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文学 > 历史军事 > 满唐华彩 > 满唐华彩 第889节

满唐华彩 第889节

    “什么?”安庆绪想不明白,问道:“他怎么敢?不知我们十余万精骑马上就要发兵拿下长安吗?”
    崔乾佑道:“他自不会是回来送死的,必有所凭恃。我思来想去,若不是河朔的精兵到了,那就是郭子仪、李光弼部已经回师了,故而赶回面呈圣人。”
    他虽然走到近处说话,但并没有故意压住声音瞒着旁人。诸将听了,纷纷叫嚣起来。
    “正好!我等杀入长安,活捉了这昏君!”
    “竟敢举事,谁还怕了那老物?!”
    话虽如此,可谁都知道,李隆基在或不在,长安城的防御力量必然会有很大的差距。
    别的不提,唐皇守在长安,城中士气必然振奋,燕军攻破坚城的时间就要拉长很多,这期间,各地勤王的兵马还要陆续赶到。那么,燕军需要派出的兵力、粮草就得比原定的多出很多。
    必须一开始就做好打大仗、打长久仗的准备。
    否则,崔乾佑何必亲自赶回来?向安庆绪问计不成?
    安庆绪不想显得自己很在意此事,也担心仓促之间被逼得答不出话来,故作豪迈地朗笑道:“此事明日再议,崔卿且坐,看看朕新排的歌舞,哈哈,你恰好赶上了最后一支舞。”
    他不太像安禄山,却已有几分李隆基的风采。
    崔乾佑正打算开口讨要兵马、钱粮,话被这般堵住了,遂点点头,道:“我在关中攻掠了诸县,甚有所获。圣人若喜欢歌舞,改日把在蓝田县俘虏的王维带回来,给圣人作诗。”
    安庆绪还未完全酒醒,没听出崔乾佑的敲打、讥讽之意,反而想到他近来讨好的几个五姓女都喜欢诗,不由大喜,笑道:“好啊!我早听闻此人名气,大燕国也该多些人才了。”
    ***
    在洛阳歇了一宿,崔乾佑醒来,没有急着再去见安庆绪,而是招过属下,听其禀报。
    “朝中这几日确有不少消息,郭子仪、李光弼原本打算攻打范阳,如今都退兵了,还主动放弃了河北诸郡县。”
    “果然,他们岂敢不先勤王?”
    “将军救了史思明啊。”
    当初,薛白在河北号召诸郡归唐,安禄山便派史思明北上,结果史思明先是让薛白逃了,之后屡次败于郭子仪、李光弼之手,退守范阳。于叛军而言,局势确实是到了千钧一发的地步,所幸,潼关之战大胜,李隆基出逃,一举逆转了这局面。
    崔乾佑没有高兴太久,便听下属继续禀报了一句。
    “圣人命张忠志领精兵三万,收复河北,打通与范阳的通道,而且把金帛子女送回范阳……”
    “你说什么?”崔乾佑皱了眉头,当即怒道:“我等攻破潼关,离长安近在咫近,指日可破,他犹在眷恋范阳不成?!”
    “末将不知。”
    “给我换上朝服,我去面圣。”
    崔乾佑站在窗边,抬头便能看到远处的琼楼玉宇,隐隐还能听到歌舞之声。
    他不由在心里叹息了一声,才立国半月,他竟已能感受到大燕国的君臣们正在迅速腐化……
    ***
    安庆绪宿醉之后,从女人堆里爬了起来,推开搭在他身上的一条白嫩大腿。
    他目光迟滞了好一会,才喃喃道:“这是大燕圣武元年,我是大燕圣人安庆绪。”
    说实话,这个皇位来得实在是有些突然,再加上他纵情淫乐,酒后往往需要醒醒脑才会记起自己是谁。
    “圣人,昨夜轮到奴婢了。”
    “滚!”
