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岁时就为先锋,斩杀了敌将。
六年来立下大小功劳无数,被提升为荡寇中郎将。
孙权把凌统叫到跟前,语重心长地道:“如今大敌当前,我希望你和甘宁能抛开私怨,合力破敌。”
都过去这么长时间了,恩怨也该放下了。
凌统保证道:“在大是大非面前,我还是知道轻重的,绝不会因为私怨而误了大事。”
孙权得到凌统的保证放心了。
刘备这边建议孙权派凌统支援甘宁,转头就把消息告诉曹操了。
两边讨好。
曹操听闻孙权派来支援甘宁的人是凌统,忍不住哈哈大笑。
凌统和甘宁之间有杀父之仇。
凌统的父亲凌操是孙策的部下,孙权统军后就成了孙权的部下,一直都是跟随孙家的人。
甘宁原是黄祖的部下,后来才归顺孙权。
十一年前,凌操奉孙权的命令和黄祖争夺江夏郡时,被当时还是黄祖的部下甘宁给杀了。
孙权派凌统支援甘宁,是怕甘宁死的不够快?
曹操并没有把凌统放在心上,等着凌统和甘宁互相残杀,结果没有想到凌统和甘宁会团结起来共同对敌。
这一仗毫无疑问的落败了。
但是这次的败仗并没有伤筋动骨,主力部队还在。
攻下皖城只是时间问题。
曹操正要对皖城进行第二轮进攻时,收到了一份密报,顿时脸色大变,十分震怒,决定返回邺城。
他紧急召开了一次军事会议。
曹操在会议上说道:“我有急事需要返回邺城,这里就交给你们了。
务必要把皖城给我拿下。
刘备在孙权那里安插了奸细,能够知道一些军事机密。
从他送来的情报来看。
刘备在孙权那里安插的奸细身份地位定然不低,否则也得不到这样机密的情报。
有刘备相助,攻下皖城不难。”
张辽说道:“丞相尽管放心,皖城我们势在必得。”
就有一点他觉得很奇怪。
刘备在孙权那里安插的奸细知道很多机密,位高权重,难道是诸葛瑾?
不排除有这种可能。
毕竟诸葛瑾是诸葛亮的兄长,而且又是刘备费力救出来的。
这份恩情总要报答。
诸葛瑾深受孙权信任,也确实能够接触到军事机密。
张辽觉得自己的猜测是正确的。
不光是张辽这么想,曹操帐下的其他人也觉得是诸葛瑾背叛了孙权,投奔了刘备。
这种猜测实在是太合理了。
如果刘备知道他们这么想,一定会感叹诸葛瑾若是真的投奔了他就好了。
他在孙权那里哪有什么奸细。
有关皖城的所有军事机密都是孙权透露的,要说有奸细,也应该是孙权才对。
孙权是奸细?他被自己的想法逗笑了。
曹操悄悄地走后,张辽在刘备的帮助下拿下了皖城,不光如此,还斩杀了孙权的大将甘宁、凌统。
孙权对甘宁和凌统的死十分痛惜。
他并没有将皖城的丢失怪在刘备头上,甚至对刘备丝毫没有怀疑。
曹操有多厉害大家都知道。
甘宁对上曹操一直在打败仗,唯一的一次胜仗还是靠着刘备的帮忙。
刘备怎么会有问题呢?
张辽攻下皖城后并没有撤兵回返,而是在皖城大量屯兵,防备孙权反扑。
主要是因为皖城的地理位置特殊。
皖城距离长江很近,是最容易受到孙权攻击的地方。
这个地方要守住挺难的。
可别他前脚刚走,后脚皖城就丢了,那可不好向曹操交待。
皖城对曹操重要,对孙权更重要。
吕蒙主动请缨,说道:“将军,请让我率兵去将皖城夺回来。”
孙权说道:“曹操现在还没走。”
皖城有曹操亲自坐镇,哪里是那么容易能夺回来的?
吕蒙说道:“我们请刘备帮忙?
刘备和曹操表面上还是联盟的关系,只需向我们透露一点曹操的情报。
我有把握能夺回皖城。”
孙权觉得这事可行,于是修书一封,派人八百里加急送到刘备手中。
飞鸽传书是权宜之计。
现在又不需要赶时间,当然是派人去送信更为稳妥。
孙权的举动在刘备的预料当中。
刘备收到孙权的来信,忍不住露出了尽在掌握的笑容,提笔回信。
曹操哪有孙权这么傻?
虽然是联盟关系,但是想从曹操这里获得军事机密那是做梦。
这事得向孙权解释清楚。
刘备在信中写道:“曹操帐下能人众多,我能从曹操这里获得的信息有限,需另寻他法。
襄阳是军事重镇,兵家必争之地。
我出兵攻打襄阳郡,曹操必然会将所有兵力都聚集到襄阳郡防守。
到时你就可以趁虚夺取皖城。”
孙权看到刘备的计策,忍不住惊叹刘备此计甚妙,回信表示赞同。
他现在就等着刘备攻打襄阳郡。
刘备搞定了孙权,现在就差一个和曹操撕破脸的契机。
作者有话要说:
求撒花,求按爪,求打卡,求加油~~
第58章
刘协对曹操突然出现在邺城十分的震惊,曹操不是亲自率兵去攻打皖城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