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二是在荀府就一直跟着他的人。
季汐虽然没有向对待王基一样对待王二,把王二当成家人或者是兄弟,也没有给王二灌输人人平等的意识,但是对王二还是很不错的。
因为王二是荀彧安排照顾他的人。
王二看到院子里满是落叶,于是很主动的清扫院子,将季汐扫到道路两边的叶子都清理掉。
钧介也默认留下了。
王基远道而来,季汐从保温罐里倒了一杯热水给王基。
保温罐是有钱人才用得起的。
冬日寒凉,若是普通百姓,想喝杯热茶得现烧现泡。
王基道了声谢,一饮而尽。
热水不烫,水温正好合适,一杯热水下肚驱逐了寒气,身体暖暖的。
王基在季汐家住了下来。
季汐的住宅是一进的四合院,和隔壁邻居的住宅是一个规格的。
空余的房间有很多。
清晨,诸葛亮来季汐家串门,抬手敲了敲紧闭着的院门。
开门的人是一个面生的童子。
诸葛亮十分疑惑,季汐家里什么时候添置仆人了?
他退了几步,抬头看了眼匾额。
王二不认识诸葛亮,问道:“先生可否告知姓名?小的去通报一声。”
这位先生的举动好奇怪啊。
诸葛亮见牌匾没有更换,这里确实是季汐的家无疑,说道:“有劳禀报,诸葛亮来访。”
王二说道:“请稍等。”
季汐正在和王基商量今天要去哪里玩,得知诸葛亮来了,和王基一起出去迎接。
两人带着笑意异口同声地道:“孔明。”
“伯舆也在啊。”诸葛亮看到王基,瞬间就明白了刚才开门的童子就是季汐先前和他说过的书童。
王基说道:“我昨天刚来。”
季汐说道:“我和伯舆正要去玩,你要不要和我们一起?”
他们三个人难得能聚在一起。
诸葛亮和季汐、王基都是朋友,很高兴地说道:“好啊。”
王基和王二、钧介是坐马车来的。
所以季汐、王基和诸葛亮三个人出门游玩的时候有马车可以坐了。
驾车的人是王基。
如果不是因为冬天有点冷,他们三人会选择骑马出游。
季汐刚刚出门,家里又来客人了。
庞统看到季汐家的院门没锁,以为季汐在家,跑来串门。
结果开门的是一个面生的童子。
庞统做出了和诸葛亮一样的举动,退后几步看了看牌匾。
没有错啊?
王二见来敲门的人长得又矮又丑,问道:“来者何人?”
庞统问:“这是季明哲的家吗?”
王二没好气地道:“我家公子出门了,你改日再来。”
说罢直接就把院门给关上了。
庞统:“……”
庞统又去敲了诸葛亮家的院门,得知诸葛亮也出门了。
庞统:“……”
此时一阵寒风吹来,庞统冷的打颤,灰溜溜地回家了。
他只是想和朋友一起出去玩而已。
季汐和王基、诸葛亮在外面玩了一整天,直到傍晚才回来,买了非常多的羊肉。
这晚他们三人一起撸串串。
诸葛亮家里还有妻子等着,不方便在别人家里待到太晚。
季汐和王基就在诸葛亮家撸串串。
事不过三,邻居们这回按捺不住顺着香味找上了门来。
诸葛亮:“……”
这一晚诸葛亮、季汐、王基三人几乎请了所有的同僚吃串串,大家有说有笑地吃到了很晚。
直到更夫打三更。
三更过后就到宵禁的时间了,在诸葛亮家撸串串的人顿时作鸟兽散。
住的近的没事,几步路就到家了。
住的远的人就惨了,比如刘备,若不是因为有点身手跑得快,差点就被夜间巡逻的士兵给抓住了。
刘备:“……”没想到他一身武艺用在这上面了。
不过串串真好吃。
这一晚巡逻的士兵抓到了不少违反宵禁令的人,个个身份都不低。
巡逻的士兵:“……”
被抓的都是在诸葛亮家撸串串忘记了时间,又没有刘备身手矫捷的人,全部荣获监牢一夜游的奖励。
战乱年代,宵禁抓的严。
若非他们身份不低,那就不仅仅只是拘禁,而是就地正法了。
当然第二天刘备就把他们给放了。
很快就到了过年的时候,大家先去了刘备那里拜年。
然后就去各自的上司那里拜年。
来季汐家拜年的人看到钧介,一个个的都震惊了,实在想象不出季汐这么风光霁月的人居然会在家里养条大黄狗。
这实在是与季汐的形象不符。
也就只有张飞认识钧介,抱着钧介的脖子撸了一把。
过年的时候,季汐收到了曹植寄来的信。
曹植早已经知道了季汐在为刘备效力,怕落人口舌,信上没有说什么特别的话,只是简单的说了几句节日祝福。
即使信件内容被别人知道也无关紧要。
就像几个月前季汐来信告知他新家地址,以及为刘备效力的事情一样,不会给人留下话柄。
季汐想劝曹植少喝点酒,但是忍住了。
他起初得知曹植借酒浇愁时不由得回想如果当初没有和董昭说上那番话,这个时候应当会和家人一起在曹魏那边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