    安庆绪一把推开那些缠过来的舞姬,心里又想着何时才能征服那些高贵的五姓女。
    攻破洛阳后他当然也掳获了一些,用强了几次,渐渐发现自己想要的不仅是肉欲,而是一种尊贵的感受。
    “就是贱。”他轻轻给了自己一巴掌,之后又傻笑了两声。
    这就是他还在适应的、既奢靡享受又索然无味的帝王生活。
    “圣人,崔乾佑求见。”
    “召。”
    享受得太多,也让人疲倦,安庆绪宁愿坐着发呆也不想处置朝政。他近来在想,有没有一种办法,既能享受天子之权,又不需要如此日理万机。比如,任命一个懂自己心意的宰相?
    可军权又该如何安排呢?如田乾真这等有勇有谋的将领若不仔细看着,难免要生出异心,若是有个可以信得过又没资格僭越的将领替自己掌军就好了。
    这些,也就是想想而已,安庆绪依旧不得清闲。他转到大殿上时,崔乾佑已经站在那恭候多时了。
    “圣人,若要攻下长安,需调派更多兵马钱粮。”
    “崔卿啊。”安庆绪听到“钱粮”二字就头痛,道:“你也知道,含嘉仓是空的。如今颜杲卿、张巡又挡着我们南下取江淮钱粮的道路,你要朕从何处凑出钱粮?”
    崔乾佑顺势便问道:“我听闻,圣人遣精兵收复河北。”
    安庆绪道:“范阳是根基,若不收复河北,打通范阳的通道,则军心不稳。此事朝中众臣皆赞同,朕便不曾问崔卿了。”
    “那圣人是否迫不及待把金帛子女运往范阳?”
    “朕何曾下过这样的旨意?”安庆绪恼道:“你自己想想我们军中有多少胡将,他们的家在哪里?一听说郭子仪、李光弼撤军了就嚷着要去范阳,朕拦得住吗?!”
    崔乾佑眉头一皱,提高了音量,喝道:“陛下是何想法?是开邦立国当秦皇汉祖,还是裂土自封为一小国王足矣?不如给我一个准信吧!”
    安庆绪被吓了一跳,不太情愿回答这样的问题,因为他从没想过。
    登基以来,他只顾着享乐了,此时只好现想自己的志向到底是什么,过了一会,他想说自己要成为冒顿单于,可犹豫着,却没开口。
    万一呢?李隆基都逃了一次了,万一凭着这些骄兵悍将,真为他开创基业呢?就好像李渊立国,未必是其人多有本事。
    “朕自是要攻下长安,君临天下!”
    “既如此,请陛下孤注一掷,全力攻长安。”
    安庆绪有些尴尬,道:“除了收复河北、连通范阳的兵力,其余兵马钱粮,皆听崔卿调度如何?朕封你为天下兵马使,总揽兵权。”
    崔乾佑没有立即领命,再问道:“陛下必富有四海,何必还眷恋一范阳?”
    “朕的叔父安太清以前很穷,后来抢掳河南得了家资无数,他将这些家资运回祖宅,保子孙无忧,然后继续抢掳。”安庆绪苦口婆心地作了解释,道:“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他们才好全力作战啊。”
    崔乾佑不认同安庆绪这种谋大事而惜身的想法,可既得到了他支持自己攻打长安的允诺,也达成了这趟回来的目的。
    ***
    数日之后,一杆书着“大燕天下兵马使”字样的大旗竖在了潼关城头。
    崔乾佑如愿请到安庆绪的允诺,将率七万精兵攻打长安城,算是他对李隆基回归长安的重视。
    这一趟洛阳之行,他能够感受到大燕朝堂上的乌烟瘴气,也深深觉得安庆绪不足与谋。
    但,他对这一战依旧有信心,尤其是当他回到潼关,看到了他麾下的那些兵将。
    当今世上,皇帝或许不怎么样,宰相也不怎么样,怠政的皇帝、好妒的宰相提拔了一个个庸人坐上高位,但,在边军之中那些寻不到出路的将士们却是个个有真本事、个个是久经沙场的好男儿!
    朝常上的嫉贤妒能正好是在这十余年间之事,而大唐“立军功、觅封侯”的传统还保持着,于是,大唐与大燕的皇帝虽然昏聩,麾下却都有着最精锐的兵马。
    “有新的消息!”田承嗣一见到崔乾佑便道:“唐军的朔方兵马要到了。”
    说着,一封战略图便递到了崔乾佑手中。
    他一看,先是诧异道:“何处得来的?消息可靠吗?”
