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景先只好先走,再三向自己这些弟弟妹妹们索求确认,一定要事后告诉他信息。
苏景先身上的首饰很多,有些看着不起眼,但是有声音,走起路来环佩叮当,这时候走远了,苏明允也听出来了。
“见笑见笑,实在是有些东西不方便告诉景先。”
苏明允回头和也一起等了一会的韩琦道歉,得到了韩琦的宽容。
“实在是大师说过,这命数在孩子成年之前不能告诉孩子。”
苏明允一边说一边不由苦笑,而后先开始讲那批命的大师的结局。
所谓命数,自然不能轻易泄露。
说自己能得窥天命,但大部分都是坑蒙拐骗之辈。
但苏家遇到的这不同,那大师在泄露天机之后就疯了,那还是苏景先一岁的第一次高烧。
而后苏家赡养大师到了苏景先八岁,八岁那次高烧更加来势汹汹。
“观里的其他师父说,那天他清醒了一天,先是说不该泄露天机,结果又算。说我家大宝不走仕途,平安喜乐一辈子没有忧愁。”
苏明允还扔出来一个爆炸性的消息,“当时我家小儿苏辙还没有出生,那道长说两个弟弟在官场上一人负责大宝的前半生,一人负责后半生,必定无忧。
之后那大师就与世长辞了……”
可以说,大师的先疯后死,把他的话拔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可信度上。
“那大师可曾说过要是大宝自己进入官场呢?”韩琦已经相信了,只不过称呼上也跟着苏明允一起用大宝来代指苏景先。
“大宝的做官之路要比两个弟弟都凶险些,大师说大宝官运亨通,但一路走来极其危险,一旦踏上那条路,命中将会有三次大劫。”
苏明允摇了摇头,“这哪个父母舍得把孩子送上这么一条路呢。”
听苏明允说完,韩琦倒是有不同的见解,“官运亨通,却有大劫,说明大宝不是不会做官,而是做官有自己的理想抱负。三次劫难,一般的人一次就会知难而退,大宝会面对三次,说明这是大宝的坚持、信仰。”
“如果大宝不走仕途,他的坚持会消失吗?我想不会,只会藏在心底,在午夜梦回的时候,会遗憾自己没有能力坚持吗?”
苏明允沉默了,父母之爱为之计深远。
这件事他们瞒了苏景先九年,现在九岁,孩子天赋卓绝,锋芒毕露,如同即将绽放的鲜花,但是那条仕途之路上的风雨,却是家里抗不下来的。
韩琦说完,觉得自己或许没有想错,但是也不知道怎么继续劝苏景先了。
说实话,官运亨通,那么未来苏景先的麻烦、困境,想必不是如何做官,而是如何做他想要做的官。
或者说,他的坚持,很有可能是改变大宋。
就像是韩琦在蜀地反贪一样,他提前来这蜀中,也是躲避追杀来的。
两个大人都沉默了,角落里的小孩子们却是自己琢磨听懂了。
“爹爹,不要紧的,我会保护大哥的!”
苏轼从墙边哒哒哒跑出来,两条小短腿捯饬地飞快,在自己走路都有摔跤可能的年纪里,却有了很想保护的人。
“我们也是!”大姐和二姐也站出来,“以后大哥去做官,我们就帮大哥开店!”
一时之间,也是冲淡了原本沉重的气氛。
这边苏明允和韩琦的聊天还在继续,另一边在看弟弟的苏景先已经进到了自己的金手指,随身图书馆内。
金手指是八岁那年,随着记忆的彻底融合,一起出现的,但是没有系统陪聊,只是个拥有大量文献的死物。
最大的优点,是图书馆内外的时间流速,三十倍的时间差距,里面一分钟,外面才过去两秒。
在幼弟苏同叔的房间内,苏景先维持着靠在弟弟的小摇摇车旁边的小床上睡觉的造型。
脑内图书馆中,苏景先已经坐在了图书馆的前台,打开了那只有记录和查找功能的电脑,开始了一周一次的复盘。
宝元二年,11月3日。
很奇怪,按照历史的正常走向,韩琦应该已经到京城了,也没来过蜀中,难道是我的蝴蝶导致了这件事情的疏漏?
应该不会,或许是明清时候的史书,记载的<a href=https:///tags_nan/songchao.html target=_blank >宋朝的事情有些错漏?害,不让直接看宋朝历史,真的有点考验我的记忆力和查找资料的能力了。
今天依旧没有找到苏轼一家,难道是说,苏轼的老家不是蜀中县的?只是蜀中这么个大的地方?
苏洵的字究竟是什么,好耳熟啊,但是想不起来了,再看点明清历史看看有没有能搜刮出来的新信息吧。
好不容易见到了韩琦,该怎么组织语言呢。
【不要!和!西夏!议和!】
害,还是当上徒弟,对老师的影响更大,说不定到时候就会听我的了。
希望能有转机。
又洋洋洒洒写了一些苏家酒楼和青云书社的事情,苏景先开始记录家里人的健康和日常情况。
一整个操心了国事又操心家事的状态,把想要记的都记了下来,到了学习的时间。
从电脑前站起身,映入眼帘的是标标准准的图书馆布局,分类模式不是简单的从a-z的书名排列,而是很认真地进行了区块划分。
文学、政治、经济、军事、生物……
不仅如此,还有最低准入年龄的限制呢,军事栏的最低准入是14岁,所以哪怕苏景先自己接触过烟花爆竹,也是没有解锁这里的任何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