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之幸也!”
随后坦然被杀。
在梦中看见这段剧情的时候,即使只有冰冷的文字,谢桐依旧仿佛能透过那些发光的石头,看见乾坤殿前那惊心动魄的血腥一幕来。
除了《万古帝尊》这本书,其余被谢桐发现的同人文,从来没有一本是将他和闻端组成“cp”的。
用读者们的话来说,主角谢桐,和反派闻端,两个人之间只有血与恨,没有一丁点“cp感”,无论如何都不可能产生cp间的爱意。
……虽然谢桐自己觉得,那些文中表现爱意的方式,也并不像是正常人能做出来的。
不过无论如何,谢桐其实是梦见了关于闻端的描写的。
但关键是,他不可能将《万古帝尊》里的内容对闻端道明,只能含糊其辞,表示并没有梦到过。
不然,难道他要说:闻太傅,朕梦见你架空朕成为了傀儡皇帝,于是朕忍辱负重,终于在多年后把你当众砍了头吗?
就算只长了半颗脑子,谢桐也不会说出这样的话来。
何况,他其实有所预感,认为《万古帝尊》这本文里面的内容,比那些乱七八糟的同人cp文都要重要。
至少,谢桐与闻端的故事,在今时今日之前,都与《万古帝尊》中无比相似,并非无稽之谈。
所以……
谢桐垂在袍袖中的手指蜷缩起,感到呼吸都有几分困难。
闻端就坐在他面前,这个男人,与在谢桐十二岁那一年出现时,似乎没有什么太大变化。
眉目依旧俊美过人,气度仍然从容不迫,如果硬要说有什么不一样的,不过是日渐沉稳的威势,以及越来越令外人难以捉摸的、深不可测的心思。
老师,谢桐在心里唤着这个熟悉的称呼。
你真的会如书中那样对我吗?
这个问题,谢桐既然不会问出口,也就不会得到答案。
两人坐在前厅,又就“预知梦”此事简单地聊了聊,谢桐心有所想,不太能打得起精神来。
但更出乎他意料的是,闻端看上去也心不在焉的,自始至终都垂着眼,盯着桌上的茶水走神。
这话聊不下去,谢桐也不想再硬聊,于是主动起身,开口道:“时间不早了,老师府中事务繁忙,朕也不便再叨扰了。”
闻端神情一顿,像是刚回过神来。
“……今后圣上若对‘预知梦’有任何疑惑或想法,都可与臣来探讨。”
闻端也起身相送,嗓音缓缓:
“臣也认同张国师的看法,圣上如果谨慎行事,做出正确的决策,走上正确的道路,就不会出现梦中那些过于离奇的结局。”
“圣上,事在人为。”闻端道:“但很多事也并非一人可为,圣上若为难,臣会尽力相助。”
谢桐抿住唇,没有说什么,想了想,索性换了个话题:
“差点忘了,朕还要从曾经的寝房中取回一些物品,老师,你带朕过去吧。”
闻端沉默了一会儿,才开口:“臣,遵旨。”
*
谢桐曾经居住了七年的地方,就在闻端的寝房隔壁。
这个院落里有一棵参天而立的银杏树,枝叶繁茂,谢桐从前还会爬到树上,藏身在茂密的叶间,以此来逃避闻端的每日考学。
——是,谢桐从前最怕读书。
作为不受宠的三皇子,谢桐在宫内无拘无束地长到了十二岁,成为了一个满肚子草包的文盲,每天考虑最多的事情,无非是今天带着暗卫关蒙去哪里钻墙洞。
先帝倒是曾经派过大儒来教习几位皇子读书,但谢桐比起两位皇兄来,性情顽劣,年纪又太小,完全跟不上要学习的东西,几乎每逢上课必逃。
先帝没有特意关注,教习的大儒也拿谢桐没办法,索性随他去了。
直到谢桐长到十二岁,忽然间有了一个姓闻的老师。
彼时闻端刚刚年满十八,在朝廷众官们眼中,比乳臭未干的谢桐也好不到哪里去。
他们都没有料到,仅仅一年过后,龙椅上的先帝会突发急症病倒,连发了数道圣旨。
第一道是立谢桐为太子;
第二道是先帝病重期间,由太子监国;
第三道旨意是因太子年幼,朝中各事,由太傅闻端代为处理。
那一年,谢桐也从宫里搬了出来,暂住到闻端的府中。
其实太子不住在皇宫,也不住在自己的东宫内,是不合规矩的,但不知道当年闻端用了什么方法,摆平了那群喋喋不休的言官,把谢桐接到了身边。
谢桐起初不明白这样用意为何,后来逐渐想明白,闻端是把自己这个“太子”,牢牢地控制在了手心里。
只要谢桐在闻府内一日,其他朝廷命官就不会有私底下接触太子的机会。
而谢桐的所知所学,尽数来自闻端,甚至连为帝的礼仪规范,都是被闻端亲自手把手教会的。
他身上始终有闻端篆刻下的烙印。
闻府百年银杏树下的这一方院落,有着几乎是谢桐目前一半人生的回忆。
树下有几块磨得光亮的白玉石板,是谢桐练武时最常站立的地方。
木窗框上发白掉漆的一小块地方,是谢桐每每读书读得无聊了,双臂搭在上边,仰头看窗外时造就的。
银杏树粗糙长着绿苔的树干上,有许多道陈旧黯淡的墨痕——那是谢桐被罚站在院中背书时,忿忿不平,用大毛笔沾墨在树干上画下的“小人闻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