    “可靠。”田承嗣道,“一个叫边令诚的宦官,与薛白是死对头。若不投靠我们,他便要死在薛白手里,这是他的信。”
    崔乾佑并不先看边令诚的信,而是死死盯着那张战略图,眼神重新凝重起来,喃喃道:“来得这么快?若有这般手腕,他一开始何必逃?”
    “长安城池坚固,朔方军也是精锐,这是一场硬仗。”
    “若是让圣人知晓了,只怕又要动摇。”
    可以想见,一旦发现长安是这么难啃的一块骨头,大燕国那些习惯了边塞生活的胡将们又要嚷嚷着劫掠一番便回去了。
    “能攻下。”崔乾佑思虑了许久,缓缓道:“长安最大弱点本就不是兵力少,而是……”
    “无粮!”
    两人异口同声地指出了这点。
    “不错。”崔乾佑指着地图道:“薛白也考虑到了这一点,所以他让人从子午道运粮往长安,并让朔方军先赶到子午道接应粮草。”
    “一旦让唐军打通了粮道,攻破长安就遥遥无期了。”
    “我们先堵住子午道?”
    “不。”崔乾佑摇了摇头,“若有朔方精兵接应,不走子午道他们也能找到别的运粮路线,派兵马堵住只会暴露了边令诚。”
    田承嗣当即明白过来,沉吟道:“伱我暂作不知唐军计划,遣一支伏兵,待朔方军立足未稳,袭击歼灭他们,拿下唐军粮草。”
    “如此,长安无援,要不了多久便会断粮,不攻自溃,到时你我可擒下那昏君。”
    ***
    长安。
    薛白与颜真卿等人在城楼上等待消息。
    待哨马归来,果然禀道:“叛军增援了。”
    “贼兵精锐至七万人。”颜真卿目露忧色,又往地图上摆了几枚兵棋,缓缓道:“想起一桩故事,长安有一童子在渭水边垂钓,以肥厚泥蚯为饵,欲钓大鱼,可等鱼咬了勾,却是把这童子拖入了水中啊。”
    “为何?”
    “鱼太大,童子拉不动啊。”
    薛白苦笑道:“丈人这是在打趣我?”
    颜真卿指了指薛白,也指了指自己,再指了指长安城内,道:“长安兵力寥寥,如同一稚儿啊。”
    “鱼再大,只要鱼篓一盖住,它也掉不出来。”
    薛白说着,执笔在地图上画起来。
    “我们的计划是这样,设伏兵于子午道,以火油、炸药扮作粮车,引叛军抢掳。同时,以一支兵马虚张声势,使叛军以为朔方大军已至。”
    颜真卿拿笔杆敲了敲他的手背,嫌他写的字丑,之后,再在图上画了一笔,道:“彼时贼军主力必在围攻长安,得知朔方主力已至,必要遣兵马支援子午道。”
    “如此一来,潼关空虚。”薛白道:“我方只需以一支奇兵事先伏于黄河北面高阜,趁乱占据潼关。则叛军前后断绝,粮草不济,成瓮中之鳖。”
    “想得虽美。”颜真卿道,“可这是七万精骑,来去如风,由长安至子午道,不过一个时辰,我方有多少兵力,可与之野战,并使之误以为朔方兵马已至?贼骑由长安至潼关,半日可达,谁可如此迅捷拿下潼关?再者,仅凭这点兵力,岂能逼得贼将出动潼关兵马?”
    做计划总是这样,一开始只有大概的框架,之后难免要遇到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
    薛白原本想着安庆绪魄力不足,眼看李隆基归长安,一定会起意退回范阳,那么,攻长安的兵马便不会多,可以试着截留下来。
    可事态并没有沿着这个最好的情况发展,那自然该准备更多的后手了。


新书推荐: 捡到小夫君 暗火缠颈 我教日月竞风流【nph】 小叶子的秘密 名妓(1VN,轻微SM) 眉飛色舞(ABO NP文) 狗尾巴 [综英美] 哥谭打工人模拟器 出息的梨子 《她的聲音,教我怎麼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