘备攻下了益州之后不到四个月就派了使者过来讨要荆州。
毫无例外,派来的使者是诸葛瑾。
因为诸葛瑾是诸葛亮的嫡亲兄长,所以孙权每次要和刘备商量什么事的时候都是派诸葛瑾出使。
诸葛瑾:“……”一点都不想当使者。
作者有话要说:
[1]亮曰:“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操之强,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于肘腋。法孝直为之辅翼,令翻然翱翔,不可复制。如何禁止孝直,使不得少行其意邪!”
注: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吕蒙病逝,诸葛瑾代吕蒙领南郡太守,驻守公安。公安应该是南郡的一个地名。
第47章
诸葛亮在官寺的后院指挥木工们敲敲打打,研究连弩。
季汐则在正堂处理公务。
庞统这日又奉了刘备的命令,前来通知季汐和诸葛亮。
“明哲,东吴来使者了。”庞统对着季汐说完径直去了后院,囔囔道,“孔明,孔明!你兄长又来了。”
“知道了。”诸葛亮应了一声。
他接着指点了木工们几句,然后才和庞统一起来到正堂。
季汐就等着他俩呢。
三人一起去了刘备那里,会见东吴来的使者,也就是诸葛瑾。
诸葛瑾上次来的时候是来说亲的。
刘备以年近五十的高龄娶了孙权正值妙龄的妹妹,结果没几年孙夫人就回娘家了。
诸葛瑾这次来是来讨要荆州的。
诸葛亮见到诸葛瑾,对兄长行了个礼,然后就坐到了自己的位置上,脑中还在构思连弩的事情。
刘备是不可能归还荆州的。
这次会见东吴的来使不需要他们这些谋士发言,来这凑个人数就行了。
诸葛亮压根不想来,耽误他的事。
季汐没有见过诸葛瑾,好奇地多看了几眼,然后就觉得没意思了,坐等会议结束。
他就是来充门面的。
这次会见东吴的来使就像是校领导在开运动会前的讲话,无聊的想打瞌睡。
桌椅已经在全国范围推广了。
大家都习惯了坐椅子,再也不想委屈双腿以跪坐的方式坐着了。
所以在会见来使时用的是会议桌。
刘备坐在长桌的头上,左边坐着的人依次为诸葛亮、庞统、季汐、法正、麋竺等人。
右边就只坐了一个诸葛瑾。
诸葛瑾看到对面一排都坐满了人,感觉压力很大。
自己这边就他一个人孤零零的。
他不是一个人来出使的,有很多的随从,但是他们身份太低没有资格在这里落座。
结果就造成了这种局面。
他看向对面坐着的二弟,结果二弟压根就没在看他。
感觉更孤单了。
鲁肃当年从季汐那里要来了桌椅板凳的图纸后,就将其推广了开来。
诸葛瑾在家也是坐椅子的。
但是他没有见过这样的会议桌,感觉很新奇,忍不住就多看了两眼。
每个人面前都有一个茶杯。
仆人按照在座的人的身份高低,依次倒满了茶,然后就退下了。
麋竺取出会议本,记录会议内容。
诸葛瑾的表现就像是刘姥姥进了大观园,看什么都觉得新奇。
倒茶水的仆人已经退下去许久了。
“咳咳。”刘备见诸葛瑾没有要开口的意思,轻咳了两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