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他们能够恢复些许元气,觉得自己其实还有机会彻底打败对方,所以这战争时间就直接耗了接近三年。
与此同时,汉廷那一边,其实开平二年的时候,刘宏就打算把何进打发到昭国边境讨伐了。
毕竟这事儿他一开始就计划好了,想把何进在战场上给坑死。
但何进也不是坐以待毙的人,他早就察觉到了对方的计划,所以何进这一边也做出了反击。
在刘宏和朝廷讨论如何收回失去的旧地,也就是要讨伐昭国的时候。
刘宏才刚刚点名让何进作为汉军的统帅,何进就做出了反击举动。
他直接联合自己的幕僚做了一件大事儿。
当一个天子想要逼你去死的时候,这种情形之下造反只会落入对方的陷阱。
天子会立即抓住这个弱点将你连根拔起。
所以,若想生存下来,并且在大义上让天子无法逼迫。
那就得展现出自己的忠孝之心,让天子拿捏不到错处。
于是,皇子辩在出宫之时遭遇了一次刺杀。
何进为保护皇子辩,手臂中了一箭,深受重伤。
当时刘宏差点想要将其夷三族,毕竟这摆明了就是一场戏。
然而,刺杀的过程完全在对方的指挥之下,而皇子辩对此全然不知,连证据都抓不到。
最后的结果只能是,大将军为救皇子身受重伤。
这种时候,刘宏难道还能派大将军出去平叛吗?显然不可能。
并且,刘宏还得夸奖大将军的忠孝之心。
于是,这个计划自然没有成功。
而在昭国那边,太行山出现了一批山匪,这群人以骚扰抢劫商队为主。
为了维持商道的通畅,昭国的兵力开始大量用于剿匪。
接着,又传出了匈奴内乱、阴山山脉鲜卑匈奴与昭国相互交战,以及昭国被击败打退的各种传闻。
反正以汉廷这边的视角来看,昭国现在自顾不暇。
周边胡人处于动乱之中,太行山又有大量山匪捣乱,完全没有机会来攻击洛阳。
所以,刘宏更没办法迁都了。
并且,他还觉得这种时机对他也挺好,可以让汉廷这边休养生息,训练精兵,到时候再夺回失地。
于是,时间就直接到达了中平六年。
两边相安无事地过了几年,昭国就一直忙于周边的胡人内乱以及太行山剿匪。
而刘宏这边却再也没有了之前的庆幸。
因为他还没等来自己夺回失地的机会,刘宏就发现自己的身体在今年一病不起了。
在召集了多个疾医,但谁都不能治好自己的疾病之后,刘宏也开始明白,自己活不了多久了。
而他所有的野望都还没有实现,洛阳依然处于危险之中。
何进却在家里躲着养病,就等着他死去之后扶持刘辩登基。
偏偏他的心已经完全偏到了幼子刘协身上,这就让刘宏心中特别着急。
他感觉自己有好多事情需要做,可是此刻似乎都来不及了。
“吾儿,你记住,若有一天朕有不测,你一定要跟紧在蹇硕身边。
若他带你往南边逃,不要有疑问,只往南边跑就是!”
虚弱的刘宏躺在病床上,蹇硕跪在大后方,而他在床边紧紧握着幼子刘协的手。
这一刻的他再也没有了皇帝的威严,只有一个父亲临死前的诸多忧虑和遗憾。
他已经往南边转移了许多钱财,也让蹇硕统领了自己训练的精兵。
一旦自己死去,刘宏其实都能料想到朝堂的局面,一定是宦官和党人之间的剧烈斗争。
而他的长子刘辩实在是愚钝,根本不可能在这种环境当中夺取大权。
若仅是这样,那也能听天由命。
但刘宏有种预感,他那个皇后以及大将军何进说不定会逼死刘协。
因此,刘宏才在此刻对刘协秘密交代。
“父皇,儿求你……”
年仅八岁的刘协跪在地上痛哭。
刘宏只是叹息了一声,不断嘱咐自己这个小儿子要坚强起来。
哪怕他贵为天子,可是在面临死亡之时,刘宏也清楚地明白,外面的人都在等着他死。
甚至张让、赵忠这些人说不定都已经投靠了何皇后。
如今的他除了几个亲信之人,已经不敢相信任何人了。
“蹇硕,你在朕面前发誓,你一定会用性命保住董侯的命,对吗?”
蹇硕抬起头来,已经泪流满面。
“陛下,仆一定会誓死保住董侯的命。”
刘宏虚弱地点点头,然后指了指自己枕头下面的一封密旨。
“把这封密旨藏好,必要时候再拿出来。”
那一封密旨是立刘协为帝的圣旨。
刘宏实在预测不到未来会变成什么样子,但他只能留一个后手。
万一何氏家族乱政,到时候这一封密旨就能派上用场了。
而刘宏重病将死的消息,不只是洛阳这边的官吏们知道了。
杨秋这边也得到了消息,和历史上的时间差不多。
于是,杨秋亲自找到了贾诩面前。
“文和,时机已至,金矿之策当收矣。”
毕竟刘宏快要死了,汉廷马上就要内乱起来,所以河套平原那边的战争也该结束了。
第117章
这世界上不管是多么权势滔天的人,最后都逃脱不了死亡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