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农庄做起来了嘛,又可以像在蜀中一样靠美食来吸引人了,程芸就又开了一家。
苏家酒楼的侧重点变成了洗浴,而程家酒楼则是延续了原本的说书习惯,这次的书变成了书生们的话本。
也因为有苏景先这个大买主,很多家境贫寒的书生闲来无事的赚钱手段,多了一个写话本子赚钱,很多人反而因此从没法糊口到得以养家,更是让苏家在一些书生群体中的口碑大好,这就是另一件事了。
弄这个的话……
程芸想了想,感觉也还算靠谱,“应该也可以的,正好新的酒楼需要有招牌,用这个倒也算合适。”
“还可以出售小块的石板,给想要自己在家做的人。”苏景先在生意这块不说是头脑精明,也是有自己的想法的。
换作平时,绝对是得到父母们的大肆赞同,但是这次吧,即使是他们也听到了范仲淹的事情。
“我们这里卖出去的石板,要是出现了什么问题……”苏明允顿时想得有点多了。
“你这个榆木脑袋,怎么这么瞻前顾后的。”苏序不知道范仲淹的事情,敲了敲自家儿子的头,十分恨铁不成钢,“这东西卖出去了,和我们有什么关系?”
苏景先则是沉思了片刻,像是被点明了什么事情一样,看着老爹的表情里面满是高兴,“爹爹,我想明白了!”
他放下手中的肉串,迅速跑进了书房,只留下一脸懵逼的家人们,不知道他究竟突然想明白了什么?
“怎么一下子就走掉了?吃饱了吗?”史萍娘和苏景先的关系最好,这是小儿子的第一个大孙子,还是他们老夫妻俩亲自带的,又那么聪明听话,看着这哒哒哒跑走的小背影,只担心孙子会不会饿到。
苏序则是在这样的反应中,有点明白了什么,他看着自家小儿子,一脸严肃。
“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情?你别看我年纪大了就觉得我帮不了你们了,跟我说,我也是有点人脉关系的。”
“你小儿子难道就没有点人脉关系?这不是咱能解决的事情,别担心了。”苏明允拍了拍自家老爹的肩膀,正要三言两语和他解释清楚,就被自家俩倒霉儿子给打乱了思绪。
“同叔,你别靠太近,就咱俩的肉,一贴到石板上,不是秒熟吗?”苏和仲还在这里劝苏同叔呢,结果自己已经先行一步靠近了石板,这要不是被下人及时拉住,苏家就要多上一道肉菜了。
“你……”苏明允真的有点受不了了,“苏轼!你要吃东西也不要这样啊,家里是短了你的吃食了吗?”
把苏洵气得开始叫苏轼的大名了。
苏轼?
苏景先隐隐约约听到这个耳熟的人名,回头再看去,停下脚步仔细听,又听不见了。
他只当做是自己因为太着急了,所以出现了幻听,又往前走去。
说来也巧合,苏家几乎没有在家里称呼过苏轼、苏辙的大名,也没有给孩子起什么小名,就苏和仲、苏同叔这样叫着。
而伯仲叔季又是十分大众的起字的方式,苏明允提前给小孩起这个字,除了外面的闲言碎语,家里也无所谓。
当然,外面也没有闲言碎语。
各种巧合,直到现在苏景先也没能知道苏和仲就是苏轼这个事情。
苏景先自然是在苏明允的提示下想到了一些事情,比如说……
“需要有一个食品监管部门,把食品安全的问题转移到监管部门的身上?”
“现在有吗,好像是没有的,不过有时候的稽查?”
“正好现在官员有很多底层的没事干的,加上这个岗位或许能够让一些人从无所事事到有事可做。”
苏景先从各种思路想了一下,觉得很有必要添加这个部门,又开始写札子。
又过了一天,苏景先正要把札子通过欧阳修,走正常途径上交的时候,在自家大门口撞上了两位师父。
表情严肃,甚至似乎在生气?
“真是的,这些人真的是不知道家里怎么教的,竟然有这样阴毒的手段。”范仲淹那张正直的脸上写满了厌恶,也不知道是谁惹怒了他。
韩琦看起来也很是不满,“那些人好像都已经被洗脑了,也不知道怎么把人掰回去,愁啊……”
什么洗脑?师父他们不是被诬陷吗?这听起来怎么像是进了传销窝点一样?
苏景先愣愣的看着两个师父,手上的札子还握着呢,就感觉自己错过了不止一集的剧情。
韩琦看到苏景先,眼睛一亮,伸手就把小孩往屋子里面带。
“走,大宝,有件事还得你来参谋。”
“师父……我还得去资善堂陪最兴来殿下读书呢。”这师父俩没事的话,苏景先这个大忙人还有自己的事情要干。
“你和殿下的关系,一天两天不去,殿下都会帮你遮掩的吧。”韩琦还不了解他们这小团队里面真正的主导者是谁吗?
最兴来殿下虽然有很多小脾气,苏景先这人也包容性很强,很会照顾人。
但是实际上这些个小孩一个个都以苏景先的情绪为准,真有哪一天苏景先生气了,怕不是这大宋朝堂的天都要塌了。
“你这话是怎么说的。”范仲淹听着感觉韩琦是在教坏小孩子,把他手一挪开,然后拍了拍苏景先的肩膀,“没事,我们不聊太久,等会送你去资善堂。”
嚯,这得是多重要的事情,连范仲淹老师都觉得可以让他先参与讨论,再去做正事。